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8、2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审核教师授课时间年级科目八年级地理课 时1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对河西走廊的位置做出评价。2、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关系。3、举例说出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4、根据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认识河西走廊的地形特点,强化读图能力。2、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和水资源对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灌溉农业和生态环境教学难点灌溉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学习者特征分析河西走廊的名称,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河西走廊具体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环境问题等知识,学生了解的并不多。但因为这是区域地理的最后一节,对于学习区域地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即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区域内地理事物的分布;认识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域差异;认识区域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生已基本掌握。有了这样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可以说已为河西走廊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方法和手段读图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讨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西双版纳位于 南部,首府 ,以 族为主。2、西双版纳享有“ ”和“ ”等美誉,是我国版图上晶莹透亮的“绿宝石”。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7-88,合作完成“河西走廊——古今交通要道”。(1)河西走廊位于 省境内,东起 ,西至 ,南北介于 和 之间,因其位于 河以西而得名。(2) (2)河西走廊古代是 的咽喉要道,如今也是联系 和 欧洲,太平洋和 的“黄金走廊”。 三、【合作完成】1、灌溉农业(1)思考河西走廊发展灌溉农业的条件。(2)主要农作物 等。(3)结合新疆,思考河西走廊城市坐落在绿洲的原因。2、脆弱的生态环境(1)结合p90,小组讨论绿洲的演变过程。(2)结合图上所得,讨论人们应该如何保护绿洲。课堂小结 位置及其范围 古今交通要道 位置的重要性河西走廊 灌溉农业历史悠久 灌溉农业和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课后作业布置导学基础自测、巩固训练。教后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教学切入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同时,由于学生掌握的材料较少,学生的回答大多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复述;只有少部分同学能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再就是由于对学生发言的时间等安排上缺乏有效的控制,有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像在赶进程。鉴于此,我认为,在以后进行本节课教学或类似形式教学时,一定要让课堂学习与课下学习相结合,留给学生更宽泛的查找资料、交流的时间,既注意全员参与,又注意参与的有序性,另外,也可放手于学生,指导学生主持相应的活动,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正确的学习目的性,增强学习以致用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