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典图速记一、地球的公转示意图以下均以北半球为例:(公转方向呈逆时针)知识解读:1.春分是3月21日前后;夏至是 6月22日 前后;秋分是9月23日前后;冬至是 12月22日 前后。?2.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一年内,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只有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 两 次。?3.春分、秋分全球昼夜 平分 ,赤道上不论何时都是昼夜 平分 。北半球各地都是夏至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冬至相反。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白昼时间长。?4.春季是 3、4、5 月,夏季是 6、7、8 月,秋季是 9、10、11 月,冬季是 12、1、2 月。?二、等高线地形图知识解读: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 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 缓 。?2.山脊(②):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 低处 凸出。?3.山谷(③):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 高处 凸出,山谷集水形成河流。?4.山峰(①):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降低 。?5.陡崖(④):等高线 重叠 的地方。?三、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知识解读:1.七大洲:①亚洲面积 最大 ,⑦大洋洲面积 最小 ,⑤南极洲 跨经度最广 ,③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世界面积 最大 的岛屿。?2.大洲界线大洲界线①亚洲与⑥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①亚洲与②非洲苏伊士运河①亚洲与③北美洲白令海峡④南美洲与③北美洲巴拿马运河3.四大洋:A太平洋面积 最大 、水体最深;B大西洋轮廓略呈 “S” 形;C印度洋大部分位于 热带 ;D北冰洋面积 最小 ,跨经度 最广 。?四、板块的运动知识解读:1.六大板块:① 亚欧 板块、② 太平洋 板块、③ 印度洋 板块、④非洲板块、⑤美洲板块、⑥南极洲板块。?2.板块运动: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上常常形成 山脉 ;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 海洋 。?3.世界上的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 环太平洋 地带和B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带。?五、常用的天气符号知识解读:1.雪分小雪、中雪、大雪和雨夹雪,雨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雷阵雨。沙尘暴是“sha”的第一个字母“S”与表示西风的符号“→”合成的。2.多云天空出现 太阳 ,阴天天空没有 太阳 。?3.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六、世界气候类型知识解读:1.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赤道附近 地区,这里纬度最低。?2.B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 南北回归线 附近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3.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 中纬度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 中纬度大陆西岸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 地形 。?七、世界人口的分布知识解读:1.亚洲东部(A)和南部(B)人口稠密,因为这些地方 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发展较早。?2.欧洲西部(C)和北美洲东部(D)人口稠密,因为这些地方工业发展较早, 经济发达 。?3.极端干旱的 沙漠地区 (E)、气候过于湿热的 雨林地区 (F)、终年严寒的 高纬度地区 (G)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4.人口疏密程度用 人口密度 表示,单位为人/平方千米。?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知识解读:1.欧洲的西部是 发达国家 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A 美国 、B 加拿大 ,亚洲的C 日本 ,大洋洲的D 澳大利亚 、E 新西兰 也是发达国家。非洲、南美洲、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中国 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在国际上,一般把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南北对话 ”,将 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南南合作 ”。?3.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 资金 、 技术 ;发展中国家给发达国家提供 原料 和 消费市场 。?九、亚洲的位置、地形和河流知识解读:1.亚洲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 北半球和东半球 ;地跨寒、温、热三带;临 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三大洋。?2.亚洲是世界上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的大洲。?3.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 高原、山地 为主;地势 中部高,四周低 ,高低起伏大。?4.亚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 放射状 流向周边海洋。?问题必记:为什么亚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参考答案:由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顺地势从中部流向周边海洋。十、亚洲的气候知识解读:1.气候影响河流水量。(1)亚洲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河流水量呈 季节性变化 。?(2)亚洲不同区域气候不同→河流数量多少及流量不同。2.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缺少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草原气候 和 温带海洋性气候 。?[来源:学科网ZXXK]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经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4.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十一、印度知识解读:1.地形:北部A 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B 恒河平原 ,南部C 德干高原 。?2.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全年高温 ,降水明显地分为 旱、雨 两季。?3.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1)优势条件: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较低 、 英语普及 、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2)特点: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3)地位:印度被形象地称为“ 世界办公室 ”。?(4)软件外包产业:是印度服务外包产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其业务主要来自 美国 ,其次是欧洲发达国家。?十二、俄罗斯知识解读:1.俄罗斯是地跨亚洲和欧洲的 欧洲 国家。?2.位于欧洲东部的平原是A 东欧平原 。乌拉尔山东侧是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按照方位分西、中、东三部分,分别是B 西西伯利亚 平原、C 中西伯利亚 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3.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南部气候温暖 且 矿产资源丰富 ;人文原因主要是南部 人口、城市 相对集中。?4.俄罗斯的工业(1)纬度位置高?气候寒冷? 农业生产薄弱 ?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2)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丰富)? 重工业发达 。?问题必记:为什么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河流航运价值低?参考答案: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因此河流结冰期长,又因为此地人口稀少,因此河流航运价值低。十三、中东地区知识解读:1.地理位置——“ 三洲五海之地 ”,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1)三洲:亚洲(A)、欧洲(C)和非洲(B)。(2)五海:黑海(⑤)、地中海(④)、红海(③)、阿拉伯海(②)、里海(①)。2.世界石油宝库(1)主要分布: 波斯湾及其沿岸 地区。?(2)地位: 中东 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3)石油出口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来源:Z_xx_k.Com][来源:学科网ZXXK]向东经 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到东亚地区(Ⅲ)?[来源:学科网ZXXK]向西经红海、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 (Ⅰ)?大西洋→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经 好望角 (Ⅱ)?(4)主要产油国家: 沙特阿拉伯 、伊朗、 伊拉克 、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十四、欧洲西部知识解读:1.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40°N~60°N,属于中纬度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北温带 。?(2)海陆位置:位于欧洲的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2.气候:大西洋沿岸地区属于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内陆地区属于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 地中海气候 。?3.工业:工艺精、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高,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处于技术和价值的 高端 位置。?4.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但生产水平高,自动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以 畜牧业 为主。?5.旅游业:是世界上旅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自然条件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主要旅游国家有 法国 、意大利、西班牙等。?问题必记: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自然原因: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草场广布,牧草多汁。(2)人为原因: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们消费乳肉产品多。十五、美国知识解读:1.领土组成: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A)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B)。2.自然环境地形西部高山C 落基山脉?中部平原D 中央平原?东部山地E 阿巴拉契亚山脉?河湖F 苏必利尔湖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世界第四长河——G 密西西比河?气候以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主?3.农业特点:机械化和专业化。4.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工业区主要城市东北部工业区(最大)最大城市纽约、首都华盛顿南部工业区 休斯敦 (“航天城”)?西部工业区洛杉矶、 旧金山 (硅谷)?问题必记:美国东北部地区成为乳畜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自然原因: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2)人为原因: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消费市场广大。十六、巴西知识解读:1.巴西人口以 白种人 为主,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2.巴西的自然环境名称地形区气候北部亚马孙平原(A)热带雨林气候南部巴西高原(B)热带草原气候3.世界第一大河C 亚马孙河 是世界上 流域面积最广 、 水量最大 的河流。?4.巴西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咖啡 、甘蔗、柑橘等。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是 咖啡豆 、蔗糖、橘汁。?5.巴西北部有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 林有巨大的环境效 益和经济效益。6.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 地区。?十七、中国的疆域知识解读:1.我国的位置(1)温度带:大部分地区位于 北温带 ,南部部分地区位于 热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 东部 , 太平洋 的西岸,海陆兼备。?2.濒临四海一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A)、黄海(B)、东海(C)、南海(D),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3.两大内海: 渤海 (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和 琼州海峡 (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4.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问题必记:我国有哪些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域?参考答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最西端的省级行政区域;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端、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级行政区域;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十八、中国的人口分布知识解读:1.由于 人口基数 庞大,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2.人口地理界线:从黑龙江 黑河 (A)到云南 腾冲 (B),则此线东南部人口 稠密 ,西北部人口 稀疏 。?3.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地形:主要是平原,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地形:多高原、山地,耕地少;气候:干燥,降水少社会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工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人口稀疏开发历史早晚十九、长江流域知识解读:1.长江航运价值大,被称为“ 黄金水道 ”。?2.长江洪灾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3.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 (宜昌以上),水能资源丰富,号称“ 水能宝库 ”。?4.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湖口以下)。5.长江沿岸主要的城市:A 重庆 、B 武汉 、C 南京 、D 上海 。?二十、黄河流域知识解读:1.与长江相比,黄河的含沙量大,部分河段 初春或初冬 时节往往形成 凌汛 。?2.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治理措施问题原因措施上游荒漠化气候趋于 干旱 ,导致草地退化?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游水土流失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 降水集中 且多暴雨?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下游“地上河”平原地区,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地上河”,加剧洪水威胁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3.黄土高原位于黄河的 中游 ;由于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又加上夏季暴雨的冲刷,致使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也就导致黄河含沙量大。?4.黄河的水能集中在中、上游河段。问题必记:黄河凌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参考答案:凌汛分布在河水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下游的山东河段。二十一、中国的土地资源知识解读:1.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 东部季风区 ,这里的地形以 平原 和 低缓的丘陵 为主。A 林地 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这里的地形以 山地 为主。B 草地 主要分布在 西部内陆地区 ,这里的年降水量不到 400毫米 ,地形以 高原 为主。?2.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耕地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草地放牧的牲畜越来越多,草场退化严重林地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废弃物的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问题必记:我国东部地区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土地类型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以北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二十二、中国的水资源知识解读:1.为了缓解 北方地区 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 华北 和 西北 地区。?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 京杭运河 输送,北达 山东 与 天津 ?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 丹江口水库 引水,沿线开挖渠道,基本可以自流北上,北达 北京 ?西线方案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 西北地区 的水资源?3.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 跨流域调水 。?问题必记: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有什么规律?参考答案:我国的水资源空间分布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征,季节分配具有夏季多,冬春少的特征。二十三、中国的交通运输知识解读1.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大组走向铁路线南北走向京沪线(D)京哈线(F1)—京广线(F2)京九线(E)北同蒲(N1)—太焦(N2)—焦柳线(N3)宝成线(H1)—成昆线(H2)东西走向京包线(A1)—包兰线(A2)陇海线(B1)—兰新线(B2)沪杭(C1)—浙赣(C2)—湘黔(C3)—贵昆线(C4)2.铁路干线相互衔接和交会的地点,往往形成铁路枢纽铁路枢纽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经过该枢纽的铁路干线北京北京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郑州河南京广线、 陇海线?徐州江苏京沪线、陇海线株洲湖南 京广线 、浙赣线、湘黔线?成都四川宝成线、成昆线兰州甘肃 陇海线 、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二十四、中国的工业知识解读:1.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 密集 ,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 较多 ;西部地区工业中心 较少 ,分布稀疏。?2.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京津唐(A)、辽中南(B)、长江三角洲(C)和珠江三角洲(D)。3.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1)分布特点: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 大中城市 。?(2)聚集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问题必记: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参考答案:工业基地共同有利条件不同有利条件辽中南工业基地①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②城市多,工业基础好;③农业发达;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京津唐工业基地①煤、铁、石油、海盐丰富;②科技力量雄厚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科技力量雄厚;③消费市场广大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①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②著名侨乡,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出口加工业二十五、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知识解读:1.四大地理区域界线的确定项目考虑的主导因素位置界线A的确定降水与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北段一致?界线B的确定气候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界线C的确定地形和地势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一致2.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二十六、中国的东北三省知识解读:1.东北三省的东部为A 长白山地 ,北部为B 小兴安岭 ,西倚C 大兴安岭 。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D 东北平原 。人们常用“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2.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 ,本地粮食消费少;农业科技水平高。?3.东北三省依托 丰富的资源 ,便利的交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分布在铁路沿线及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二十七、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解读: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A 黄海 和B 东海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3.C 上海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 最大 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 综合性工业城市 。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随着 浦东 的开发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4.长江三角洲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二十八、中国的台湾省知识解读: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 钓鱼岛 (A)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 最大 的岛屿。?2.纬度位置: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中部偏南的位置,这样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以 热带 、 亚热带 气候为主。?3.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台湾岛的河流水量大;受地形和区域轮廓的限制,河流流程短,落差大, 水能资源 丰富。?4.台湾岛树种丰富,与台湾地处热带、亚热带有关,也与台湾山脉海拔高,植被垂直变化明显有关。5.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2)海岛多港口;(3)吸收外国资本;(4)大力建设 出口加工区 。?问题必记:为什么说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参考答案:(1)地缘关系:台湾岛西部与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无数次的海陆变迁,形成了海峡,台湾才与祖国大陆分离,成为岛屿。(2)血缘关系: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即使是台湾的高山族人,他们的根也在祖国大陆。(3)历史渊源: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4)文化渊源: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尊奉妈祖,讲闽南语和客家话,写汉字。二十九、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解读:1.西北地区 距海较远 ,并且被山岭重重 阻隔 ,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 稀少 ,气候 干旱 。?2.西北地区东部高原以 草原 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 荒漠草原和荒漠 ,这主要是受 降水 的影响。?3.西北地区 草场广布 ,草质优良,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4.著名的特产及成因农产品品质优良夏季气温高,光照强, 昼夜温差 大?瓜果特别甜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积累长绒棉质量好夏季气温高,晴天多, 日照充足 ,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三十、塔里木盆地知识解读:1.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塔里木盆地 远离海洋 ,周围又有 高大山脉环抱 ,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 极端干旱 的地区。?2.绿洲的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 山麓地带 和 河流沿岸 ,分布着星星点点的 绿洲 。?3.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 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4.西气东输的好处:这些油气资源的开发,不仅为新疆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而且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 能源 结构。?三十一、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解读:1.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 高寒气候 ,冬寒夏凉, 年温差小 , 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其中拉萨被称为“ 日光城 ”。?2.河谷农业区(1)河谷农业区:南部的A 雅鲁藏布江谷地 、东部的B 湟水谷地 。?(2)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青藏地区气温较低,日照较长。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的生长。3.青藏地区居民的生活(1)食: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是糌粑,牛羊肉也是常见的食物。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都爱喝用青稞酿造的青稞酒。(2)住: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里,在农区和城镇多见 平顶碉房 。?(3)衣: 藏袍 是藏族的传统服饰。?(4)行:青藏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公路 。?三十二、三江源地区知识解读:1.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A 长江 源区、B 黄河 源区、C 澜沧江 源区的总称。?2.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3.三江源地区存在的问题(1)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2)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 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4.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 退耕还草(林)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附录一:地理计算分类归纳一、比例尺、海拔与相对高度、气温的计算1.比例尺(1)牢记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形式转换:一般将数字式比例尺转换成线段式或文字式比例尺,1千米=100 000厘米。2.地面高度的计算(1)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2)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单位一般是“米”。3.海拔与气温变化(1)变化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2)相差温度=两地间的高度差÷100×0.6℃。二、气温日较差、年较差(1)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2)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三、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1.计算方法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密度=人口数量/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2.表示意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人口密度表示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附录二:中国疆域及行政区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