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名师导航】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 考点38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PPT版学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名师导航】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 考点38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PPT版学案+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九课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三)考点38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
1、选择题
1.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必须实施的战略是( )
A.科教兴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2.许下图中的漫画带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

A.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B.禁止有污染行业发展
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D.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 下列行为中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有( )
①推广使用节能电器 ②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购物使用环保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 我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提出是在( )
A.《21世纪工程》
B.《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
C.《京都议定书》
D.《我们共同的未来》
5.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结合下图,对厨余垃圾资源化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增加成本,得不偿失 ②循环使用,节约了资源
③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某市对居民购物提出倡议:要求居民购物时使用自备篮子或布袋,其目的是( )
A.减少白色污染 B.避免因包装袋破损而损坏食品
C.为了节省包装费开支 D.为了居民节约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7.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规定:国有公共建筑内,除医院等对温度有特定要求的单位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这一规定有利于( )
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②发展循环经济
③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④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8.长江经济带以2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亿人口。近年来,沿岸每年有近
400亿吨的污水排入长江。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下做法符合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是( )
①依法整治污染企业 ②加快开发长江沿岸的自然资源
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④长江经济带暂缓实施二孩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某发展中国家 2000-2055 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该国2000-2018 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0-14 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
B.15-64 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 50%
C.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
D.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
10.未来30年,该国可能面临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和老龄化两
大社会难题,合理的应对策略是
①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
②增加工作岗位,接纳国际移民就业
③加强社会保障,改善老年人医疗条件
④重视学校教育,提高劳动人口科技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趋势对M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什么?





(2)图二反映的变化,对我们应对上述挑战有何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D 6.A 7. C 8.B 9.B 10.D
11. (1)图一反映了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我市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将缓解人口对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压力。但是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加剧劳动力短缺,增加养老、福利、社会保障事业的经济压力,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图二反映了我市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9-10题图 某发展中国家2000-2055年
人口年龄结构示意

“十一五”时期M市人口增长状况图
(部分)

(注: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为老龄化社会)

图一

图二

小学

初中

大学

高中

(注:统计数据为每10万人中所含的人数)

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绍兴市
人口受教育程度变化图

2262

6997

10860

13737

35412

40998

36225

29582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中考复习
考纲分析
考点38: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
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四课(P109-114)
◆考点分解
1. 知道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 掌握正确发理三者的关系的方法;
3. 理解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知识回顾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
人口——Population
资源——Resources
环境——Environment
发展——Development
知识回顾
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上图反映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怎样的关系?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回顾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
协调人地关系的出路在哪里?
面对当前的各种环境问题,我们是否可以直接关掉所有造成污染的工厂,停止开发地下的矿产资源?如果这样做,会带来哪些问题?
只有在发展中保护和智力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获得真正持久的环境保护。为此,我们要找到一条能协调PRED四个要素的发展道路。
知识回顾
大量雨林被砍伐,土地被开垦等。
交通状况改善、当地居民生活陷入困境等。
雨林生态环境遭破坏、动植物种类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活废弃物增多等。
(资源破坏)
(环境遭到破坏)
(发展受到制约)
PRED的相互影响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回顾
二、可持续发展
阅读九下教材111页,解释下面几个概念。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相互协调
①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协调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可持续发展包含哪几个内容?分别居于什么地位?
②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③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知识回顾
二、可持续发展
1.背景: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一系列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迫使人们从新审视以前的经济行为和发展观。人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协调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4.维度: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者缺一不可。
知识回顾
二、可持续发展
知识回顾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
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
二、可持续发展
知识回顾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提示:可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分析)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等等。
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等等。
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等等。
······
知识回顾
1.必要性: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2.举措: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3.特点:根据我国的国情,突出发展主题,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视为统一整体,综合协调地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4.实施策略: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节约资源,依靠科技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贯彻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知识回顾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人类社会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的历史经验表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
拓展提升
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国策
拓展提升
PRED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1)人口:人口增长过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而人口增长过缓甚至负增长,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也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值速度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非可再生资源,其蕴藏量不再增加,对它们开采的过程就是耗竭的过程。
(3)环境: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会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这种影响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内,人类就能与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协调的关系;当这种影响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拓展提升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
三个维度 具体要求
生态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和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
社会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过程需要兼顾地区之间、代际之间公平、追求公平性。
拓展提升
PRED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4)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解决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
(5)只有在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条件下,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资源,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保护环境,使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例1下列按“存在问题——解决举措”的格式联系在一起正确的组合是( )
①人口素质不高——优先发展教育
②生活水平不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资源总量丰富——西部大开发
④人口老龄化——实行全面二孩的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典精例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在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B
例2下列行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
③发展生态农业 ④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典精例题
【解析】围湖造田会使得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珍惜和合理利用,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发展生态农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故选A
A
例3金华城中三江交汇处有座燕尾洲公园,园内有中国婺剧院、“彩虹桥”……还建有保护河漫滩湿地的生态防洪堤。该公园设计获得了2015世界建筑节年度最佳景观奖,其理念是( )
A.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B. 环保离不开节能减排
C. 人类之间平等发展 D. “开源”与“节流”并举
典精例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金华燕尾洲公园的有关知识,为地方性课程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燕尾洲公园的设计者俞孔坚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尤其注重功能设施的景观性,他创意的景观步行桥连接江北、江南及燕尾洲,兼具通行、观景和美化城市景观等多种功能。“园内有中国婺剧院、“彩虹桥”……还建有保护河漫滩湿地的生态防洪堤”的同时存在,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故选择A。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