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1 等高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1 等高线

资源简介

等高线
中考学习要求:
记忆要求:
1.地形部位的名称:山顶(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名称和区别。世界著名山系的名称和分布。
理解运用部分:
1.学会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会在地图上估算距离、会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
2.学会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3.学会判读山坡的陡缓: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
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海拔估算、相对高度的计算:没有标注数字的等高线按等高距推算,相对高度即为海拔差。
(2)距离判断:利用比例尺判断图中公路、桥梁、河流及两点的距离。
(3)气温推测:山麓与山顶存在气温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4)选建水库(电站)坝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地区“口袋型”洼地处。
(5)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沿等高线,选在缓坡,避开陡崖;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公路等。沿等高线走,可以减少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6)自来水厂位置选择:自流引水最佳,故水厂比水库位置低为好,路线不宜太平坦。
(7)农业区规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地多发展林业(陡坡发展林业,缓坡可开垦梯田),高原多发展牧业。
关注点:根据等高线的形状辨认地形部位。
例题详解1
例题:(2015·广州中考)读图,完成1~3题。
等高线
【解析】1选D,2选A,3选A。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的计算和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第15题,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图中M观景台的海拔在550~600米。第16题,根据比例尺的公式,可推出,实地距离=2×50 000=100 000厘米=1千米。第17题,读图可得,N观景台处于山谷地带,附近有河流流经陡崖而形成的瀑布。因此,其主要作用是仰望飞瀑。
例题详解2
2.(2015·漳州中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山峰A的海拔范围是________米,清水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
(2)B地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处修有水库大坝,右图是水库放水时拍摄的人工瀑布景观,其拍摄地点可能是甲、乙、丙三个地点中的____地。
等高线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第(1)题,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图中虚线所示的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由此可知,山峰A的海拔范围是600~700米;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可判断,清水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东南流。第(2)题,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图中B地200米等高线大致呈闭合状态,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第(3)题,由拍摄的照片可知,拍摄地点位于河流的下游,因此可判断其拍摄地点是丙地。
答案:(1)山脊 600~700 自西北向东南
(2)盆地 200米等高线大致呈闭合状态,中间低,四周高
(3)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