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知识目标: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性能力目标:学会理论知识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二、教学重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三、教学难点: 社会听证制度四、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与讲授法相结合五、教具: 多媒体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讨论: 政府的一个小小错误,对个人来讲,所带来的灾难可能是毁灭性的! 学生讨论,并说出其中的道理,最好能举出一些实例。 老师总结: 政府的一个决策,往往会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 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决策才是科学和合理的 (二)讲授新课引用“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作情景导入,用漫画的形式,形象地阐明了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由此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讲授新课。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分析精英决策和民主决策的不同特点,对漫画的两种观点做点评,引出民主决策的重要性。那么,随着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公民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对决策的形成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板书)(一)、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板书)(二)、参与民主选举的多种方式(板书)教师讲解,民主决策分为两种(看课件),然后叫学生看课件,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并填表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板书)学生按照问题思考探究: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的内容、方式、依据、意义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播放课件5),2003年3月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中明确规定,国务院在做出重大决策前,要直接听取群众团体、专家学者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广纳善策,有利于集思广益,避免决策失误,增强决策科学性,也有利于形成广泛共识,使正确的决策能够顺利得到贯彻实施。在做出决策前,决策机关通过多种方式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的过程,也是公民积极参与决策形成的过程。(播放课件6)结合某市开展的“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活动作分析课本第一个问题。(课本P20)2、专家咨询制度(板书)学生按照问题思考探究:专家咨询制度内容、方式、依据、意义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播放课件7),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可以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在决策过程中,专家学者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和科学预测的方法等,担当着“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是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综合研究的成果。在总体规划的形成过程中,始终坚持了民主论证的原则。据统计,参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有24个规划设计、科研教育单位,其中非水利专业的有14个。参加的科技人员超过2000人。为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质量,有关部门先后召开了近百次专家咨询会和审查会,与会专家近6000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110多人次。(播放课件8)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板书)学生按照问题思考探究: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内容、方式、依据、意义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播放课件9),公民享有知情权是其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与基础。政府通过公示版、公示卡、微机触摸屏、电子屏幕、公示宣传单、办事指示卡等多种形式,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政策公示出来。公民在了解政策的有关规定后,可以就此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例如,2002年2月,北京市计划发展委员会率先建立了信息披露会制度,向社会公布本市新出台的有关重要法规、规章、政策文件,由计委负责的政府重大决策和举措,具体产业的投资现状、发展趋势和政府调控政策,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等信息。(播放课件10)4、社会听证制度(板书)学生按照问题思考探究:社会听证制度内容、方式、依据、意义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播放课件11),其一,对于政府来说,听证制度有利于政府做出充份反映民意的决策,听证于民的目的是决策利民。通过听证制度,政府可以广泛地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的意见和呼声。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及时将反应公众利益的意见,全面,准确的吸收到决策中来。以便政府及时修正、完善决策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使公众的利益在政府决策中得到体现。其二。对于公众来说,提高了自身对公共事务和参与程度。听证于民,就是让公众知情参政。通过听政,公众获提了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机会,可以发表意见,反映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所以说,听证制度搭建一座公众发表意见的平台,开辟了公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政府决策的崭新渠道。这表明,公民有了更多的发表意见的权利,有了更畅通的发表意见的渠道。(播放课件12、13、14、15、16、17)师:古人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管哪种参与方式,其共同目的都在于让公众参与决策之中,同历决策过程,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我们了解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不同方式,那么,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重要性和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2,并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课件19并讲解。(三)、同历决策过程 共享决策成果(板书)1、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板书)2、民主决策的意义(板书)(1)对决策者来说: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2)对老百姓来说: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三)本课小结:(略)(四)课堂练习:课件20、课本P21(五)板书设计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一)、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二)、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三)、同历决策过程 共享决策成果1、民主决策的重要性2、民主决策的意义1、教材第19页“探究与共享”:(1)你赞成哪种决策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提示:赞成第二种决策观点。因为第二种决策观点充分发扬了民主,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公民参与了决策过程,这样形成的决策反映了民意,集中了民智,把决策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的决策才是科学合理的,而第一种决策观点与此相反。(2)假如你是决策者,你会采取哪种决策方式?提示:采取民主决策的方式,让公民广泛参与决策过程,充分了解民 ,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代表群众的利益。(3)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吗?提示:公民可以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2、教材第20页:(1)你还能举出公民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的方式吗?提示:编辑手机短信、通过网络发表建议等方式。(2)调查本地政府是如何收集社情民意的。提示:(略)3、教材第21页“价格听证会”:(1)参加听证会的人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来自各方面意见的差异主要是什么?提示:主要来自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铁道部、消费者、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几个方面。来自各方面意见的差异是在春运、署运及主要节日期间列车的票价是否应上调及怎样上调的问题。(2)假如你是决策者,你能否对这种差异作出自己的评估和说明?提示: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春运、署运及主要节日期间客运量较大,客车供应紧张,为缓解客运压力,列车票价适当上调,这可以缓解铁道部门的压力,正确的引导居民消费。但票价上调也不可“一刀切”,对于老少边穷地区和打工的农民可以给一定的优惠票。同时,铁道部门不能因为旅客增多而降低服务,票价上调后,更应该提高服务质量,给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3)你赞成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提示:赞成第三种观点。价格听证会制度,就是让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便于决策利民,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所以政府会考虑消费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而政府不单是看消费者的要求,还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如铁道部自身的压力,社会各阶层的反映,等等。4、教材第22页:(1)想一想:为什么要提出这些注意事项?提示:关于学校收费的听证会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特别是家长和教育部门。只有各方代表比例合理,才能充分了解各方的反映,使决策更科学、合理。尤其是家长的比例不能太低,因为他们最了解学校的收费问题,与他们的利益关系也最密切。家长只有在咨询相关情况、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发表的意见才更具有针对性。学校属教育部门,为了听证会公正、合理,帮教育部门自身不宜主持听证会。听证会邀请媒体参加,以保证决策有足够的透明度,也便于使公民了荽和监督决策的落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