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代数、统计、可能性练习(3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代数、统计、可能性练习(3份打包)

资源简介

例题精讲

例题一:填空
60千克比50千克多 ,30千克比80千克少 .
〖难度〗:6 难度9个梯度,1-3为容易 4-6为中档 7-9为偏难
〖考点〗: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析〗:求分率,先求出多多少或少多少,再除以单位“1”即可解答.
〖详解〗:解:(60-50)÷50
=10÷50
=20%;
(80-30)÷80
=50÷80
=62.5%;
〖答案〗:20,62.5.
〖举一反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单位“1”的区别,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
一种商品的价格向上浮动10%,又向下浮动10%,结果现在的价格(  )原价.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例题二:
比80多50%是 米 千克比40千克少20%
100千米比 千米少20% 75千克比 千克多25%
〖难度〗:5
〖考点〗: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析〗:(1)把80看成单位“1”,要求的数是单位“1”的(1+50%),由此用乘法计算;要求的数用24千克除以30千克即可;
(2)把40看成单位“1”,要求的数是单位“1”的(1-20%),由此用乘法计算;
(3)把要求的数看作单位“1”,它的(1-20%)对应的数量是100,由此用除法计算;
(4)把要求的数看作单位“1”,它的(1+25%)对应的数量是75,由此用除法计算.
〖详解〗:解:(1)80×(1+50%)
=80×1.5
=120(米);
(2)40×(1-20%)
=40×0.8
=32(千克);
(3)100÷(1-20%)
=100÷0.8
=125(千米);
(4)75÷(1+25%)
=75÷1.25
=60(千克);
〖答案〗:120,32,125,60.
〖举一反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单位“1”的区别,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用乘法;已知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
某班男生人数减少就与女生人数相等,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女生比男生少20%
B.男生是女生的125%
C.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D.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
例题三:
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72:24 4.5:0.9 :.
〖难度〗:6
〖考点〗:求比值和化简比.
〖分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


(2)用最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得比值.
〖详解〗:解:(1)72:24
=(72÷24):(24÷24)
=3:1
72:24
=3:1
=3
(2)4.5:0.9
=(4.5×10÷9):(0.9×10÷9)
=5:1
4.5:0.9
=5:1
=5
(3)

=(×45):(×45)
=5:18
:=5:18=.



〖举一反三〗此题考查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要注意区分: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小时与30分钟的比是(  )
A.2:75 B.75:2 C.8:5

例题四:
“2013年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于2013年5月13日正式开幕.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万花塔,比沈阳世园会的百合塔高3.04%,已知百合塔的高是125米,万花塔高多少米?
〖难度〗:6
〖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详解〗:把百合塔的高度看作单位“1”,万花塔的高度相当于百合塔的高度(1+3.04%),求万花塔高多少米,就相当于求125的(1+3.04%)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即可.
解答:解:125×(1+3.04%)
=125×1.0304
=128.8(米)
答:万花塔高128.8米.
〖举一反三〗:


甲杯中有水100克,乙杯中有水80克,如果往甲杯中放入25克糖,往乙杯中放入20克糖,结果是(  )
A.甲杯水甜 B.乙杯水甜
C.两杯水一样甜 D.无法比较

例题五:
淘气的爸爸将10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期,如果年利率按3.70%计算,到期时,所得的利息能买电脑还是手机?
〖难度〗:7
〖考点〗:存款利息与纳税相关问题.
〖分析〗: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题中本金是10000元,时间是3年,年利率是3.70%,代入数据解答求出所得利息多少元,再根据钱数选择即可.
〖详解〗:解:10000×3.70%×3
=126.5×3
=1110(元)
1110>1000
答:到期时,所得的利息能买手机.
〖举一反三〗:本题考查了存款利息,知识点: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妈妈把1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79%,如果不缴纳利息税,求两年后连本加息应得钱数,正确的列式是(  )
A.1000×2.79%×2 B.(1000×2.79%+1000)×2
C.1000×2.79%+1000 D.1000×2.79%×2+1000
例题六:
小芳11月份用水36吨,比上月节约了10%,十二月份比11月份多用水5%.
(1)十月份用水多少吨?
(2)十二月份用水多少吨?如果每吨水费2元,小芳家十二月份应付消费多少元?
〖难度〗:7
〖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
〖分析〗:(1)把11月份用水的吨数看作单位“1”,11月份用水吨数的(1-10%)是36吨,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进行解答即可;
(2)把11月份的用水量看着单位“1”,12月份用水吨数的(1+5%)是36吨,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乘以2即是小芳家十二月份应付消费多少元钱.
〖详解〗:解:(1)36÷(1-10%)
=36÷0.9
=40(吨);
答:十月份用水40吨.
(2)36×(1+5%)
=36×1.05
=37.8(吨);
37.8×2=75.6(元);
答:十二月份用水37.8吨;小芳家十二月份应付消费75.6元.
〖举一反三〗:
某公司开会,有25人缺席,有100人出席,这个会议的出席率是(  )
A.80% B.75% C.100%



趣味数学

题目一:
有27个人到商场去买水喝,遇到商场搞促销,三个空瓶子就可以换一瓶水,问:27个人,最少只买18瓶水,使每个人都有一瓶水喝.
分析:三个空瓶子就可以换一瓶水,即买2瓶可以喝到3瓶水,共需27瓶水,求最少买几瓶水,即求27的是多少,用27乘=18瓶;还可以这样理解:先买18瓶,喝完可换6瓶,6瓶再喝完可再换2瓶,此时以有18+6+2=26个人喝了水,剩下2空瓶换不了一个,可以借一个空瓶,再换一瓶水,喝完后,把空瓶还了.
答案为:18.

题目二:猜谜语:
(1)5、4、3、2、1 (打一数学名词)
(2)看谁力量大(打一数学名词)
(3)考试作弊(打一数学名词)
(4)1×1(猜一成语)
(5)3.4 (猜一成语)
(6)30天÷2(打一汉字)
(7)老爷爷参加赛跑 (打数学家名)
(8)72小时(打一汉字) .
答案为:倒数;比例;假分数;一成不变;不三不四;胖;祖冲之;晶
数学小故事:
数字趣联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
时已晚。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
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
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苏东坡对出的下联是:“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
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
  考官与苏东坡都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对联中,将读书人的艰辛
与刻苦情况描写得淋漓尽致。



知识浓缩
1、 概念
1、带有百分号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相当于一个比值,因而没有单位。?
2、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如x+5=6
4、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 数 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
5、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6、比例: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4=9:12)。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7、三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表示各个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反映增减变化)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8、平均数:几个数量的和除以数量的个数;??
9、中位数: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或最中间的两个的平均数。????????????
10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11、事情的发生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概率是1????????????????????????????
第二种是??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概率为0?
第三种是??随机事件(也叫可能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概率是大于0小于1。

二、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2、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4、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5、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6、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7、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8、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2、 运用
1、解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①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一般问什么就设什么)?
????②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这一步最最重要)?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3、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四、规律总结
1、四个公式:??????
①?谁是谁的几分之几???????????????????②?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100%?
③?谁比谁多百分之几???④?谁比谁少百分之几?
??×100%?????????×100%?????
2、两个公式:?
?①增加量(减少量)=原来的量×增加的百分数(减少的百分数)???????????
?②?现在的量=原来的量±增加量(减少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