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的北方地区中考学习要求:记忆部分:???北京的经纬度(120°E、40°N)及城市职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交通、外交)。理解运用部分:?1.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工业、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等)、聚落分布的影响。?2.结合东北三省区域地形图,判断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归纳并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结合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引导学生说出某区域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气候特征。?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城市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简要说明人口、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4.说明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例如名胜古迹、传统民居等、文化艺术等。?关注点:1、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提醒}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东北平原水源丰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水资源欠佳。2、东北地区人口、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及铁路沿线地带。这是因为这一地带地形平坦,气候比较温和,交通便利,经济比较发达。3、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4、北京的自然环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提醒}(1)北京的“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典型的民居建筑;“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2)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城楼是中国的重要象征。(3)北京有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十三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6处世界文化遗产。例题详解例题:(2016年福州中考)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1、图2回答问题。(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____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山脉,到达________省的西安。(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________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_______熟。(3)小静沿线路②来到黄土高原,从她拍摄的照片(图2)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表特征__________,当地特色传统民居是__________。(4)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________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________河”。中国的北方地区【参考答案】(1)东北 太行 陕西(2)面食 一(3)沟壑纵横 窑洞(4)黄 地上【知识背景】本题综合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知识。【解题思路】第(1)题:图中线路①穿过了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土壤肥沃,被称为“黑土地”。线路②穿过了太行山脉,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第(2)题:线路①主要位于东北地区,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以面食为主;向北由于纬度越来越高,热量越来越低,作物熟制变为一年一熟。第(3)题: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这里土质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这里气候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第(4)题:黄河穿过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到下游地区,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小结:四大地理区域的学习需要我们理解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聚落分布等的影响。以北方地区为例:多平原的地形使北方利于发展种植业,但降水和热量没有南方丰富,所以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使北方重工业比较发达;而平原广阔也使北方地区陆路交通发达,城市密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