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全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下全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一课 国土与人民
①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中国海鲜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②中国海岸线北起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全长约为18000千米。
辽阔的疆域 P2
我国领土的四至 最北端 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最南端 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距为5500千米,50°,存在温差)
最西端 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最东端 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东西距为5200千米,62°,存在时差)
14个陆上相邻国家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隔海相望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韩日非来印尼马)
我国的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东半球 ,北半球
濒临的海洋 太平洋;渤海(内海,面积最小)、黄海、东海、南海(最大)
主要岛屿 台湾岛(中国最大的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崇明岛
疆域优势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中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海陆疆域方面来看,中、英、美、蒙古的不同之处 中美:海陆兼备(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中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英国:岛国? ?蒙古:内陆国家
我国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群岛:舟山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行政区划P5
1. 行政区划概念:行政区划就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将全国的地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实施行政管理。
2.行政区划的优势:①便于管理 ②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③利于民族团结
3. 我国政府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祖国内地:社会主义 香港和澳门:资本主义
三级行政区划 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23个省 之最:最大的省——新疆 人口最多的省——广东 跨经度最多的省——内蒙古 跨纬度最多的省——海南 邻省最多的省:陕西、内蒙古(8个)少数名族最多的省——云南省 邻国最多的省——新疆(8个)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即省会或首府)P43、 P42图3-3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P7

众多的人口P8
1.我国人口概况:
①人口众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人口已达13.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
②人口密度: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 143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③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以东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数94%,面积是国土面积的43%;以西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面积却占了57%。
2.人口分布不均匀原因:地形、气候、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展水平高,
西部:地势高,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燥;经济发展落后。
对东部产生的影响:正面:劳动力丰富,人才众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反面:容易得“城市病”,资源短缺
对西部产生的影响:正面:不会得“城市病”
反面:经济科技落后、生活水平低,劳动力、人才不足,资源浪费

多民族的大家庭P9
1.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包括55个少数民族。汉族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91.5%,其余55个少数民族占8.5%,壮族是少数名族中人数最多的。
2.人数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及其分布地:
壮族——广西 回族——宁夏 苗族——贵州,湖南和云南
维吾尔族——新疆 彝族——云南,四川 土家族——湖南西北部
蒙古族——内蒙古 藏族——西藏 满族——东北三省
3.我国汉族人民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4.各民族在分布上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5.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部分民族的习俗: 维吾尔族——手鼓舞 苗族——吊脚楼
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回族 侗族——大歌
民族 乐器 节日或活动 民族 乐器 节日或活动
朝鲜族 长鼓 长鼓舞,老人节,跳板 藏族 神鼓 锅庄
蒙古族 马头琴 那达慕大会 苗族 芦笙 花山节
傣族 两面鼓 泼水节、孔雀舞 彝族 口弦月琴 火把节
壮族 马骨胡 三月三歌会








第二课 山川秀美
复杂多样的地形P11
1.中国地形种类多样,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
(1)我国的山脉:(地图上落实)
①东西走向: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脉和祁连山脉。 还有一条小兴安岭
④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六盘山
(2)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地,最大)、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4)四大盆地: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②准格尔盆地:位于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
③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④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其中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4)四大高原: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表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在高原上开凿了层层梯田,种植农作物。
②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适合种耐寒的青稞。藏族人喜食青稞酒和糌粑,以青稞为原料。特有的牲畜是牦牛。
③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们的天堂。
④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多山间小盆,当地人称为“坝子”
2. 我国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但各种地形的面积相差很大,其中平原面积较小,山地面积最大,丘陵最小。中国各类地形面积的比例: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习惯所说的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
(1)山区的优势:自然风光优美、矿产资源丰富、林牧业、水资源
劣势: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备、耕地面积少
(2)建议: ①地海拔处开辟梯田,高海拔处发展畜牧业 ②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 ③发展采矿业 ④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不同地形人们所发展的产业
平原、盆地——种植业 山地——林业 高原——畜牧业 丘陵——发展经济作物
4.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分布。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单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号称“世界屋脊”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100—2000米 高原和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5. 我国高西东低的地势产生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第一级阶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修建水利工程。(地势落差大)
③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自西向东的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部的交通,但高大山脉也成了我国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6.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2154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南岳衡山(1300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6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91米),位于河南。
季风的影响P14
1.我国的气候类型有五种:温带季风气候(如北京)、亚热带季风气候(如广州)、热带季风气候(如海口)、温带大陆性气候(如呼和浩特)、高原山地气候(如青藏高原地区)。
2.我国气候的特点:①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海洋热力差异) ②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原因:①南北跨度大,纬度高低不同,气温差距大 ②东西跨度大,离海不同的远近,降水不同 ③地形地势起伏大
3.复杂多样的气候对人们的影响:
①自然景观 ,旅游资源 ②服装特色不同 ③饮食不同 ④建筑特色不同
⑤交通工具不同 ⑥农作物种类多
4.季风的概念: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发生明显变化的风。
季风区概念: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类型 方向 影响 影响季节 中国季风源地 季风方向 性质(特点) 影响范围
夏季风 海洋→大陆 暖热多雨 春夏 太平洋和印度洋 偏南风 温暖湿润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南以东的地区
冬季风 大陆→海洋 寒冷干燥 秋冬 蒙古和西伯利亚 偏北风 寒冷干燥 我国大部分(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外)
季风气候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
功劳(利)雨热同期 气候湿润,适应人类生存;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丰沛的雨水补充了河流、湖泊的水量,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 宝贵的水资源。适宜人们居住
危害(弊)不稳定性 造成了洪水或干旱(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所以当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易造成洪水;而当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造成干旱。)夏季风强——南旱北涝 夏季风弱——南涝北旱 夏季风来早退迟——洪涝 夏季风来晚退早——干旱
6.世界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黑龙江
一月平均气温最低——黑龙江
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西藏
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亚洲



母亲河P17
2、我国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部分向东流。
气候对河流、湖泊数量的影响:中国降水东南部多于西北部,因此东南地区的河湖众多,西北部地区河湖较少
3、中华人民的母亲河:黄河、长江
东北人民的母亲河:松花江 新疆人民的母亲河:塔里木河 (内流河)
浙江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 江西人民的母亲河:赣江 福建人民的母亲河:闽江
比较点 黄河 长江
发源地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全长 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呈“几”字形。 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 有“黄金水道”之称
注入海洋 渤海(山东省) 东海(上海市)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高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12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内蒙古自治区),中下游分界点:桃花谷(河南省) 上、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省)
中、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省)
主要支流 渭河(陕西省)、汾河(山西省)泾河—甘肃省 雅砻江、岷江、乌江、湘江(洞庭湖)、汉江、赣江(鄱阳湖)
主要景观 “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开封附近的“悬河”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壶口瀑布、“塞上江南”——宁夏平原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区。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汉港、著名峡谷——虎跳峡、三峡工程
作用 灌溉、发电 灌溉、发电、航运(黄金水道)
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黄河下游断流、干旱、“地上悬河”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原因 人类过度利用自然,滥用自然,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季风气候带来的弊端。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岸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
如何治理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通河道、中下游禁止砍伐树木、裁弯取直、分洪蓄洪、开挖入海新河等措施。
历史地位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
4. 黄河入海口: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附近逐渐淤积,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这里地势低平,资源丰富。
长江入海口:地势低平、水网密布的三角洲。盛产稻米、蚕桑、棉花,还有各种水产品,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5.黄河干流的主要水电站有:青海龙羊峡、李家峡;甘肃刘家峡;宁夏青铜峡;河南三门峡、小浪底等。主要建在上游地区,因为位于地形阶梯分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6、黄河还给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①水能资源丰富:黄河流经三级阶梯,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特别丰富。
②塑造平原:塑造了众多土壤肥沃的平原。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③提供灌溉水源:流经干旱、半干旱区,为沿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与滋润,
④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⑤哺育了华夏儿女。
7.三峡工程的作用:①防洪 ②发电 ③航运
航运:长江干流是优越的天然航道,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
灌溉: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滋润着全国近百分之二十的国土。
发电:水力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有三峡工程、葛洲坝等。
依托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水资源等条件,长江沿江地带发展迅速,城市众多,经济较发达。
8、黄河下游为什么支流少,流域面积小?
黄河含沙量大,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人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其它的河水很难流进黄河。所以无支流,流域面积小。
9、黄河忧患:
河段 存在问题 原因 治理措施
上游 草场退化,荒漠化严重 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破坏严重 开展水土保持,合理放牧
中游 水质混浊,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 多支流,黄土土层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 开展水土保持,植树造林,退耕换林
下游 地上河易决口泛滥 河道变宽、水流减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加固大堤,疏通河道,治沙
10. 洪涝灾害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自然原因:①降水丰富,干流水量大②地势低平
人为原因:森林和草地植被遭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中有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减小。
措施:①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浚河道
②中游禁止砍伐树木,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③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位于黄河长江之间)分南北P22
1.根据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气温、降水、地形,可将我国分为:
①北方地区: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②南方地区,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小部分的热带季风气候
③西北地区:以高原、盆地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④ 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高原山地气候
2.中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平原辽阔、土壤肥沃、降水较为丰富的东部季风区。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
北方 南方
民居 防寒保暖,墙壁、窗户严密,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 注意通风、散热,房顶坡度较大,没有取暖设备
饮食 面食 米饭
耕作 小麦、玉米 水稻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孰甚至三熟
交通 陆地交通发达 不仅有铁路和公路,还有许多河流可以通航
1月均温 0℃以下 0℃以上
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下 800毫米以上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特征 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 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
气温带 温带 亚热带、热带
水文状况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 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
语言 单一 复杂
性格 客观 主观
典型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人口特征 矮一些 高一些
事业发展 军事、政治 经济、文化
3.南北方的气温差异可以从等温线图中看出。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情况,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表示的气温相等。(同线等温)
⑴冬季气温南北差距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原因:①南北纬度跨度大②北方地区离冬季风发源地近
⑵夏季温差小的原因:
①我国南方夏季降水增多,对南方的气温起到了降温的作用;
②夏季我国盛行夏季风,它由海洋吹响内陆,对南方来说,起到降温,对北方来说,它给北方带去了暖气流,使北方气温升高;
③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南方的太阳高度要比北方太阳高度高,南方得到的太阳光热比北方要少些。?
④夏季,在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在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也就是我国夏季南方白昼短于北方,南北方得到太阳光热就要差不多。?
4.中国北方和南方的降水量也有很大差异。从等降水量图中能够看出这个特点。等降水量线图表示年降水量的水平分布情况,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年降水量相等。(同线等温)
我国降水的特点:从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①东多西少:海陆位置
②南多北少:季风影响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P26
1. 东西部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 我国西部范围:12个省和两个自治州。
① 省级:新疆、内蒙古、甘肃、西藏、青海、陕西、宁夏、四川、云南、重庆、贵州、广西
东部 西部
地形 平原丘陵,土壤肥沃 高原山地盆地,山区面积广大
气候 热带 、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高原山地气候
河流 河流多,水资源丰富 河流较少,水量小,水能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 多耕地、林地,适合发展林牧业 土壤贫瘠,有许多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
人口分布 众多,稠密 较少,稀疏
经济水平 高 低
城市分布 众多 稀少
人才 众多 短缺
教育 程度高 程度低
通信 发达,方便 滞后
资金 丰富 短缺
市场 广阔 狭小
发展历史 有较深的文化、政治、经济基础 灿烂的历史文化
基础设备 完备 不完备
工业 发展条件优越,比较发达 大部分地区的发展自然条件较差
政策 支持,投入多
交通 陆地、水路、航空运输齐备,交织成网 主要是陆地和航空,线路单一
②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东部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十分有利;工业发达;教育程度高;人力、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资源较为丰富;基础设施完备。
东部劣势:人口众多,东部沿海地区容易造成城市病;资源、能源短缺;工业污染严重。
西部优势:①灿烂的历史文化 ②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潜力大 ③与内陆国家联系方便
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河、丰富的资源、独特的风情可发展旅游业
西部劣势:种植业发展不利;人才、人力资源短缺;市场不广阔;交通较为不便;经济发展落后
总结:东西部地区在资金、通信、人才市场等的社会经济方面差距较大,西部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交流与互补P29
1.目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发展、缩小差距
2.内容:资源、能源 资金、技术、人才、信息
①南水北调工程:
(1)东线工程:长江—京杭大运河—供水范围: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天津
(2)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北京天津
(3)西线工程:金沙江(雅砻江)—黄河中上游
②西电东送工程:
③西气东输工程
(1)一线经省: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经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上江中下游平原
源头:轮南
(2)二线经省: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
综合探究五——走进台湾P30
1.台湾位置:①经纬度位置:22°N~25°N,120°E~122°E
②海陆位置: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
东临太平洋
2.范围: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
3.面积:36000平方千米
4.地位:是我国东部沿海的屏障,联系太平洋各国,海上交通的枢纽,我国第一大岛屿
5.自然环境:
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中的东南季风影响大,高温多雨。
②地形: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3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00多座。还有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对河流的影响:河流多,水量大,河流短,水能丰富。主要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
③台湾之最: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 台湾最高的山:玉山
最长的溪流:浊水溪 最大的湖泊:日月潭
最多的民族:汉族(97%) 最多的少数民族:高山族
6台湾特色:
(1)物产:①水稻:分布广,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势平坦、降水丰富、土壤肥沃、热量充足、水网密布)②林地:中部,纵贯南北 ③甘蔗:沿海平原地区④菠萝、茶叶、香蕉……
(2)矿产资源:金、铜、铁、硫、石油
(3)特色物产:银叶板根,对当地环境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高温多雨
7.雅称:“天然植物王国”、“水果之乡”“东方甜岛”“东方盐仓”“森林之海”“海上米仓”。
“资源宝库”:地形种类多、气候湿热、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多种生物提供生存有利环境
8.台湾四大天王:莲雾、芭乐、释迦、木瓜
9.台湾大城市分布在沿海平原区较多,交通环岛分布,西部平原交通网络较为稠密。
①台北:台湾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岛内第一大城市。101大楼不仅是著名的金融场所,也是台北的标志性建筑
②新竹:被称为台湾科技起飞的发动机,以高新技术开发而闻名。新竹的产品以外销为主
③苗栗的茶园:低缓的丘陵谷地、降水丰沛、终年高温、土壤微酸性,适宜种植茶叶。茶叶随时萌发,全年均为采茶期。
④彰化平原:稻谷飘香,蔗田连棉,纵横的河渠和绿油油的稻田交织在一起,一片水乡景色。
⑤古城台南:记载台湾开拓建设的历史,沁透着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流淌着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肉亲情。
⑥繁忙的高雄港:台湾海上运输的最大门户。依托便捷的交通,形成了以高雄港为中心的沿海工业带。
⑦台东阿美人的“丰年祭”:每年收获期即将结束的时候,能歌善舞的阿美人穿上民族的传统服装,载歌载舞,欢庆丰收。。






中国陆地面积: 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 的面积相等;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 部, 西岸。(西靠 大陆, 临太平洋)
半球位置: 半球 , 半球
中国最大的岛: ;中国最大内海:
中国最大的省: ;人口最多的省 ; 跨经度最多的省:
跨纬度最多的省 ;邻省最多的省: ;
少数名族最多的省: ;邻国最多的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已达13.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 143人/平方千米,
人口分界线: 一线为界。
中国有 个民族,其中包括 个少数民族。 是少数名族中人数最多的。
我国汉族人民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 。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各民族在分布上的特点:“ ”
中国地形特点: 、
东北平原——(黑土地,最大)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我国最大的盆地—— 我国最大的沙漠——
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
被称为“紫色盆地”——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 地表覆盖着厚厚;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在高原上开凿了层层梯田,种植农作物的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适合种耐寒的青稞。藏族人喜食青稞酒和糌粑,以青稞为原料。特有的牲畜是牦牛的高原:
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们的天堂的高原——
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多山间小盆,当地人称为“坝子”的高原——
我国的地形特点: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界线: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界线:
我国地势特点:
我国气候的特点: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世界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
一月平均气温最低:
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
我国第一长河:
呈“几”字形河流:
两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黄河第一坝”: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
被誉为“黄金水道”:
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
北方和南方分界线(一月0度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
东西部分界线:
台湾四大天王:

第二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 北方地区
红松之乡
1.北方地区①范围:大兴安岭—长城—乌鞘岭以东以南地区,秦岭一线以北
32°N—53°N 100°E—135°E
②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
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是我国人口稠密的地区
③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④农业: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是我国小麦、棉花、杂粮的主产区,生产苹果、梨、桃等温带水果。
2.东北三省,是我国北方中北部地区的三个省。那里蕴藏着丰富的森林、农业、矿产和水利资源,其中以广袤的原始森林资源最为珍贵。位于黑龙江中北部的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林区。
3.小兴安岭:亚洲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我国最重要的林木产区,最大林区黑龙江丰林是我国重要的红松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4.小兴安岭——红松之乡:
原因:①红松分布广,自然环境有利于红松生长(气候:低于0℃的月份较多,水分蒸发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地形:山地地形)
②红松的经济价值高(红松是世界上的珍贵树种,木材纹理细致,材质好,不怕潮湿,耐腐蚀,花纹漂亮,是建筑、造船、国防工业的优良用材。提炼出的松节油和松香,是化工企业的重要原料。)
③可以为当地发展带来好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丰富的经济收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④便利的交通(水运、公路与铁路)
⑤当地人们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
小兴安岭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恶化的原因:
森林灾害②乱砍滥伐③毁林开荒④过量采伐⑤居民烧柴⑥重采轻育(对林下的野生菌和药材进行毁灭性的挖掘)
措施: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居民烧柴
种植与开采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建立法律法规
建立自然保护区
合理的经营与管理
模仿森林的自然发展规律,进行开采
木材产品的省份证
可发展的产业: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木材深加工
有贴有森林认证标志(FSC)的木制品,说明产品来自与经营良好的林区。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①位置:北方地区,第二阶梯,季风区
②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
③地位: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地跨省(8个):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
地貌景观:黄土层深厚,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面临问题:水土流失。
原因:
①降水集中在夏季,强度大
②土质疏松,易被冲刷
③人为过度开垦、开发,植被稀少
措施:
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②建水电站和小型水库
高原文化:
①窑洞:特点:墙厚窗小,冬暖夏凉,隔音隔热,成本低,具有直立性,不易倒塌(下沉式窑洞被称为“绿色生态、生长于地下的可呼吸的建筑” )
与自然关系:适应当地冬寒夏热的气候特点
②信天游:特点:悠扬高亢,粗犷奔放
与自然关系:土壤贫瘠,交通不便,人们用于抒发情感
③舞蹈:腰鼓: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安塞腰鼓是它的典型代表。气势磅礴的腰鼓,充分体现了黄土地民众朴素豪放的性格。
④服饰:白羊肚巾头上盖:作用:防晒,挡沙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
1.北京的
(1)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40°N,116°E
②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东临渤海湾,西临太行山脉,北靠长城
③相对位置:与天津市、河北省相邻
(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3)河流:永定河(均为海河水系)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城已有3000多年,作为统一王朝的首都也有800多年的历史。
辽—南京—燕京 金—中都 元—大都 明、清—京师—北平—北京
3.作为首都,北京是国家机关的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被称为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是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的重要场所。
4.天安门及其广场,位于北京市的中心位置。这里分布着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意蕴的建筑,反映了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内涵。
5.①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这里有一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名称命名的会议厅。
②国家博物馆:是历史与艺术并重的综合性博物馆,荟萃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和文化艺术,见证了中华民族百年复兴之路。
③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称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④鸟巢:设计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北京新的文化景观。
6.纵横交错的互通和古朴幽静的四合院,是极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场所。(北京人生活:平和而温馨,恬淡而愉快)
7.北京特色:①小吃:冰糖葫芦,豆汁儿,酸梅汤,北京烤鸭 ②文化:捏面人、吹糖人
8.北京存在问题:①水资源短缺——南水北调(中线)
②环境问题——种树,减少车辆
第二课 南方地区
水乡孕育的城镇
1.中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2.太湖流域的
①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三面濒江临海(北长江,南杭州湾,东临东海)
②太湖流域跨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
3.自然环境:
①地形:平原 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土壤:肥沃
④水文:河流密如蛛网,湖泊星罗棋布(太湖,京杭大运河)
太湖流域主要城市: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湖州,嘉兴,杭州
太湖流域的城镇发展 :
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水运发达,交通方便—交易场所,货物集散地—商品丰富,交易频繁,人口增多—出现店铺、街道手工作坊,从事工业商业为生的居民
6.人们的生活特色:民居房顶坡度大,临河建屋,利用木桩支架把阁楼建在河岸上(人在水上行,舟在窗下行)
7.江南六大古镇:
①周庄——苏州昆山市 ②同里——苏州吴江市 ③甪直——苏州吴中区
④西塘——嘉兴嘉善县 ⑤乌镇——嘉兴桐乡市 ⑥南浔——湖州南浔区
8.太湖三白:太湖银鱼,白鱼,白虾
9.同里“过三桥”: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
10.周庄快船始于清初。
11.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太湖明珠——无锡
水的贡献:生活生产,交通,孕育了鱼米之乡,孕育了一座座城镇
水乡的变化:城市化,设施完备了,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困惑:水污染

富庶的四川盆地
1. ①地理位置: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北抵大巴山脉、秦岭,南到云贵高原,东部巫山,西部横断山脉
②太湖流域跨省:四川省、重庆市
2.自然环境:
①地形:位于第二阶梯,我国海拔最低的盆地,有61%的丘陵,30%的山地,9%的平原盆地四周海拔为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边缘多山,山势陡峻;盆地底部多丘陵、低山和平原)
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盆地内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气候温和,热量充裕,降水丰沛)
③土壤:肥沃
④水文:长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3.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这里农作物种类多,产量高,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也为饲养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禽畜种类多,肉猪和家禽产量很高。
4.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天赋美自古堰来:
都江堰:
①是秦国李冰父子住处修建的
②位于岷江中游,是岷江从山区写入平原的瓶颈之地
③由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组成
④鱼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排洪、通航
⑤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和灌溉工程
5.自然资源:丰沛的降水,众多的河流,水资源丰富
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矿藏,天然气,芒硝,井盐)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白唇鹿,牛羚,熊猫,雪豹,银杏,银杉,珙桐,桫椤……)
文化:巴蜀文化——变脸
川剧——热烈欢快,生动活泼
食物:麻、辣、红。
原因:①湿气重 ②盛产
茶文化——生活简单质朴,内心愉悦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
1. ①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地区,三地陆路相通、水路相连,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2.自然环境:①地形:平原
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土壤:肥沃 ④水文:珠江
3.与港澳之间的交通联系:水运、公路、铁路、空运
4.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鱼基地和亚热带水果基地。如今是现代化农业基地。
得益于:①为平原,地势低平②雨热同期,降水丰沛③土壤肥沃④水网密布
5.开放型农业发达的原因:储量大,产量大,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6.广州拥有全国最大的鲜花批发市场
7.珠江三角洲著名品牌:OPPO、步步高、999、索尼、TCL、喜之郎……——
世界工厂是亚洲乃至世界信息产品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8.珠江三角洲发展进出口贸易的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廉价的劳动力③土地成本低④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
9.港澳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有利条件:
①大量的资金②先进的技术设备③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
10.珠三角 前店后厂(厂—产 店—销)
港澳
11.这里生产的家用电器、纺织和服装、电子及通信设备等,主要通过港澳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
12.珠三角加工工业的有利条件:①政策支持②地理位置优越③广大的市场⑤华侨华人投资(资金、人才、技术、经验)⑥交通便利
13.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制造产地”——“先进制造业基地”
14深圳、珠海1980年设为经济特区,广州1984年设为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1985年被设为沿海开放区。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1.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又称上海滩,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为中国的经济、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上海地区生产总值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位居大中华区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第一位。上海拥有中国最大外贸港口和最大工业基地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吞吐量居世界第一。具有深厚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曾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江南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的吴越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传统文化熔铸中西,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顶尖的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简称“泸”别称“申” 上海全市面积为1340.5平方公里。截止至2010年,上海城镇人口占总人口98.3%。上海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02.33人,是中国人口密度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第四的城市,次于澳门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香港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深圳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它的常住人口为2347.46万,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2.①地理位置:
(1)地处东海之滨,以富庶的长江三角洲为依托。
(2)长江三角洲前沿,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西与江苏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浙江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两省相接,北为长江入海口
(3)上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正中心长江口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隔海与日本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九州岛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相望。
(4)纬度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31.20°N、经度121.21°E。
上海居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枢,扼长江入海口,是天然河港,具有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河的优越条件。
②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
③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④河流:河流众多,与太湖流域连成一片
3.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沿海滨江的地理位置——发展航运建设港口(上海是天然河口港,具有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平坦的地形——建设铁路,公路和港口
气候湿润和长江,黄浦江等河流——提供天然航道,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4.历史背景:
①繁忙的上海港口:早在800多年前已经是“海舶辐奏,番商云集”之地,以至近代上海被称为“东方的巴黎”。
②曾经的“华尔街”;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200多年前“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外国商人的觊觎,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被迫辟为商埠 辟租界,摄影行,办工厂 此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亚洲东部地区的金融中心,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工业基础:
1.综合型工业基地:①良好的工业基础②掌握先进技术③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
2.工业中心: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政策):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如今浦东发展成为国际经融中心和高科技中心
3.上海成为我国经济中心的表现:
①金融业发达(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中国外资金融机构和种类最多的城市)
②高科技产业发达(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以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成为蜚声世界的科技创新基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此创业。)
③航运业发达(水运,陆路以及航空)
④制造业发达(宝钢集团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

第三课 西北地区丝路明珠
1.新疆的全国之最:
新疆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中心
新疆是中国相邻国家最多,国境线最长的省区
吐鲁番盆地(吐鲁番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艾丁湖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国陆地表面最低处
塔里木盆地是全国最大的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坎儿井是中国最长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5000公里)
新疆西部的帕米尔高原是中国领土的最西端
新疆省会乌鲁木齐市全国离海最远的行政中心
2.①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北部,深入内陆,远离海洋,与甘肃,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相邻
②地形:新疆地形特点俗喻“三山夹两盆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地形以山地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与盆地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为主 。
山脉:阿尔泰山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昆仑山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天山
盆地:塔里木盆地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准噶尔盆地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③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特点:冬寒夏热,全年降水少;光照强,温差大,降水少(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气候特点与所处位置及地形的关系:(1).有山脉阻挡,不容易受夏季风影响(2).身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不易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
3.绿洲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
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海陆热力差异。
4.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通过中亚、西亚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和北非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由西汉(公元前二世纪前后),张骞通西域开辟的。(7000多公里)
5.农业的水源:来自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天山山脉的积雪融化。
6.坎儿井:现存新疆吐鲁番的坎儿井长3000多千米,被人们称为“地下运河”被称为“绿洲之源”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
组成:①竖井(工作井):是在挖暗渠时供通风,定位,出土
②暗渠(地下渠道):为输水道,是地下水由地下流出地面
③明渠:就是在地表上流的沟渠
④蓄水池(池塘):主要用于夜蓄昼放,调节灌溉
优点:①减少水分蒸发,节约水源 ②自流成河,减少动力
③深藏地下,避免水污染,保证水质 ④没有暴晒,水温清凉
7.绿洲农业:
农作物:棉花,玉米,小麦,油菜 瓜果:哈密瓜,葡萄,石榴,梨(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瓜果甜的原因:由于新疆气候干旱,日温差变化很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矿产资源丰富:
8.新疆美景:天池
草原风情
1.①地理位置:①相对位置:与蒙古,俄罗斯接壤,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②海陆位置:位于内陆,远离海洋
③纬度位置:北温带,中纬度
②地形:以高原为主 地势平坦,边缘陡峭
③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寒夏热,全年降水少 降水:自西向东递减,分别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原因:东部离海较近,越往西离海越远,受海洋影响越小)
降水对草原上牧草的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降水较丰富,水草丰美;越往西降水越少,甚至出现了大面积沙漠
④植被(土壤):温带草原(东)荒漠草原(中)荒漠(西)
2.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
3.生产方式:畜牧业 居住方式:逐水草而居
4.草原风情:
①衣:蒙古袍(是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袍身肥大,适合牧民在马背上活动那个。天冷时可以加里程或勉励,抵御寒冷。 )
②食: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蒙古族人传统的食品主要有白食,红食,茶食。白食也称奶食,是牛羊肉的奶制品;红食也称肉食,是牛羊肉的肉制品;茶食是指奶茶,有充饥作用。)
主食 牛羊肉和奶制品
副食 粮食,蔬菜
饮品 奶茶,奶酒
特色小吃 奶豆腐,奶皮子,奶酪,抓羊肉
③住:蒙古包(蒙古包是牧民的家。它的搭建和拆卸极为省力简洁,不用挖坑盖墙,也不用打地基,有利于草原植被的保护。)
④行:马(牧民的翅膀)勒勒车(草原之舟)→便于出行,放牧与草原生活有关(蒙古人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⑤乐:那达慕大会(每年七八月草丰蓄肥时,牧民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云集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举办一年中最大的娱乐活动——那达慕大会。会上有赛马,摔跤,射箭等许多比赛项目。)→展示丰收与对草原的热爱
好汉三艺(男儿三技)指的是赛马,摔跤,射箭,体现出了蒙古人勇敢,积极,耐心,镇静,沉稳,乐观,冷静的精神。
这些精神和生活环境的关系:①草原广阔,形成蒙古人豁达的心胸
②逐水草而居,是蒙古人民十分热爱草原
⑥蒙古人的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大多描写草原,骏马,牛羊等,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
蒙古舞蹈的陡肩,揉臂和各种马步,表现了骏马飞奔辽阔草原的舒展奔放。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优美的牧场)
1.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是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①地理位置:新疆中部,地处天山北麓,准格尔盆地南缘,自古就有“开天辟地之门户”的称谓,是连接天山南北、沟通新疆与内地的交通枢纽。
处于亚欧大陆地理中心,“亚心”(87°19′52″E,43°40′37″N,乌鲁木齐市郊区),是中国最西部、离海最远的行政中心,也被称为“亚心之都”。 邻国:8个
地理位置优势:
(1)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贸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窗口。
(2)便于和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的交流,缩短路程,便与贸易。
②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交通:铁路、公路、空运
3.在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后,乌鲁木齐在中国西部乃至中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4.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江苏省),西至荷兰鹿特丹。大陆桥经我国11个省、自治区,在中国境内长4100多千米,沿线区域面积约为360万平方千米,超过中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5.乌鲁木齐成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的优势: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乌鲁木齐是中国连接中亚地区的枢纽。
②交通便捷,具有完备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立体交叉网,形成了连接内外、横贯南北的交通网络。
③国家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
6.乌鲁木齐不仅是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是中亚地区重要的进出口贸易集散地。它依托周边国家,建成了近200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为覆盖新疆、辐射中亚、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城市。
7.20年来,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客商、企业参展“乌洽会”,使“乌洽会”成为了中亚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区域国际经贸交流盛会。从“乌洽会”(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到中国—亚欧博览会的有利条件:
①乌鲁木齐提供对内对外、特别是向西开放的广阔空间,大大提升了其国际商贸中心的地位。
见证了: ①“乌洽会”的发展
8.乌鲁木齐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主要的民族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各族人民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国际大巴扎(“十佳建筑”,富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就是乌鲁木齐团结、开放与繁荣的象征。
“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大巴扎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堪称是一座集色彩、声音、气味于一体的博物馆。
9.如何稳定新疆地区稳定和谐的良好大局:
①明确新疆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②努力发展民族地方经济,改善民族地区民生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新疆发展的有利条件:资源、资本、技术、人才










第四课 青藏地区 海拔最高的牧区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①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第一阶梯,主要包括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
②地形: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
③气候:高原山地气候,高寒、旱。
④植被:耕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0.5%,而牧草地面积却占全区面积的62%。草地面积广布。
2. 拉萨,成都,武汉三地纬度位置相近,但是1月平均气温有明显差异的原因:
①、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它的气温受海拔高气温低这一因素影响大。
②、成都和武汉受海陆位置以及地形的影响。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相对于武汉来说,无论是夏季风还是冬季风都比较难于影响到。
3.青藏高原不仅牧区面积广大,而且牧草的营养成分高的原因:
①青藏地区海拔高,太阳光强烈,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③高寒气候条件下植株矮小,茎干少而叶量大
4.青藏牧区放牧方式:①靠天养畜 ②自给自足
生活产 特色 与自然和牧业生产的关系
畜种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①为了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的特殊环境
衣 藏袍,有大囊袋,袖子可拆 ①自然环境:高原温差大 ②物业生产:适于马背上的生活
食 牛羊肉,奶制的酥油、酸奶和奶酪 ①自然环境:食品的营养价值高,热量多,抵御严寒 ②牧业生产:主要发展畜牧业,牛羊为畜种,自给自足
住 帐篷 ①自然环境:防寒档风②牧业生产:便于游牧生活
行 骑马,骑牦牛,溜索 ①自然环境:草原辽阔,高山峡谷,大江大河的阻碍 ②牧业生产:自给自足、靠天养畜的牧业生产使经济一直落后
宗教 藏传佛教 对藏族的思想文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生活 牛粪作燃料 ①自然环境:受高原环境影响,用于做柴薪的树木很少,而且燃点还比较高,而牛粪的燃点低且容易拾捡。
5.青藏铁路东起西宁市,西到拉萨,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被称为“天路”。
6.青藏铁路的通车对当地的影响:
经济:经一部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
文化:加强西藏与各地的交流
民族:促进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民族团结
人们生活:造福沿线人民,改善人们的生活

高原圣城——拉萨
1.①地理位置:位于西藏的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
②地形:青藏高原,海拔36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
③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全年寒冷,很多地方终年被冰雪覆盖
2.拉萨被称为日光城的原因:位于世界屋脊,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十分好,年日照数在3000小时以上
3.拉萨市主要职能有:政治、经济、文化、宗教。
4.佛教传入西藏演化为藏传佛教,在人们生活中的体现:
①藏族传统风格的建筑和街道
②络绎不绝的身着传统服装的朝圣者
③人们几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
5.圣城的形成: “拉萨”在藏语中为“圣地”,“佛地”之意。早在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了吐蕃王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滩。
6.拉萨成为高原圣城的有利条件:
①纬度和地势较低,热量条件好
②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③平坦的地势,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拉萨河)
7.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性建筑,依山而建,雄伟壮丽,珍藏有大量文物和佛教经典。
8.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的中心,始建于7世纪吐蕃王朝鼎盛时期,在藏传佛教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9.拉萨是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圣地。转经就是古老的宗教习俗之一。
10.雪顿节在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进行,是起源于宗教的藏区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酸奶节”、“藏戏节”、“晒佛节”。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还有精彩的骑牦牛和马术表演。
11.拉萨的现代化发展表现:①居住条件更好. ②教学条件更好了
12.“打林卡”是藏族同胞特有的休闲方式之一。

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
什么是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主要途径。
第一步 确定主题
我的家乡:1、自然地理特点: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等;
2、社会生产特点:主要产业、主要的物产和分布等;
3、人文特点:历史变革、名胜古迹、著名人物、教育科技发展成就等;
4、家乡的变化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其他。
第二步 拟定提纲(以云南元阳县为例)
1、梯田的发展历史。2、家乡的自然环境。3、梯田的生产状况。4、人们的生活状况。
第三步 实施调查
确定方法:可以是进行访问、问卷调查、野外实地考察、到图书馆查阅文字资料、上网查阅
调查方法:1、文献调查法。2、实地观察法 3、问卷调查法 4、访谈法
确定对象:单位、组织、部门、居民等等。
如何设计问卷调查?(分为1、受访者的基本情况2、调查问题)
问卷调查的组成:1、标题 2、前言 3、主体 4、结束语
访问的几个注意点:
访问与调查主题有关联的人。B,侧重于文献资料较难查到的内容。C。对象要对调查内容熟悉。D。被访人员的层次应广泛。E。对象要对调查区域沿革、发展了解。
四、第四步 撰写调查报告
整理资料:1、访谈记录
2、问卷
3、照片 筛选直接利用
4、资料摘录
形成调查报告
如何撰写?
确定主题
说明区域的地理位置
说明当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特色
说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特征
5、写明调查的结论或所发现的问题
项目 位置 气候类型 民族 生产方式 生活特色
内容 云南元阳县 热带季风气候 哈尼族 梯田水稻种植 山寨建在山坡上 修造梯田是每个人的必备本领(梯田是小伙子的脸)
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 规则的演变
规则“源” 自于历史与生活,也因历史与生活而“变”
——规则的演变
1、规则的形式有哪些?
(1)以文字形式存在的成文规则,如校规、社区公约、法律等;
(2)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如清明节扫墓,年三十吃团圆饭
2、规则的意义:“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
3、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规则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就不会有序,我们的权利就不会得到充分的享受,我们的人身安全就不会得到充分的保障;我们的学习环境就不会安静、有序、高效,我们的个人成长就不能顺利,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不会空气清新、清净漂亮。总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4、竞技规则的作用?
保证了公平的竞赛,公正又是实行公平的竞技规则的前提。
5、规则的作用(为什么要有规则?)
有了它可以建立科学的生活规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并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6、与我们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举例:(一天遇到规则)
社会的经纬是由众多的规则共同编织而成的。
出行上学: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骑车带人,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在校学习: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课间不得在楼内打闹,不得大声喧哗;保持教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杂物。
课间休息:不得大声喧哗,文明休息
课间操:排队入场退场,动作到位
购物:自觉遵守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秩序,购物要排队。
参观游览:自觉维持公共秩序,参观游玩要排队;注意自觉保护公共场馆设施,不得乱写乱画、乱扔杂物,不得践踏草坪、毁坏花草树木等。
7、我们为什么要亲自参加与制定规则呢?
因为这能使我们更准确地了解这些规则所包含的意义,同时由于规则符合多数人的意愿,大家更愿意遵守。
8、交通规则、体育竞技规则、法律,这些规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具有公正性、公平性、强制性,人人都必须遵守。规则需要有人来履行监督的职责,违规要受到处罚。
9、任何规则的制定都有其制定的原因?
如:课堂规则是保持上课正常秩序
考场纪律是维护考场秩序,保证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可信
10、问题与规则的关系:
【有规不遵】有的问题源于没有依法严格管理。
【规则老化】有的问题源于规则不完善,陈旧。
【无规可循】有的问题源于无规则可遵循。
11、规则之 “变”
①规则“从有到无”的变化,如废止《农业税条例》
②规则“从无到有”的变化,如网络法规,《宠物法》、《动物遗弃法案》等。
③规则的不断调整、完善,如从“跳石”到“人行横道线”,从“禁放”到“限放”烟花爆竹规定
12、规则是怎样建立的?
(1)规则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历程,也是各种规则、制度不断和更新的历程。
(2)规则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建立生活的秩序。
(3)规则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都来自于生活,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
(4)我们不仅是规则的遵守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
我国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课 传媒的行程
1、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方式)
文化传播方式(途径)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如日常交往、商贸旅游、人口迁徙、文化教育等。
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是文化传播途径。
2、为什么说“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请举例说明)
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如丝绸之路这条古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张骞、玄奘等)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3、文化传播的手段(媒介)
文化传播都需要一定的手段或载体作为媒介,这就是传媒或媒体。
如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等
4、文化传播方式:
是对媒介的运用,例如看书、上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如阅读报纸、利用电视、互联网发布新闻,利用手机发短信等均属于文化传播方式。
5、文化传播的意义
对人们的生活来说——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锻炼思维,陶冶情操等
对社会发展来说——是引起社会变迁重要原因之一,是实行社会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必要条件
5、传播方式的演变 P84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从印刷媒体开始,传媒才真正面向大众,即大众传媒。无论经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传播都学要一定的手段或载体作为媒介,这就是传媒或媒体
6、以往的传媒主要有:——烽火、信鸽、驿马、大雁、贴布告、鸡毛信、消息树等等
7、以往的这些传媒存在弊端: ①信息内容受限制 ②效率低:不够方便和快捷 ③容易被拦截、被利用 ④影响力较小 ⑤……
8、大众传媒的优点与不足
报刊 广播 电视 互联网 手机
优点 便于携带,易于保存,分析事情深入,廉价方便 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量大,使用费用低,听众层次广泛,通俗易懂 视听兼备,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感染力强,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 资源共享,超越时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不足 时效性差,读者范围有限,形象表达功能欠佳,信息量有限 有声无形,缺乏形象感,转瞬即释 观看节目受时间限制,不易记忆,查阅困难 阅读不便,使不良信息有了便利途径
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世界人民的认知得以同步;它又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可以堂而皇之地将谎言变成真理,干扰人们对事实的正确认知。
9、大众传媒的意义
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0、互联网能否取代其他传媒?
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优点,各种传媒各有自己的受众,不会相互取代,它们共同筑起影响巨大的传媒世界
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1、大众传媒特性(功能)
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最基本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监督功能;娱乐功能
12、大众传媒影响
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13、现代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有利:网络是学习的工具,可以开阔青少年的眼界,增长知识,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网络可以是娱乐工具,娱乐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长的需要,有利于青少年学习社会。
不利:大众传媒中的信息来源复杂,如果不加选择,过量接受,可能会导致“信息污染综合症”;虚假的不良的广告信息也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利影响;大众传媒中还有一些暴力、色情等内容,会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思想等。如果长时间的泡在网上,会影响他们的休息和身体健康,还可能使他们感到孤独感,颓废感、困惑感,亲情得不到满足,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第三课 生活的的故事

1、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找找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活的变化都是从物质生活开始的
衣:服饰的变化,战国时期的窄衣小袖→唐朝宽袍大袖的华服→清朝满族人的马褂和旗袍→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山装
食:吃的变化 生吃→用火烤来吃→烹饪熟了吃
行:住的变化 树屋→山洞→干栏式建筑→砖瓦平房→现代化住宅小区
行:行的变化 行走→骑马→畜力车→老爷车→现代化交通工具
坐:起居习惯的变化 汉代席地而坐→魏晋时期盛行坐塌→五代十国时期普遍高坐椅子
电话的变化 手摇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传真电话→可视电话
船的变化 独木船→帆船→机动轮船
文字的发展 中国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化字
给我们的启示;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历史长河中。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改变,也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3、这两幅图反映了两位老太太在花钱方式上有什么不同?P88
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不同。 过去:量入为出;现在:寅吃卯粮
5、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代沟”的呢?
生活经验的不同,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时代的印记,这是社会进步的发展的产物。
6、阅读书本的资料,关于摇滚音乐的家庭讨论,完成题目。P90
在你看来,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都喜欢不同形式的流行乐?
因为流行音乐往往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心声。
为什么有些流行作品流行一阵就消失了?
当流行音乐所反映的生活状况不复存在了;反应的精神追求已经不被大众认可了。
7、如何把握生活的变化:(解决代沟的方法)P91
生活总在不停地变化,代际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一脉相通的继承和坚守。
主动沟通。 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历史的教训值得汲取;历史的经验值得珍惜。















综合探究七 区域的变化

1、我们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感受区域的历史变化的?
人口的迁移、环境的变迁、交通的发展
2、要了解区域变化我们必须借助资料,其包括: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来自自己实践、经历或直接观察所获得的资料——更可靠
第二手资料:从当事人或目击者那里转述得来的资料
3、在了解了区域的变化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评价)这种变化呢?
事实——事物的真实情况; 观点——人们对事物的真实看法
4、让我们说说周边区域的变化?
标题:环境变化谱新篇
(1)、资料来源: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实地考察
(2)、环境状况变化:五年前,河道成了垃圾场,夏天臭气熏天、蚊蝇滋生。
现在,这里已经呈现出风景优美的景象。
你的评价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环境问题,会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了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第八单元
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旧石器时代
史前时代:人类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岁月,曾生活了逾百万年,被称为史前时代。史前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与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
劳动工具 食物来源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种植粮食,饲养动物
1、研究历史,认识人类起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古人类遗址的发掘
2、人与猿根本区别:制造工具
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两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3.北京人的食物可能有哪些?兽肉、果实、植物块根等。
4、北京人主要靠哪些方法获得食物?获取食物的方法(生产方式):采集、狩猎
5、旧石器工具与现代的工具相比,有什么特点?原始、简单、粗糙
6、这些旧石器工具的用途:制作木棒;切割兽肉;砸开坚果;挖取植物块根等。
7、这些工具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打制
8、北京人生活方式:共同劳动,共同分享,过着群居生活。 为什么?
⑴生活环境:森林密布,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凶猛的野兽威胁着北京人的安全。(环境险恶) ⑵工具原始、简单、粗糙 ⑶单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
9、北京人是如何获得火种的?他们又是怎样保存的?
森林自燃生火;雷电生火;偶然碰撞生火;煤的自燃
10、火的使用给北京人和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好处?
烧烤的肉食,利于消化,能增强人的体质
火堆能帮助人们御寒,使人们扩大活动范围
火也是重要的武器,能增强人们捕兽的能力
北京人已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
火的使用,不仅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还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大进步。
11、北京人与山顶洞人比较表
? 发现地点 距今时间 外貌特征 使用的工具 用火情况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 70-20万年 保留猿类特征 打制石器 天然火 原始群居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北京周口店 3万年 与现代人相似 磨制石器(骨针) 人工取火 氏族 采集狩猎捕鱼
12、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这种进步说明了什么?
山顶洞人的模样与现代人大体一致;已学会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配戴饰物(说明有了爱美的观念,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此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它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朴树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远古人类名称是什么?
(2)该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
(3)你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14、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北京人一天生活,共有5个明显错误,请你指出并给予纠正和解释。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镰刀。他一个人走到了河边,河边有一棵大树,上面结了很多野果,毛毛摘了许多果子,他又用镰刀割水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看管火种,要是火堆熄灭了,他们可能会有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吃上香喷喷的熟食了。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新石器时代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如何产生的?
原始农业是从采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始畜牧业是从打猎中产生的。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对人类的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⑴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⑵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⑶促使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3、这些农业聚落在空间分布上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4、新石器与旧石器工具相比,有什么特点? 主要有那些新石器工具,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
打制石器只需将石块打制成所需的形状,比较粗糙;
而磨制石器是在打制石器的基础上,在砺石上加水夹砂磨光,出现锋利的刃部,比较光滑。显而易见,这种石器比打制石器进步得多,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7、距今9000年前后,中国的长江和黄河的中下游流域的原始的农业聚落
遗址 距今时间 生产工具 种植作物 建筑结构 生活用品 自然环境
半坡聚落 陕西西安 约五六千年 磨制石器 粟 (旱田) 半地穴式 彩 陶 气候寒冷干旱
河姆渡聚 落 浙江余姚 约7000年 磨制石器 水 稻 (水田) 干栏式 黑 陶黑陶钵 气候温暖湿润
8、原始农业聚落的共同点:
都有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出现;都是用陶器;都是用磨制石器;都实现了定居;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饲养动物 牛,猪,狗 猪,狗














早期文明区域

1、早期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1)水利资源较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2)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
(3)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
2、四大文明古国自然条件有什么共同之处?
从地理位置看, 位于 20°N -40°N,邻近大河流域。气候大多温暖多雨,热量、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生长,适宜人类居住,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
古代巴比伦——这里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 新月沃地:
(1)说说这一地区近年来有何重大事情发生?
关键词:犹太人、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黎巴嫩、石油、战争、恐怖主义……
(2)为什么叫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3)说说这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河流)。人们是怎样克服自然的挑战的?
河流流量不稳定,气候干旱少雨,土壤肥沃。
(4)早期居民有哪些?(苏美尔人)
(5)完成两河流域统一大任的是谁?(汉摩拉比于公元前18世纪实现统一)
(6)两河流域的人们使用的文字吗?(苏美尔人创造古老的文字)
(图画文字后发展为楔形文字);泥版文书
(7)人类早期城市之一——(乌鲁克遗址)
(8)古代两河流域所在地是今天的哪一个国家?(伊拉克)
古埃及
(1)埃及位于哪个洲?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河流)?
地处东北非洲。埃及的气候——酷热而干燥,经常是晴空丽日,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水长、水量大 ;流向:自南向北。
(2)为什么说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在人们眼里,洪水泛滥几乎是灾害的同义词,为什么古代埃及人反而要庆祝尼罗河的泛滥呢?
(4)请你向我们讲述一下你们是如何利用尼罗河发展农业的?
(5)尼罗河促进了古代埃及农耕文明的发展。
(6)距今5000年前后,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7)公元前6000年左右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由表意、表音和部首三种符号组成。
书写材料:纸草、芦苇
(8)古埃及什么文明比较发达?农耕文明
(9)古埃及的兴起
自然条件——农业发达——村落城市兴起——手工业商业发展——前3500年出现国家
古印度
(1)古印度位于哪个洲?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河流)?或印度成为文明发源地的优势在哪里? 教材P105——倒数第二段
(2)距今4500年前后,开始出现城市国家,主要有:
(3)古印度人为什么能最早培植出棉花?
(4)河水的灌溉,孕育出南亚的农耕文明
(5)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宣布佛教为国教。
古中国
1、黄河与长江:华民族的摇篮
2、原因及理由:
(1)两大河都具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一万年前已出现早期农业。
(2)典型的文化遗址大都分布在两大河流域,古城、玉器、祭坛等遗存的证实,标志着已开始迈进文明时代的门槛。
(3)已从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过渡,农业率先进入犁耕时代。
(4)已有了原始宗教思想的产生。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是谁建立的?
约公元前400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人类最早的文明首先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又促进其他文明的发展。
河流名称 地理位置 出现文明时间 遗址遗迹文字 文明标志
印度河恒河 南亚 5500 摩亨佐达罗 早期农业 阶级分化 国家 文字出现
两河流域 西亚 5000 乌鲁克 图画文字 楔形文字
尼罗河流域 东非 4500 孟菲斯 象形文字
黄河长江 东亚 4000年前 二里头 甲骨文

诞生于爱琴文明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
一.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欧洲古典文明是海洋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爱琴文明
1、希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位于欧洲南部,东邻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岛屿多。
2、说说克里特岛的位置优势?
(1)有利于发展海洋商业贸易,由此成为地中海周边地区的贸易中转站
(2)与外界距离恰当,即可受到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影响,又可以保持自己的特色
3、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时的米诺斯王宫
4、《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中美洲文明
1、位置:墨西哥南部到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地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2、形成文明的条件(原因):P108
3、中美洲最早的文明——奥尔梅克文明(最早)
4、中美洲最杰出的文明——玛雅文明(杰出)
5、中美洲土著人:印第安人
6、从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发现一些共同的现象。即人类掀开文明时代的标志:
早期农业、阶级的分化、城市的产生、国家的出现和文字的发明。








中华文明的曙光

一、黄河、长江孕育中华文明——文明发祥地
1、说说这些遗址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另外,长江和黄河流域周围分布着哪些重要遗址?
2、为什们远古时期的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会成为先民们的重要聚居地呢?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黄土深厚,易于开垦和耕作。粟(粟作农业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充沛,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水稻(稻作农业区)
3、早期农业——北方粟作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1)中国早期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见上题)
(2)这些地区有哪些条件适合农业的发展?(气候、水文、土壤、地形)(见上题)
(3)对比书本P25页图5-35《中国水稻、小麦的集中产区分布图》,你发现了什么?
4、文字萌芽——刻划符号(表达信息,用于记忆和交流)
(1)陶器上的刻划符号说明了什么?中国文字的萌芽是什么?它最初在哪里被发现?
(2)文字的萌芽(雏形)——文明的标志
(3)陶器的产生说明当时出现了哪个行业?
(4)最初的陶器可能是用来干什么的?后来又演变为什么用处?
5、阶级分化——身份等级差异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产生,便出现了阶级的分化。
表现:
(1)蛋壳黑陶杯——(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手工业
(2)浙江良渚文化:玉棕——(说明了私有制产生和阶级的分化,是国家形成的前奏,预示着东方文明曙光的升起)意味着阶级分化的出现(阶级的分化)
6、早期城市——由农业聚落发展而成
表现:平粮台古城、二里头宫殿
(1)找出农业聚落扩大发展的原因。
(2)你发现平粮台古城和河姆渡、半坡遗址相比,有何不同之处?(城墙、规划)
7、精神世界(原始宗教)
表现: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原始宗教的形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8、我们中华文明延绵至今,为了使我们的文明代代传承,我们应该怎么做?
文字的雏形、阶级的分化、城市的出现和原始宗教的产生都是文明起源的标志。龙的信仰则突出了中华文明的特点。
二、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1、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对当时及后世的人们在生产与生活方面所做的贡献?
炎帝的功绩: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黄帝的功绩:开始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
2、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华夏族初祖?
黄帝和炎帝等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他们的发明创造从物质、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始祖。
3、刻有蚕纹象牙盅、骨笛、船形彩陶壶这些文物分别证明了炎黄传说中的哪些内容?
绳纹,蚕纹陶器证明当时人们已懂得纺织、养蚕。船型彩陶壶证明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陶埙、骨笛证实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原始音乐。
会纺织,养蚕,制造陶器,以船为交通工具,还出现了原始音乐
4、这些文物分别证明了炎黄传说中的哪些内容? 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发展与沿革.
5、“禅让”——通过部落民主推举产生首领的制度
有利于发扬民主思想;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6、大禹治水反映当时哪些社会情况?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人民的聚居地 ,黄河经常泛滥,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同洪水等自然灾害长期斗争的历史; 大禹治水是历史上人们顺应自然规律,成功改造自然的事例。
7、大禹治水的成功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1)大禹治水的成功说明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要灵活多变,要有创新精神。
(2)大禹治水还让我们体会到做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应具有奉献精神。
(3)人类的发展是通过与自然的不断斗争中进行的,大禹时代发生洪水,上个世纪末中国及世界各地自然灾害不断,说明人类要更好的生存就还要注意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到可持续的发展。人类应保护大自然。
8、今天,我们应当学习大禹冶水的什么精神?
敬业: 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 科学: 疏导法冶水
9、禹做部落首领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10、什么事件标志中华文明的正式开始?

11、尧——————舜——————禹——————启
12、距今400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新时器时代大体结束,中华文明正式开始。























探究八 过去式怎么被记载下来的

一、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 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公元 公元纪年法 许多国家都采用公元纪年。把基督教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以公元元年为界划分为公元前后。
世纪 100年=一个世纪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这是在20世纪40年代。
年代 10年=一个年代
时代 一个较长的时段 例: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工业时代、近代
中国王朝纪年 皇帝年号纪年法、汉武帝时首创以年号纪年。 例: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二、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
实物资料:指的是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比较有价值的遗迹、遗物等。
文献资料:指记录知识的载体,包括书籍、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它文字和音像资料。
口述资料:通过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资料。
1、为什么要利用不同的史料来研究江南长城?
实物资料、文献资料、口述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只有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料,才能全面地了解历史。
2、辨一辨:商:甲骨文、原始社会:骨针、大禹治水的传说、战国:司南、夸父逐日的传说、明:《本草纲目》。
文献资料:明:《本草纲目》、商:甲骨文; 实物资料:原始社会:骨针、战国:司南
口述资料:夸父逐日的传说、大禹治水的传说
第一手资料:文献资料:明:《本草纲目》、商:甲骨文
实物资料:原始社会:骨针、战国:司南
第二手资料:口述资料:夸父逐日的传说、大禹治水的传说



分析整理成图表或文字

禅让制

禅让制

世袭制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