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法则期末模拟检测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学年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法则期末模拟检测卷

资源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卷
《道德与法制》部分(50分)
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各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每小题1分,共5分)
1.为同学缺陷保密,不说出实情是一种诚信美德。( )
2.我们之所以要坚定维护规则,是因为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
3.敢于负责是责任感的最高体现。( )
4.在我国,虽然有三六九等的职业分工,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
5.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说明帮助别人不仅需要热情,也需要智慧和方法。( )
二、精挑细选(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每小题1分,共15分)
“各位家长注意!有陌生人借口问路,迷晕带走孩子欲摘器官拿去卖····”最近云南保山市民的朋友圈里流传出这样一条消息,让家长十分担忧。经查明,这是谣言!2018年4月11日,网安民警成功查获在微信散布谣言的违法人员。这告诉我们( )
公民可以在网上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要遵守网络规则和道德规范,不制造、传播谣言
散布谣言不要在微信群中,否则一定会被查获
7.全球已有7个国家网购用户数量过亿、超过70%的国家已经通过电子交易法、全球电子商务重心正转向新兴市······2018年4月在浙江义乌举办的2018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暨首届数字贸易博览会上发布《世界电子商务报告》。这说明( )
网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B.网络生活比现实生活好得多
C.人们对网络生活的痴迷已经达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
D.网购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实体店购物方式
8.莱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我们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需要( )
①他律和自律 ②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③他人监督,无须自觉 ④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周某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三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
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有期徒刑
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C.剥夺政治权利、罚金
D.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10.习近平强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这里的“核心利益”是指( )
①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 ②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③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 ④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用生命托举歼-15的罗阳、工作到最后一刻的林俊德……这些“感动中国”人物拨动着我们心灵深处的弦。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力量永远激励着我们。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是独特的
B.实现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C.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永远是矛盾的
D.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他们的生命在为国家作贡献中得以延伸
12. 2018年4月7日,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清明节期间,在倡导平安绿色清明的同时,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提前部署,细化安保措施,重点加大对交通、消防安全的管控力度,全省度过了一个安全祥和的清明假期。这说明(  )
①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②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④我国是世界上社会秩序最好的国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小李是名八年级学生,最近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孝亲敬长”宣誓活动,倍感自己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种责任来自( )
①道德要求 ②传统习俗 ③职业要求 ④法律规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四川南充环卫工任大爷在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外清扫大街时丢了手机,该校学生在帮忙寻找未果后,发动众筹买了一部新手机给老人,并称手机是免费送的,让老人安心收下,他们的做法体现了( )
A.关爱他人,会收获幸福 B.关爱他人,要付出代价
C.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D.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重庆公交车坠江案调查的最终结论是乘客刘某无视社会规则,因下车问题与驾驶员冉某起争执,双方相互推搡,最终造成惨剧的发生。据此,回答15----16两题。
15.上述案例说明( )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②社会规则是为限制人的自由而制定的
③每个人都要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
④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人的监督和提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乘车的小事情诱发了大矛盾,酿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究其起因是乘客刘某、司机冉某忘却了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中的( )
①以礼待人 ②诚实守信 ③友善待人 ④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漫画《民告官》给我们的启示是( )

只要是民告官,民就能胜诉 ②政府的违法行为也要受到法律制裁 ③打官司是公民维权的一种重要途径 ④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解决它的首要途径是诉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 在高铁列车上,韩某因为烟瘾难忍,竟跑到列车的厕所里抽起烟来,致使烟雾警报器报警。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韩某被处予500元罚款,这告诉我们( )
A.吸烟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B.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D.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9.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小雨利用节假日去养老院做义工
B.李洋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座
C.当同学们知道小梅同学因家境贫穷而面临辍学时,都踊跃为她捐款
D.小颖见别人学唱歌,她也学唱歌;过几天,见别人学跳舞,她也学跳舞
20.用图示法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B.
主刑





C. D.




三、探究分享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出租车司机徐某行驶途中遭到乘客李某持刀抢劫。当李某用刀威胁徐某时,徐某用车上的扳手将李某击伤,并立即报警。后来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0年。
材料二:刘某原来是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网友后,就经常旷课,到网吧打游戏,吸烟、酗酒,多次勒索同学,受到学校处分,并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与网友拦路抢劫多次,最终判处有期徒刑3年。
材料一、二中哪些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判定依据是什么?(5分)


“有期徒刑10年”“有期徒刑3年”说明两名罪犯受到了刑罚中的哪类处罚?(2分)

刘某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从国家安全和自身安全的角度,分析漫画中 “低头族”言行的危害。(6分)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把“国家安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分量,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请谈谈我们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理由。(6分)




材料三:影响中国总体安全的国内外因素很多。从国内方面说,第一,腐败、法制执法不严等,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不安全因素。第二,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安全问题。第三,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等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突出因素。从国外因素来看,第一,美国因素。第二主权安全及南海争端等。第三,影响中国经济安全的外部因素。
(3)根据影响中国总体安全的国内外因素,说说国家应该如何应对。(8分)














《历史与社会》部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现象的是
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②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③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2.南京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史称"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以下不属于“六朝”的是( )
A. 北宋 B. 东吴 C. 东晋 D. 梁朝

3.历史上有几个国号“周”的朝代,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西周的分封制、礼乐制有效的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巩固了周的统治
东周时期周王衰微,诸侯强大,先后经历了战国和春秋两个时期
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加强了南北联系
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并相继消灭割据政权,统一中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B. C. D.
5.“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如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有误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腐败侵害人民的利益,制约国家发展,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官职有(  )
①刺史 ②郡守 ③司隶校尉 ④三司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8.以下四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

A.奴隶制度??????????? ????B.封建制度????????? C.等级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9.中国是世界上几个独立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西部的高原与沙漠使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间交流极少。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与中亚、西亚文明进行交流发生于(  )
A.商周时期 B.两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隋唐时期
10. 下图是中国某一时代的形势图。从图片内容判断,该图的主题最可能为( )

A.春秋的尊王攘夷 B.秦朝郡县制的推广
C.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存 D.元朝民族融合
11.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历史现象 原因
A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查理·马特改革
B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C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马可·波罗行纪》
D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东征

12.“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他”是指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武帝 D.隋文帝
13.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称王,国号吴
14. 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罗马城发展而来。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君主,国家的最高官职是
A.元老 B.元帅 C.执政官 D.元首
1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四幅图中,哪一幅能反映“澶渊之盟”的政治形势
A. B. C. D.
16.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17.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北魏孝文帝让鲜卑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
B.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力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D.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1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
B.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19.下图是某校为应邀来访学者设计的讲座海报,符合该主题内容的有( )




华佗制成“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祖冲之编写《九章算术》,为我国数学领域取得成就
张仲景编写《黄帝内经》,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下列战事与交战双方和其所处时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官渡之战 ─ 曹操和袁绍 ─ 东汉 B.赤壁之战 ─ 曹操和孙权、刘备 ─ 东汉
C.淝水之战 ─ 前秦和东晋 ─ 南北朝 D.牧野之战 ─ 商纣王和周武王 ─ 商朝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按序为18分、12分,共30分)
21.(18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革新农具】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在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农业发展的特点。(4分)


【制定措施】
材料二:文帝、景帝在位期间,实行三十税一,并把徭役从一年一个月减少为三年一个月。文帝在位期间没有修建皇宫,并减少宫中用度。他们废除了秦律中的连坐法和残损的肉刑,努力创造安定宽松的局面。经过他们几十年的治理,西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2)材料二出现的治世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根据材料概括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促成这一局面的形成?(4分)

【开发江南】
材料三:







(3)上图中反应的是哪一社会现象?(2分)这一现象给江南农业发展带来什么有利因素?(4分)


【学以致用】
(4)综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启示?(2分)

22.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不同朝代的疆域变迁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识读下列古代四个时期的疆域图,回答问题:


(1)依次写出图1、图2和图3疆域图所属的朝代。(3分)
(2)与图一相比,图二的疆域有什么重大变化? (2分) 原因是什么? (2分)


(3)由图一、图三信息可知,当时的朝代分别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2分)


(4)古今地名变化也能反映历史的发展变迁, 请填写下表空白处对应的现用名。(3分)
出处 古名称 现用名 出处 古名称 现用名
图一 河水 黄河 图三 琉球 ②
江水 长江 宣政院辖地 ③
图二 长安 ① 图三、图四 大都、京师 北京




























1
《道德与法制》答卷
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各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每小题1分,共5分)
1 2 3 4 5


二、精挑细选(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每小题1分,共15分)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探究分享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二中哪些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判定依据是什么?(5分)



“有期徒刑10年”“有期徒刑3年”说明两名罪犯受到刑罚中的哪类处罚?(2分)


刘某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1)请从国家安全和自身安全的角度,分析漫画中 “低头族”言行的危害。(6分)




(2)请谈谈我们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理由。(6分)





(3)根据影响中国总体安全的国内外因素,说说国家应该如何应对。(8分)





《历史与社会》答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按序为18分、12分,共30分)
21.(1)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农业发展的特点。(4分)


(2)材料二出现的治世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根据材料概括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促成这一局面的形成?(4分)




(3)上图中反应的是哪一社会现象?(2分)这一现象给江南农业发展带来什么有利因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启示?(2分)



22.(1)依次写出图1、图2和图3疆域图所属的朝代。(3分)


(2)与图一相比,图二的疆域有什么重大变化? (2分) 原因是什么? (2分)



(3)由图一、图三信息可知,当时的朝代分别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2分)


(4)古今地名变化也能反映历史的发展变迁, 请填写下表空白处对应的现用名。(3分)
① ② ③

《道德与法制》答卷
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各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每小题1分,共5分)
1 2 3 4 5
T F F F T

二、精挑细选(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每小题1分,共15分)
6 7 8 9 10 11 12 13
C A D B D D D B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C C D D D

三、探究分享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中哪些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判定依据是什么?(5分)
李某、刘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2分)
判定依据:他们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受到了刑罚处罚(3分)

“有期徒刑10年”“有期徒刑3年”说明两名罪犯受到刑罚中的哪类处罚?(2分)
主刑
刘某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分)
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诱惑等(一点一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1)请从国家安全和自身安全的角度,分析漫画中 “低头族”言行的危害。(6分)
侵犯了他人隐私权;侵犯了国家安全;会造成交通事故,危害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2)请谈谈我们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理由(6分)
①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3)根据影响中国总体安全的国内外因素,说说国家应该如何应对。(8分)
①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4分)
②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我国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4分)
《历史与社会》答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D D B C C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C A B C C A C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按序为18分、12分,共30分)
21.(1)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农业发展的特点。(4分)
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

(2)材料二出现的治世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根据材料概括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促成这一局面的形成?(4分)
文景之治;(2分) 措施: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减轻刑罚。(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如照抄材料,则每点1分。)

(3)上图中反应的是哪一社会现象?(2分)这一现象给江南农业发展带来什么有利因素?(4分)
北方人口南迁;(2分)北民南迁为江南经济开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启示?(2分)
政策支持;科技兴农;学习借鉴先进的农业技术等

22.(1)依次写出图1、图2和图3疆域图所属的朝代。(3分)
秦;西汉;元

(2)与图一相比,图二的疆域有什么重大变化? (2分) 原因是什么? (2分)

变化:图二的疆域面积大大增加。(2分) 原因:因为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2分)

(3)由图一、图三信息可知,当时的朝代分别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2分)
郡县制;行省制度

(4)古今地名变化也能反映历史的发展变迁, 请填写下表空白处对应的现用名。(3分)
① 西安 ② 台湾 ③ 西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