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自主案】
一、阅读考纲(金版新学案:P111 “备考指南”)
二、阅读教材(P71--P82)
三、考查重点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的宗教政策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
四.考点梳理
考点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特点:
(2)成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 和 的阶级根源
3.民族发展不平衡状况存在的原因:
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 ,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__________原则
含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法平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2)____________原则
含义:
意义: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 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___________的前提,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保证,是__________的基础。
(3)____________原则
前提:
原因: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是国家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必然要求。
5.公民巩固、维护、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措施:
(1)履行法定义务:
(2).重在付诸行动:
考点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原因:
2.含义:指在______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______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_____________,行使__________的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
(2)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________。??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________内容。?
注: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为前提和基础。是“一定”自治,不是“高度”自治,更不是“完全”自治。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
是适合____________的必然选择,由我国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决定的。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______和_______:。民族区域自治以____________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_____________。?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_____________。??
3.有利于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蓬勃发展。
注:全面分析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必要性(国体+地位+P76)和优越性
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是适合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考点三: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详见金版新学案P114考点整合)
从四个方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内涵(2)举措: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注意是正常的)(3)意义: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内容(2)目的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不得干预、支持交往、抵御渗透、打击极端)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为什么?(2)如何引导?
注意教材新增内容: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
考点四: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内容及各自地位)
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三个有机统一
五【易混易错】
1.民族平等原则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求各民族间消除差别。
2.少数民族公民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表现。
3.我国在各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各级自治机关,享有完全自治权,行使立法权。
4.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唯一原则。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行使高度自治权,自己管理自己。
7.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8.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引导宗教界逐渐放弃宗教信仰。
9.共产党员不得信教违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0.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坚持人民办宗教的方针。
六.知识体系构建
------以上是自主课完成部分
【展示案】
考点突破
【考点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2017·全国Ⅱ卷)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一起欢庆,“同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祈福,在火把节组织篝火晚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组群众同过民族节
①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②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实现了多民族地区社区组织的自我完善 ④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8·全国Ⅱ卷)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2015年启动,近三年时间有519名内地医疗专家接力进藏救死扶伤、传道授业,430项区域内医疗技术领域空白得到填补,285种大病不再出自治区治疗,533名西藏本地医疗骨干获得培养……守护高原生命与健康的接力棒正在世界屋脊传递。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是
①改善西藏民生,促进平衡发展的有力举措②实现西藏经济社会与内地共同发展的基础
③推动西藏医疗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④维护西藏各民族平等健康权利的根本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6·全国Ⅰ卷)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例如,截至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的法官799名,约占全区法官总数的62%。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
①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 ②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
③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 ④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的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4全国文综Ⅰ)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 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 (2017·江苏卷·T17)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门隅和墨脱地区,解放前仍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西藏解放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门巴族人民逐渐摆脱经济落后状态,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这说明
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③我国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16·海南卷)截至2015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批准地方性法规和作出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共300件,其中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23件,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148件,内容涉及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教育、文物保护、生态环保等各个方面。这些法规、决议、决定的制定
①表明在西藏只有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行使自治权
②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扩大了民族自治区政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职责范围
④说明民族自治区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2017·海南卷·T11)西藏某牧区依托合作社创立品牌,发展农牧种养、经营乡村旅游、开发民族手工、建立公司进行多种经营,推动了高寒畜牧业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2016年全自治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67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6元、增长13%。牧区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①扩大了自治区民族自治权的行使范围 ②消除了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和民族地区差异
③是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特长和优势的积极成果④是西藏自治区实现创新发展、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三: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8.(2015·全国卷Ⅱ·T18)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划拨专项经费,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至2014年9月,全区1 787座寺庙实现了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和广播电视全覆盖,1 735座寺庙通了路,1 730座寺庙通了电,1 662座寺庙通了水,1 736座寺庙实现了通信覆盖。上述做法
①表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②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③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6·江苏政治,18)唐卡作为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如今,在藏族居民家中,随处可觅唐卡的身影。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这说明
①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②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③开展宗教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④藏文化对藏族人民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3·全国大纲卷)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提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可以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设立公益慈善项目和公益慈善组织,宗教界依法从事上述公益慈善活动可以享受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这一规定的出台:?
①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 ②表明政府具有组织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职能
?③促进了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与正常宗教活动的统一④更好地保护了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 ? ?C.②③ ? D.③④?
【考点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金版新学案P116【对点训练.2015福建文综】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