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代数、统计、可能性练习(3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代数、统计、可能性练习(3份打包)

资源简介

例题精讲
例题一:
写出下面的数.
上海世博会期间,参观者累计达七千三百零八万四千四百人次.
2009年末,我国人口为十三亿三千四百七十万 人. .
〖难度〗:3 难度9个梯度,1-3为容易 4-6为中档 7-9为偏难
〖考点〗: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分析〗: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写出这两个数
〖详解〗:解:七千三百零八万四千四百写作:73084400;
十三亿三千四百七十万写作:1334700000;
〖答案〗:73084400,1334700000.
〖举一反三〗: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为530800000吨. 530800000=53080万
上海世博会总投资 45000000000 元. 45000000000=450亿




例题二:
如表是同一天各城市最低气温记录,气温最高的城市是 ,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
城市 长春 青岛 武汉 拉萨
气温/0C -12 0 6 -20
〖难度〗:3
〖考点〗: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分析〗:要比较这几个城市的气温高低,就要比较这几个城市气温的数值的大小.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这几个数值在数轴上从左到右依次是:-20、-12、0、6,据此解答.
〖详解〗:解:在数轴上,-20位于最左边,气温最低;6位于最右边,气温最高;
〖答案〗:武汉,拉萨.
〖举一反三〗:
在 12、-5、+9、0、-8、+45、-30这七个数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数有2个 B.正数有2个 C.正数有3个 D.正数有4个
答案:C

例题三:
小芳超市购进35箱红茶饮料和55箱绿茶饮料,每箱饮料都是28元,准备2500元钱够吗?

〖难度〗:4
〖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分析〗:先计算出红茶饮料和绿茶饮料总共多少钱,然后和2500元进行比较判断即可.
〖详解〗:解:(35+55)×28,
=90×28,
=2520(元),
因为:2520元>2500元,
所以准备2500元钱不够;
答:准备2500元钱不够.
〖举一反三〗:
张叔叔开一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12时行了1380千米.如果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千米/时,按平均速度计算,张叔叔超速了吗?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分析:要判断张叔叔是否超速,应先求出张叔叔的速度,如果超过120千米/时,张叔叔超速了,如果小于120千米/时,可知没有超速.
解:张叔叔的速度:
1380÷12=115(千米);
因为115<120,
所以张叔叔没有超速.
答:张叔叔没有超速

例题四:
王老师为自己班38名学生每人买了一本作文辅导书,一共花了456元.李老师也想为自己班42名学生每人买了一本这样的作文辅导书,需要多少钱?

〖难度〗:4
〖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分析〗:先根据王老师班的钱数和人数算出每本作文辅导书多少钱,然后利用李老师班的人数乘以每本作文辅导书的单价,就是李老师班需要的钱数.
〖详解〗:解:456÷38×42,
=12×42,
=504(元);
答:需要504元钱.
〖举一反三〗:
此题考查基本数量关系: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例题五:
旅顺地区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千米以下(含3千米),收费8元;超过3千米,每增加1千米,就增加2元收费.小明一家乘出租车从家到相距15千米的姥姥家,需要付车费多少元?
〖难度〗:6
〖分析〗:根据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可知,15千米超过了3千米,所以按两部分计


费,3千米以内为8元,超过3千米,每增加1千米,就增加2元收费,由此计算即可.
〖详解〗:解:(15-3)×2+8,
=12×2+8,
=24+8,
=32(元);
答:需要付车费32元.
例题六:
34名同学去稻香村公园划船,大船可以坐6人,小船可以坐4人,大船租 只,小船租 只空位最少.
〖难度〗:7
〖考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分析〗:因为34÷6=5(只)…4(人),所以可确定大船租5只,这样大船满座,5只大船能坐30人,还剩下4人,正好再租一只小船,保证所以的同学都有座,而且没有空座.
〖详解〗:解:因为34÷6=5(只)…4(人),
所以大船租5只,小船租一只即可;
答:大船租 5只,小船租1只空位最少.
故答案为:5,1.
〖举一反三〗:
此题考查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关键是用总人数除以大船能坐的人数,再根据余数确定小船租的只数.



趣味数学

题目一:
一天小华帮妈妈做事:用洗衣机洗衣服要用20分钟;扫地要用6分钟;擦家具要用10分钟;晾衣服要用5分钟.她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要花(  )分钟.
A.41 B.25 C.26 D.21

分析: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可以扫地,擦家具,可节约6+10=16分钟,所以做完这件事至少需要20+5=25分钟.
故选:B.
题目二:
烧一道“香葱炒蛋”菜,需要七道工序,每道工序所需时间如下:敲蛋一分钟,洗葱切葱2分钟,打蛋3分钟,洗锅2分钟,烧热锅2分钟,烧热油4分钟,炒4分钟.那么请你安排一下,使烧好这道菜用的时间最少.

分析:所有七道工序里,可以在烧热锅和烧热油的6分钟里洗葱切葱、敲蛋、打蛋,可以节约1+3+2=6分钟,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设计如下:

2+2+4+4=12(分钟),
答:至少需要12分钟.

数学小故事:
生活中求长方体表面积的问题
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你能运用它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吗?下面我们结合一些实际例子,来看看一些实际问题吧。
例1. 某超市工作人员量得24盒牛奶包装纸箱的长为35cm,宽20cm,高11cm,请你帮他们算一算这样的一个长方体纸箱摆放在地上,最大占地面积是多少?最少呢?
思路:这是求长方体表面积的题目。求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就要弄清楚这个长方体放在地面上,几个面与地面接触。很明显只有一个面,所以当长方体最大的面与地面接触时,占地面积最大,反之则最小。因此,求最大占地面积为:35×20=700cm2,求最小占地面积为:20×11=220 cm2 。
例2. 小明买了张有一面靠背的床,妈妈准备为它订做一个床罩,量得床长2m,宽1.2m,高0.45m,考虑到床罩不能和床一样高,否则会拖到地面,师傅建议床罩的高度比床矮0.05m,请你帮他预算一下,床罩的面积是多少?
思路:把这张床当作一个长方体来看,那么床罩能盖
住的地方应该是4个面,即上面、左右边和前面,而题目已告诉我们床罩要比床矮0.05米,所以床罩的面积为:2×1.2+1.2×(0.45-0.05)+2×(0.45-0.05)
×2=4.48 cm2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求无盖长方体玻璃鱼缸的表面积,只要求它5个面的面积和,因为要除去盖子这个面;求长方体烟囱的表面积,只要求它4个面的面积和,因为要除去上下两个面的面积。例子举不胜举,只要我们能根据实际情况,先理清所求物体的表面积包括几个面?是哪几个面?再动手计算,这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接下来考考你,请辨析下面的问题是求物体几个面的
面积和?
1. 求一个长方体冰箱的占地面积。 ( )
2. 用彩纸包装你的数学课本,求需要包装部分的面积
和。( )
3. 制作一个长方体枕头的外套,求枕头外套的面积。
( )
4. 给外形是长方体的洗衣池内侧贴瓷板,求贴瓷板部
分的面积。( )
5.教室门前的走廊上,立着一根长方体柱子,需要给
柱子涂上粉红色颜料,求涂料部份的面积。( )



知识浓缩
1、 概念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千、万、十万、百万……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是指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有相应的计数单位。
3、十进制计数法:是指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
4、步长,是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5、 中括号的作用,能够改变运算顺序。
6、 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
7、 正数: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5、正20。
8、 负数: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提案上“—”号,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
9、 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0、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方便、便于察看
11、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12、 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标出来,再用线将点连接起来,要顺次连接。
二、性质
1、 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3、 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4、 用竖式求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除法。注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要写在个位上。
5、 用乘法进行验算。
除数是整十数,商也是整十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在商的末尾必须补0,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6、 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在试商的时候,如果在估商的时候,把除数变大了,商就可能变小;如果把除数变小了,商就可能变大。(或者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要调小。)
7、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确定水平方向,标出项目;确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数量(一格代表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写出标题。
8 、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 运用
1、 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2、 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 1日=24时
3、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4、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5、 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6、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7、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8、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计算150÷25 800÷25 2000÷125因为25乘4能得到100,125乘8能得到1000,所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8倍。
9、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10、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四、规律总结
1、 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 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4、 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5、 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6、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7、 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8、 讲出意义并能比较速度的快慢。如:4千米/时
12千米/分 340米/秒 30万千米/秒
9、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10、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