高考高一经济复习[下学期]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高一经济复习[下学期]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资源简介

2006届高三经常常识一轮复习教学案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编写:射中
【复习目标】
1、纸币的概念
2、货币流通量规律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正确对待货币
【预习导读】
1、纸币的概念
(1)含义
理解:
①纸币的发行权:
②纸币的价值:
③纸币的优点:
(2)我国的法定纸币——人民币
2、货币流通量规律
(1)内容:
(2)公式: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 货 膨 胀 通 货 紧 缩
含义
表现
原因
危害
治理措施
辨析: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5、正确对待货币:
(1)人们崇拜货币的原因:
(2)我们应树立的金钱观:
【解疑释惑】
1、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并不是所有的物价上涨都意味着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因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而使物价上涨,就不是通货膨胀。又如,政策性调价等。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多次上调了农副产品的价格;为了加快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战略重点的建设,上调了这部分价格,也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因多发行纸币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2、关于通货紧缩。
(1)由商品和劳务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叫通货紧缩。
(2)引起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
(3)通货紧缩造成生产下降、企业利润降低;市场萎缩、投资减少;失业增加,收入耻降。
(4)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有调整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银行利率;扩大内需;增加出口。
3、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关系。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减少国家的财政支出,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在货币政策上,减少货币的发行量,同时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样也是为了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家的财政支出,以增加社会总需求;在货币政策上,应增加货币的发行量,同时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热点点击】
1、增发国债,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2、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严厉打击制贩假币行为。
3、第五套人民币陆续发行。
4、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即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人民币之所以能够购买商品是因为
A、人民币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B、人民币是一般等价物
C、人民币是全国人民公认的货币
D、人民币是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2、金银货币和纸币具有共同点是
A、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B、都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都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D、其本质都是一般等价物
3、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是150元。另外当年该国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3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是 亿元。由于该国政府当年多发行了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了25%。由此可见,在价格上涨后,该国流通中的纸币量是 亿元,当年发行了 亿元。
A、1000 1250 250 B、1200 1350 300
C、1000 1200 200 D、1400 1300 270
4、对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A、由于商品生产供不应求,以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B、由于商品生产供不应求,必须大量发行货币
C、由于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D、由于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5、纸币、货币、一般等价物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币是货币的符号,能代替货币执行各种职能
B、纸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都有本质的区别
C、纸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没有本质的区别
D、纸币是货币的符号,货币与一般等价物没有质的区别
二、不定项选择题
6、马克思说:“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所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流通数量。”这说明
A、金属货币要由纸币来表现,它本身无实际意义
B、纸币的发行量如果不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可能发生通货膨胀
C、只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发生变化,纸币的购买力也必然发生变化
D、纸币流通条件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金或银
7、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
A、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B、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C、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D、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8、国家所以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主要是因为
A、国家无法控制纸币的发行量
B、纸币的购买力和商品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调节的
C、国家无权规定纸币的面值
D、纸币的购买力是由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决定的
近几年,我国为化解通货紧缩采取了一些列有效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据此回答9—10题。
9、当出现通货紧缩时:
A、产品短缺,投资规模过大 B、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C、消费需求减小 D、经济增长乏力
10、下列属于针对化解通货紧缩而采取的措施的是:
A、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息 B、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
C、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D、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三、辨析:
国家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会影响人民生活。
四、简答:
近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反假币工作联席会议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打击制贩假币犯罪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高度重视反假币斗争?(请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角度看)
参 考 答 案
1、D 2、B 3、A 4、C 5、D 6、BD 7、ABC、8、BD 9、BCD10、AB
辨析:①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它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②在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适应商品价格总额增加的需要,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能够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增强社会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③增加货币供应量不一定影响人民生活。只要货币供应量没有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就不会对人民生活造成影响,只有当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通货膨胀,才会导致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影响人民生活。
简答题:
从经济常识角度看:
①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其发行权集中于国家,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制贩假币是犯罪行为,是对国家利益的损害,也是对人民币权威的挑战。
②人民币的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赖以维持、发展的血脉。制贩假币会扰乱市场秩序,危害人民利益。
从政治常识角度看:
①国家依法打击制贩假币,履行了国家的政治职能。
②国家依法打击制贩假币,坚持了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