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时间:11月14日下午第二节课地点:503室授课教师:戚蓓菁授课班级:高一(4)班一、教学目标:1、知识: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概念及其普遍性的表现。2、技能:培养学生初步树立用“联系”的眼光去看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去看待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发展,用联系观点看世界。4、心理:通过实例的分析,实现对“用联系的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认同。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联系的普遍性。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展示(录象):“神舟六号升空”及国外各大媒体的反映。师:从神五到神六,中国只花了2年时间,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般都需要花4年左右时间,为什么别人要用四年才能实现的事情我们只花2年就实现了呢?生:(略)。师: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综合国力……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强大支柱,没有这些,,是不可能实现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的。其中体现了唯物辨证法的一个原理: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与周围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新授:(板书)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操作平台: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得好:给你四个关键词“老虎、羊、草、火”,请你用故事的形式把这四个词串联起来。(多媒体展示:四幅画)生:(略)。师:四幅图片中去掉一幅图片行吗?生:(略)。师:(从正反两方面点评):刚才同学讲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生:(略)。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得出:自然界中的动物都处于“食物链”中,彼此间相互联系,同时,它们的生存还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板书)1、自然界的事物相互联系。新闻发布:(1)请一个同学发布一下近期我国“禽流感”的最新动态。(2)多媒体展示(资料):“专家专访——人和病毒也要和谐共处”给我的一点启示。(3)议一议:防止“禽流感”,人类应该做些什么?(分组进行,选3组)。从听——阅——议——思中领会这样一个道理:人自身也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病毒都要和谐相处。这是自然的安排。(板书)2、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多媒体展示(图):“神六”的航天员师:猜一猜他们的名字(聂海胜和费俊龙)?他们是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学生讨论分析:聂海胜和费俊龙在成长过程中的道德、文化、身心素质和国家意识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家庭、社会、国家等方面的外部联系。教师归纳: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因素,更离不开家庭、社会、国家等客观因素,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板书)3、人类社会自身也是相互联系的。师: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联系的含义:P49页,一起来朗读。(板书)辩证唯物主义讲的联系是指世上一切事物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师:“一切”二字说明什么?生:(略)。师: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没有特例,所以联系具有“普遍性”。(板书)4、联系具有普遍性。研究性学习:“神六”的成功发射,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两位航天员的名字,但“神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还包括了很多幕后的人和部门的辛勤工作。下面请几位同学通过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给我们介绍一下,让我们也了解一下“神六”方方面面的知识。生:(略)。教师归纳:从表面看“神六”是有很多部门、很多人共同完成的,但其本质正告诉我们一种思维方法:即任何整体都是由其内部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这是联系的普遍性表现之一。(板书)(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着的。(横向联系)师:上一个环节中航天员的成长说明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这是联系普遍性表现之二。(板书)(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横向联系)多媒体展示(图):1、美国再次登月计划。师:哪位同学了解我国神六以后航天的发射计划?它们和神六有什么不一样呢?多媒体展示(图):2、探寻我国神舟系列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师生讨论分析:包括航天事业在内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一步登天”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这种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时间历程的纵向的古往今来的联系,是联系的普遍性的表现之三。(板书)(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即时间历程。(纵向联系)小结:无论是事物内部还是事物之间,无论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在联系中产生、发展和灭亡,所以要正确看待事物就必须正确看待事物的联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