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四个一”活动教学设计教学课题:《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使学生懂得为什么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解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的道理。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比较,提高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觉悟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培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2、理想的实现要通过艰苦奋斗。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提问、归纳讲授教学形式: 多媒体教学教学提纲:复习提问:简述我国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分析:1、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2、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的目标,它的实现就是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和打下基础。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拓展思维)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理想教育 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以提示:第一、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属于正确的意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二、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作为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第三、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新课教学: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归纳本框的中心内容及其知识构成。提问、归纳介绍:本框中心内容:阐明实现理想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努力奋斗。知识 在奋斗中 在奋 论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9自然段)结构 实现理想知识 斗中结构 实现 阐明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特别 是要理想 艰苦奋斗(10—19自然段)1、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学生阅读1—9自然段,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具有什么方法论意义?提问,归纳分析:理想源于现实 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高于现实 是对现实的一种合乎规律的超越。比现实更美好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这种转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二)理想 对社会理想的 对理想的追求只有符合社和现 追求应符合社 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实辩 会发展的趋势 展的潮流,才有可能实现。证关系的 符合社会需要 好高骛远,方法 对职业理想的 符合个人实际 自暴自弃,论意 追求要符合客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 不是从实际出义 观实际 个人理想应符合社会需要 发的做法。结合教材设问:为什么鲁迅与梁启超选择的不同的社会理想结果不一样?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提示:鲁迅先生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完全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梁启超虽然早年参与“百日维新”,可在清王朝的灭亡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君主立宪,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后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不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学生阅读10—19自然段,思考讨论:理想怎样转化为现实?提问,归纳分析:(1) 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含义 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艰苦奋斗 实质 不仅是一种生活作风,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作用 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讨论:如何去艰苦奋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保持奋发向上、朝 人们的精神面貌不同,在认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识世界、改造世界实践中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要艰苦奋斗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付出艰辛的劳动 一切成果,都是通过艰苦奋斗和劳动取得的。养成艰苦朴素的生 铺张浪费、讲排场、搞攀比、活作风 大手大脚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不对的。教学小结:识记艰苦奋斗的实质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重难点)理想的实现要通过艰苦奋斗(重点)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说:“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这告诉我们 ( )A、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B、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C、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只要有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2、德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这个比喻告诉我们 ( )①理想不是现实,两者是根本对立的 ②理想的确立和形成,仅是理想通往现实之路的一个环节 ③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④今天的理想必然会转化为明天的现实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格言警句,共同表明 ( )A、中华民族是富有理想传统的民族B、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C、理想的实现需要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D、理想转化为现实特别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4、“20多年来,我们科学教育的最大成功是教给人们实现科学理想的正确手段。”下列属于实现科学理想的正确手段是 ( )A、远大的理想必须建立在共同理想之上B、既要考虑理想实现的客观条件,又要重视实现理想的主观条件C、充分发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D、使崇高的理想源于现实二、材料分析题爱迪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这符合科学人生观中的什么道理?课后作业:基础训练 同步练习(八)课堂练习参考答案1、 单项选择题1、C 2、D 3、D 4、B2、 材料分析题(1)理想不是现实,但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2)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种因素和多方面的条件,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艰苦奋斗。这是因为,任何理想的实现,都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离开了艰苦奋斗,再美好的理想也不可能转化为现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