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教案课题: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课型:新课教时:一课时授课班级:松江二中高一(3)班授课时间:2005年12月15日第七节课授课教师:松江二中 邱士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知晓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劳动合同签订以及劳动争议的解决。能力目标:在有效达到知识目标的基础,运用所学知识维护自身和他人劳动的合法权益。价值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努力。教学重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教学难点:劳动争议的解决教学过程: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义务有哪些?屏幕显示: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完成劳动任务、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权利有哪些?屏幕显示: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3、列举侵犯劳动者权利的一些现象。屏幕显示一些现象导入新课屏幕显示: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请同学回答,教师评论并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诞生的原因。屏幕显示《劳动法》的主要章节内容。屏幕显示通过刚毕业的大学生王燕与用工单位——大江软件有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导出劳动合同制度。屏幕显示给一份劳动合同书草案,请同学们分析哪些条款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1、 劳动合同制度:屏幕显示1、 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2、 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目的在于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书面合同形式确定下来。3、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后达成的关于责任、权利和义务事项的条款。4、 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就是无效合同。5、 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首先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书,然后要由劳动行政部门对所签劳动合同进行鉴证。教师小结并导出如何劳动争议的解决?屏幕显示思考分析:仲裁委员会为什么支持小王的仲裁请求?屏幕显示思考:1、小王是通过了哪些方式来解除劳动合同?2、仲裁委员会为什么支持小王的仲裁请求?3、如果大江软件有限公司拒不执行仲裁决议怎么办?4、小王还有哪些途径用来解除劳动合同?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导出:二、劳动争议的解决屏幕显示1、协商:协商是争议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自行协商解决争议。2、调解:调解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在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支持下,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争议。3、仲裁: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实行公断与裁决。4、诉讼: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后,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教师总结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并请学生“议一议”——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和事例?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教师总结并结束本课1、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法律意识2、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法律和道德意识3、加强国家机关特别是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执法监督查工作PAGE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