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中考复习考纲分析考点36: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状况(a)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P45-50);第七单元第一课(P66-68)◆考点分解1. 描述中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2. 知道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知识回顾一、我国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知识回顾一、我国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种类 总量居世界位次 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的比例陆地国土 3 1/3矿产资源 3 3/5耕地 4 1/3水资源 6 1/4中国部分自然资源与世界比较森林 6 1/5知识回顾二、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跨区域调配——解决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目的:为了改变一些地区的资源短缺状况,我国实施了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代表性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知识回顾二、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跨区域调配——解决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知识回顾作用: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实施,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还满足了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不平的提高等。跨区域调配——解决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二、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知识回顾二、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1.积极开发新能源开源——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科技是关键知识回顾二、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2.节流——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 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节水农业负离子节能灯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回顾二、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请你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生活中采取的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农业:工业:本着低能、节材的目标,发展低能耗工业部门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生活:节约用水、一水多用、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等知识回顾立足自身的自然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可行出路(1)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前提下稳步发展核能。(2)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区域发展既要充分考虑本身的资源条件,按照资源状况统筹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这样,区域之间自然条件的差别,会促使各地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特色。二、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一)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特点一: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延伸拓展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2.我国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源人均占有量少。(2)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破坏和浪费损失严重。(3)资源分布不平衡种类 总量居世界位次 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的比例陆地国土 3 1/3矿产资源 3 3/5耕地 4 1/3水资源 6 1/4森林 6 1/5延伸拓展读图,说一说我国煤炭资源、油气资源以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集中在哪些地区。这说明我国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煤炭资源: 油气资源: 主要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特点二:空间分布不均衡应对资源危机主要措施延伸拓展合理利用资源的措施 具体做法开源和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开源: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研制自然资源的替代品。节流: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利用科学技术(对解决资源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科技,用可再生资源代替非可再生资源。利用科技,努力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尤其是清洁能源的开发。(如: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发展核能)利用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运用科技,扩大资源二次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发展“废弃物资源化”这一新兴产业。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解决我国资源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 南水北调工程——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北方水资源相对短缺。“西气东输” 和“西电东送”工程——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加强保护资源的立法工作。 把对资源的保护纳入法制的轨道上来。如:《森林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青少年能为缓解资源危机做些什么?①树立节约意识,积极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②树立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观念,珍惜和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做到节水、节电、节能等,不吃野生动物,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③遵守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与浪费、破坏资源的行为作斗争。延伸拓展例1从节约资源的角度看,“新年祝福”应倡导的方式有( )①短信拜年 ②送纸质贺卡 ③微信拜年 ④QQ拜年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典精例题【解析】从节约资源的角度看,短信、微信和QQ都符合条件,而纸制贺卡会浪费森林资源。故选B。B 例2“下列做法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发展节水农业 ②增加地下水的开采 ③生活中一水多用 ④推广节水器具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典精例题【解析】节约用水,推广节水器具,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总之,我们要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故选D.D例3近些年,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煤荒”、“电荒”、“油荒”,许多企业因电力不足而被迫停产。这说明( )A.我国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B.我国资源不足 C.资源问题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D.我国的资源问题已严重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典精例题【解析】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资源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其中,很多自然资源 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很低。 而且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对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故选C。C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七课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考点36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状况同步练习1、选择题1.人们常用地大物博来赞美我们的祖国,也有人提出质疑,建议把“博”改为“薄”。提出这种质疑的原因可能是( )A.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不大 B.中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C.中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D.中国的自然资源质量不高2.下列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②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小③我国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④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 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50%,而发达国家已达80%。我国矿产回采率只有30%-50%,比外国平均低10-30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资源 ( )A.浪费严重 B.结构性短缺 C.总量丰富 D.分布不平衡4. 下表为“浙江省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表”。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林地 其他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全部所占比例(%) 18.71 53.51 9.48 12 6.3 100从上表可以看出浙江省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A.地区分布不均 B.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C.浪费破坏严重 D.林地多,但耕地比重少5. 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具有燃烧值高、储藏量大和低污染等特点。未来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将( )①降低生产与生活对资源的需求 ②扩展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范围③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短缺问题 ④改变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教授欧拉率领研究团队,首次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这项研究成果有利于 (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缓解资源短缺 ③跨区域调配资源 ④根治环境污染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阅读下表,回答7~8题。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之比 能源综合利用率耕地 水 矿产资源 中国 发达国家1/3 1/4 1/2 30% 70-90%7.数字反映出我国资源存在的问题有 ( ) ①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③资源储量少,形势严峻 ④能源资源利用率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坚持 ( ) ①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②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大力发展经济,支持高耗能产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 鲁迅先生说:“挖出地下的煤来,足够全世界使用数百年,但数百年后呢?我们当然是或上了天堂、或下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却是要生存的……”这告诉我们( ) ①资源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②资源应该加以合理的开发和使用 ③煤是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发和利用 ④资源的开发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我国西部能源基地与东部长三角电能消费的集中地区相聚800公里至3000公里左右。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加大宣传力度 B. 跨区域调配 C.开源与节流 D.加强能源立法二.材料题11. 嘉兴古称“秀水”,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但这富饶的江南水乡,现在却面临水荒的困扰。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嘉兴水资源相关数据 注:2012年浙江全省年降水量1959㎜,嘉兴1581㎜;浙江全省的人口密度约为523人/平方公里,嘉兴1150人/平方公里。材料二:2014年1月,嘉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打好治水攻坚战,举全市之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完善“河长制”,坚决整治臭河、黑河、垃圾河;清淤疏浚河道1000公里;开工建设一批应急备用水源项目,推进市域外引水工程;深入开展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积极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1)依据材料一,指出嘉兴面临“水荒”困扰的原因(2)有人说:“只要整治好河道,嘉兴的水荒问题就解决了。”请结合材料简要评析这一观点。参考答案1.B 2.D 3.A 4.D 5.C 6.A 7. D 8.A 9.B 10.B11. (1)人口密度大导致人均水资源量少;水体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2)此观点片面。解决嘉兴水荒问题必须整治好河道,治理水污染、清淤疏浚是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但仅此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开源节流”上下功夫,如域外引水,增加水资源的总量;通过节水型城市建设,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十七课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考点36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状况.ppt 第二十七课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考点36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状况同步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