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十三)一.选择题1.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A. 外商投资法 B. 环境保护税法 C. 资源税法 D. 长江保护法2.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________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指出,此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此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A. 杭州湾区 B. 渤海大湾区 C. 粤港澳大湾区 D. 港珠澳大湾区3.下图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进行土地改革 B. 实行三大改造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这首军歌应出自A. 八路军 B. 中国工农红军C. 新四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5.下列关于图中大洲、大洋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大洋是大西洋,E 大洲有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B. ②大洋是印度洋,B 大洲牧业机械化程度高C. ③大洋是北冰洋,G 大洲跨经度最多D. ④大洋是太平洋,D 大洲石油资源最丰富6.“杏花儿美,梨花儿俏,一层层花儿开满山坳;白灵唱,喜鹊叫,再不见黄沙遮日无飞鸟;蓝天高、白云飘,一代代铺出彩虹桥……”《山笑水笑人欢笑》的歌曲反映了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②我国绿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③保护环境为中心的工作取得了成效??????? ④我国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7.下列符合“问题——对策”模式来解决我国发展中问题的是( )①资源分布不均衡——跨区域调配 ②我国三大经济带各具特色——因地制宜、优势互补③资源总量丰富——西部大开发 ④环境污染严重——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②“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③“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④“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亲人解放军……”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①④9.2016年11月4日,关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指出“中国为该协定的达成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说明中国( ) ①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②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是个负责任的国家 ④在解决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10.2月17日,由金华团市委指导的公益项目“爱回西藏”入选 2018 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 100”先进典型,获得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该项目共向西藏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累计150 余万元。团市委大力支持该项目,是因为()A.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D. 我们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11.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下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国共合作的产物 B. 蒋介石担任校长C.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 毛泽东担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12.“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交往的狮子”,其理由是( ) 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③和周边国家合作结成战略同盟 ④爱好和平的传统文化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3.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A. 五四运动——毫不妥协的爱国精神 B. 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C. 红军长征——坚守理想信念的革命文化 D. 遵义会议——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14.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搭配不确的是( ) ? 史实 影响 A 罗斯福新政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 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D 辽沈战役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A. A B. B C. C D. D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外交官视角看中国的国际地位。 (1)结合上图历史事件中中国所受的待遇,分析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材料二:从国际冲突中的立场看中国的外交。??? 美国等西方国家武力干涉叙利亚内政,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动武,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叙利亚问题早日政治解决,这是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2)从我国外交政策角度,阐述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所持立场的依据。2.某校同学围绕“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小组搜集的新闻信息:【蓝图谱就扬帆起航】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指出我们将最终形成由香港、澳门和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组成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1)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网络关注共谋发展】★第二小组的访谈内容和调查数据如下:(2)如何理解访谈内容中所提到的“制度摩擦”,并从法治政府建设角度分析“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的原因。【勇担重任共享荣光】★第三小组上网查阅到的信息如下:大湾区经济运行仍存在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平衡、不匹配的突出问题;大湾区内部发展差距依然较大;香港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稳固支撑;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资源有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将产生“1+1+1远远大于3”的效果,到2035年将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3)挑战即机遇。结合第三小组查阅到的资料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该如何应对才能达到“1+1+1远远大于3的效果”?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请说说英国对法西斯德国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材料二:今晚,我要借此机会向大家发表演说,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刻。今天凌晨4时,希特勒已进攻并入侵俄国。……因此,我们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我们将呼吁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盟友采取同样的方针,并且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地推行到底。……因此,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因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2)丘吉尔演讲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演讲的目的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十三)一.选择题1.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A. 外商投资法 B. 环境保护税法 C. 资源税法 D. 长江保护法【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时事政治,考查时事热点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关注和积累时政热点知识。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故选A。2.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________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指出,此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此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A. 杭州湾区 B. 渤海大湾区 C. 粤港澳大湾区 D. 港珠澳大湾区【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时事政治,考查时事热点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关注和积累时政热点知识。?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指出,此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此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故选C。3.下图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进行土地改革 B. 实行三大改造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正确分析并解读材料是解题的关键。土地改革是在1952年底完成,故A项错误。1952年公有制经济占20.60%,私有制经济占79.40%,到1957年公有制经济占97.20%,私有制经济占2.85%,其主要原因是实行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B项正确。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故C项错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80年代初期,故D项错误。故选B。4.“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这首军歌应出自A. 八路军 B. 中国工农红军C. 新四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材料分析和识记基础知识能力。根据题干中的“首战平型关”发生在山西,抗日战争中北方的军队是八路军,指的是1937年9月下旬,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故A符合题意。中国工农红军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军队;南方的游击队是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军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故选A。5.下列关于图中大洲、大洋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大洋是大西洋,E 大洲有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B. ②大洋是印度洋,B 大洲牧业机械化程度高C. ③大洋是北冰洋,G 大洲跨经度最多D. ④大洋是太平洋,D 大洲石油资源最丰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题干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并观察图片,③代表的是北冰洋,G 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故C正确。其中的“E 大洲有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B 大洲牧业机械化程度高、D 大洲石油资源最丰富”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D。故选C。6.“杏花儿美,梨花儿俏,一层层花儿开满山坳;白灵唱,喜鹊叫,再不见黄沙遮日无飞鸟;蓝天高、白云飘,一代代铺出彩虹桥……”《山笑水笑人欢笑》的歌曲反映了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②我国绿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③保护环境为中心的工作取得了成效??????? ④我国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属于理解层次。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体现了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②我国绿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④我国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B符合题意,故选B。③保护环境为中心的工作取得了成效,说法错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③不符题意,排除含有③的选项,故排除ACD。故选B。7.下列符合“问题——对策”模式来解决我国发展中问题的是( )①资源分布不均衡——跨区域调配 ②我国三大经济带各具特色——因地制宜、优势互补③资源总量丰富——西部大开发 ④环境污染严重——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问题所在。?题干中的描述,符合“问题——对策”模式来解决我国发展中问题:资源分布不均衡——跨区域调配;我国三大经济带各具特色——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环境污染严重——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①②④符合题意,故 B正确。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和西部大开发没有直接关系,③不符合“问题——对策”模式来解决我国发展中问题,③错误,故ACD错误。故选B。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②“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③“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④“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亲人解放军……”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与知识的运用能力。结合所学可知,“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长征,开始于1934年;“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秋收起义,1927年;“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1931年,九一八事变;“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亲人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开始于1946年。所以先后顺序是②③①④,故D正确。ABC.综上可知,其余三项的排序均存在错误,故排除ABC。故选D。9.2016年11月4日,关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指出“中国为该协定的达成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说明中国( ) ①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②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是个负责任的国家 ④在解决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表明我国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材料强调“中国为该协定的达成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表明我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为国际社会作出表率,积极参加联合国工作,发挥建设性作用,①②③符合题意,故C正确。④表述错误,我国支持联合国改革,不是组织领导,故排除ABD。故选C。10.2月17日,由金华团市委指导的公益项目“爱回西藏”入选 2018 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 100”先进典型,获得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该项目共向西藏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累计150 余万元。团市委大力支持该项目,是因为()A.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D. 我们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调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新时期搞好民族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向西藏贫困地区捐款捐物,团市委大力支持是因为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实现民族的共同发展,故C正确。AB观点正确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我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同,D错误。故选C。11.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下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国共合作的产物 B. 蒋介石担任校长C.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 毛泽东担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黄埔军校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黄埔军校创办地点。题干图片是黄埔军校。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要求,故选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12.“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交往的狮子”,其理由是( ) 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③和周边国家合作结成战略同盟 ④爱好和平的传统文化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题干材料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交往的狮子”判断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积极和爱好和平的国家开展外交,爱好和平的传统文化,故D正确。其中的③不符合史实,我国坚持和周边国家结伴而不结盟,故排除ABC。故选D。13.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A. 五四运动——毫不妥协的爱国精神 B. 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C. 红军长征——坚守理想信念的革命文化 D. 遵义会议——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题干材料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民国八年是1919年,这一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中国人民年觉醒,故A符合题意。BCD三项所述的时间分别是1921年、1934年、1935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排除BCD。故选A。14.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搭配不确的是( ) ? 史实 影响 A 罗斯福新政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 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D 辽沈战役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影像的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及影响。 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的方式,以消除经济危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辽沈战役是1948年,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国民党主力势力比较强,故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错误,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外交官视角看中国的国际地位。 (1)结合上图历史事件中中国所受的待遇,分析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材料二:从国际冲突中的立场看中国的外交。??? 美国等西方国家武力干涉叙利亚内政,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动武,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叙利亚问题早日政治解决,这是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2)从我国外交政策角度,阐述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所持立场的依据。【答案】(1)变化:图1反映的是在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了不平等对待),体现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或:中国国际地位低)。图2反映的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2)依据: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于所有的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相关知识。变化:依据材料“1918年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比较合适现在是可以得出图1反映的是在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了不平等对待),体现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或:中国国际地位低)。依据材料“1971年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比较合适现在是可以得出:图2反映的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2)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美国等西方国家武力干涉叙利亚内政,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动武,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叙利亚问题早日政治解决,这是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比较合适现在是可以得出: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于所有的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2.某校同学围绕“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小组搜集的新闻信息:【蓝图谱就扬帆起航】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指出我们将最终形成由香港、澳门和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组成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1)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网络关注共谋发展】★第二小组的访谈内容和调查数据如下:(2)如何理解访谈内容中所提到的“制度摩擦”,并从法治政府建设角度分析“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的原因。【勇担重任共享荣光】★第三小组上网查阅到的信息如下:大湾区经济运行仍存在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平衡、不匹配的突出问题;大湾区内部发展差距依然较大;香港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稳固支撑;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资源有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将产生“1+1+1远远大于3”的效果,到2035年将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3)挑战即机遇。结合第三小组查阅到的资料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该如何应对才能达到“1+1+1远远大于3的效果”?【答案】(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本题考查制度摩擦指的是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制度差异。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大湾区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提供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有利于公民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献计献策,主动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有利于公民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3)参考答案:针对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发展不平衡,城市之间差距、资源短缺等问题,要进一步密切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优势互补,为港澳经济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内地要吸收港澳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针对经济增长缺乏稳定性、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等。【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本题考查访谈内容中所提到的“制度摩擦”,并从法治政府建设角度分析“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制度摩擦指的是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制度差异。其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大湾区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提供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有利于公民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3)本题考查结合第三小组查阅到的资料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该如何应对才能达到“1+1+1远远大于3的效果”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针对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发展不平衡,城市之间差距、资源短缺等问题,要进一步密切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优势互补,为港澳经济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内地要吸收港澳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针对经济增长缺乏稳定性、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等。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请说说英国对法西斯德国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材料二:今晚,我要借此机会向大家发表演说,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刻。今天凌晨4时,希特勒已进攻并入侵俄国。……因此,我们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我们将呼吁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盟友采取同样的方针,并且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地推行到底。……因此,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因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2)丘吉尔演讲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演讲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图1表示英国对法西斯德国采取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结果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图2表示英国对法西斯德国采取坚决抵抗政策,不列颠之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这是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2)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入侵苏联。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解析】(1)本题考查二战爆发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图片信息提取、分析与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图一反映的是“慕尼黑会议”,这主要反映了英国对法西斯德国采取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结果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图二“不列颠之战”反映了英国对法西斯德国采取坚决抵抗政策,不列颠之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这是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2)本题考查二战爆发与扩大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材料分析与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今天凌晨4时,希特勒已进攻并入侵俄国”概括回答可知背景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入侵苏联。根据“因此,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因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分析理解,可知演讲的目的是?呼吁各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十三(原卷版).doc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十三(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