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十六)(原卷+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十六)(原卷+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十六)
一.选择题
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还需要( )
①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
②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③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④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近年来,我国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集中。这一调整有利于( )
①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②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③保持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④巩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3.下列对图中主人公行为的看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不让妈妈担心而说的“善意的谎言” B. 虽不诚实,在个人小事上欺骗没有关系
C. 是保护个人隐私的正当行为 D. 没有讲诚信,对自己不负责
4.下面的漫画不能体现的法律特征是:
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打击违法乱纪行为

5.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系列光辉灿烂的思想精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
①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②具有鲜明的先进性、时代性和革命性
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④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6.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育:
①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③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是立国之本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2018年12月6日,据加拿大媒体《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警方应美国当局要求,于当地时间1日在温哥华逮捕了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公司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早在此前,很多西方国家也已宣布禁用华为电信装置,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盟国禁止华为参与5G网络后,他们表示不使用华为电信设备,不会采购华为与中兴的电信设备。这是在美国禁用中兴芯片之后,又一次对中国企业的恶意打压和歧视,这表明
A. 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经济实力的较量 B.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
C. 战争冲突是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D. 实现发展是维护和平的必要前提
8.个人好比一棵幼苗,集体好比阳光、空气和水。幼苗要开花结果,离开了它的生存条件——阳光、空气和水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一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
①集体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 ②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离不开集体
③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④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为解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我国政府正在推行“村民法律顾问”建设,推动“法律顾问进农家”活动。计划在2018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这一举措( )

①可以有效防范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②有利于全面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促进全民守法 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A.①③ B.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0.2019年3月19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规定要求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以上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 司法保护 B. 学校保护 C. 家庭保护 D. 社会保护
11.“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2018年10年30日,作者金庸逝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金庸继承了古典技击小说的写作传统,又在现代阅读氛围中对这传统进行了空前的技法和思想革命,开创了“新派武侠”的风格,六十年来,其作品在风靡了全球华人世界的同时,也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由此可见( )
A.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C. 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最重要载体 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2.2018年12月2日至8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使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设立“宪法宣传周”是因为()
①宪法是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①③
13.《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下列说法揭示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有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④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
A. 富强 B. 和谐 C. 平等 D. 公正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耕文明国家,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党和国家批准,从2018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目蕴含极为丰富的历史化内涵,是新时代民俗文化创新的典范。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是要致敬农民,礼赞丰收,让人们以节为媒,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从农耕文明中吸取精华,为现代农业,现代农村做出更大页献。
材料二:农业最早兴起干中原,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均与河南密切相关。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粮食产量连续跨上新台阶,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1/10的粮食。目前,市场上销售的1/3方便面、1/4馒头,3/5汤圆、7/10水饺均产自河南。双汇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华英禽业集团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昔日“不足温饱”的河南,如今已成为“中原粮仓”、“国人厨房”、“世界餐桌”,中原大地上的丰收盛景,蕴含着丰富的丰收密码。
“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解读中原粮仓丰收密码”主题活动正在举办,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 请谈谈以节为媒、推进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两方面即可)
(2)请你结合材料二,解读中原粮仓的丰收密码。(两方面即可)
(3)请参照以下示例,策划两种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活动形式。
示例:荣阳河阴石榴采节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今明两年要解决好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广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深化集体产权、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供销社等改革。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健全粮食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试点。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广袤乡村必将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1)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的目的是什么?(三个方面即可)
(2)你认为青少年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中能做些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3.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沉浮欧洲——世界关注的焦点”为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欧洲崛起】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丈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表明近代欧洲处于怎样的国际地位?据材料分析欧洲居此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衰落到振兴】
材料二?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美、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有何重大举措?
【发展与挫折】
材料三:下表
表中西欧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均为欧共体 (欧盟)成员

——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3)据表分析,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2011年12月《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欧债危机引发国际经融市场的混乱,其影响已经波及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全球,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的持续下滑。
(4)说一说为什么“欧债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的下滑?
【思考与启示】
(5)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欧洲的发展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中考冲刺训练(十六)
一.选择题
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还需要( )
①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
②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③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④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国有经济的认识,考查学生理解与分析问题能力。解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依据教材可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所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还需要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还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故①③符合题意;在农村坚持实施集体所有制经济,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2.近年来,我国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集中。这一调整有利于( )
①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②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③保持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④巩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公有制为主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审清题意,对照选项仔细排查,然后得出答案。我国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集中。这一调整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故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调整有利于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排除;④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发挥主体地位,排除。故选B。
3.下列对图中主人公行为的看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不让妈妈担心而说的“善意的谎言” B. 虽不诚实,在个人小事上欺骗没有关系
C. 是保护个人隐私的正当行为 D. 没有讲诚信,对自己不负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诚实守信和对自己负责,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题文漫画主人公身在网吧却欺骗父母在教室学习,这体现了他没有讲诚信,对自己不负责。故D正确;这一行为是欺骗,不是“善意的谎言”,也不是保护个人隐私,故AC理解错误;诚实应从小事做起,B错误。故选D。
4.下面的漫画不能体现的法律特征是:
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打击违法乱纪行为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法律的特征,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本题是一道漫画题,答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漫画,注意漫画的标题,语言文字等信息,正确把握漫画反映的主旨,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观察漫画可知,漫画告诉我们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打击违法乱纪行为。BCD不符合题意;漫画没有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A符合题意。故选A。
5.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系列光辉灿烂的思想精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
①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②具有鲜明的先进性、时代性和革命性
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④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知识,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题意,排除错误和干扰选项。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系列光辉灿烂的思想精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①③正确;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没有体现革命性,②错误,排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说法错误,④排除。故选C。
6.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育:
①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③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是立国之本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考查学生理解与分析问题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①②③符合题意;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故④错误。故选B。
7.2018年12月6日,据加拿大媒体《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警方应美国当局要求,于当地时间1日在温哥华逮捕了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公司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早在此前,很多西方国家也已宣布禁用华为电信装置,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盟国禁止华为参与5G网络后,他们表示不使用华为电信设备,不会采购华为与中兴的电信设备。这是在美国禁用中兴芯片之后,又一次对中国企业的恶意打压和歧视,这表明
A. 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经济实力的较量 B.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
C. 战争冲突是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D. 实现发展是维护和平的必要前提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认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依据所学知识,题干中描述了加拿大警方应美国当局要求,于当地时间1日在温哥华逮捕了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公司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这是在美国禁用中兴芯片之后,又一次对中国企业的恶意打压和歧视,这表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A项错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战争冲突不是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C项错误;维护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实现和平的基础,D项错误,排除。 故选B。
8.个人好比一棵幼苗,集体好比阳光、空气和水。幼苗要开花结果,离开了它的生存条件——阳光、空气和水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一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
①集体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 ②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离不开集体
③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④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联系教材知识与实际,对照选项仔细排查,然后得出答案。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题干中“个人好比一棵幼苗,集体好比阳光、空气和水土,幼芽要开花结果,离开了她的生存条件—阳光、空气和水土是绝不可能的”。说明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虽然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
9.为解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我国政府正在推行“村民法律顾问”建设,推动“法律顾问进农家”活动。计划在2018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这一举措( )

①可以有效防范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②有利于全面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促进全民守法 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A.①③ B.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这些举措是为了解决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与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④也不符合,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
10.2019年3月19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规定要求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以上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 司法保护 B. 学校保护 C. 家庭保护 D. 社会保护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保护,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准确理解和把握四个保护的区别,据此排除无关选项。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国家设置了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道防线。确定是哪种保护要看实施保护的主体。材料中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规定要求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以上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1.“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2018年10年30日,作者金庸逝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金庸继承了古典技击小说的写作传统,又在现代阅读氛围中对这传统进行了空前的技法和思想革命,开创了“新派武侠”的风格,六十年来,其作品在风靡了全球华人世界的同时,也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由此可见( )
A.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C. 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最重要载体 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化创新的认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题意,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确定答案。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珍贵的价值,各个民族的文化各有优势,没有优劣之分,故A错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说明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故 B正确。文化传承的形式多种多样,不能比较它们的重要性,故C错误。题文材料强调的是金庸武侠小说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没有直接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2.2018年12月2日至8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使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设立“宪法宣传周”是因为()
①宪法是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①③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设立“宪法宣传周”的原因,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使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设立“宪法宣传周”是因为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②③符合题意;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①错误,排除;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③错误。排除。故选A。
13.《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下列说法揭示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有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④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和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思是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意指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和“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的意思都是指自己不了解自己,他人能正确认识自己,都体现了要通过他人评价来正确认识自己,符合题意,故③④正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意思是认识自己多么重要,是指通过自我评价来正确认识自己,不符合题意,故不选①;“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思是做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意指给予别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不符合题意,故不选②。故选D。
14.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
A. 富强 B. 和谐 C. 平等 D. 公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根据教材知识和分析题干材料可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公正。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耕文明国家,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党和国家批准,从2018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目蕴含极为丰富的历史化内涵,是新时代民俗文化创新的典范。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是要致敬农民,礼赞丰收,让人们以节为媒,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从农耕文明中吸取精华,为现代农业,现代农村做出更大页献。
材料二:农业最早兴起干中原,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均与河南密切相关。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粮食产量连续跨上新台阶,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1/10的粮食。目前,市场上销售的1/3方便面、1/4馒头,3/5汤圆、7/10水饺均产自河南。双汇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华英禽业集团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昔日“不足温饱”的河南,如今已成为“中原粮仓”、“国人厨房”、“世界餐桌”,中原大地上的丰收盛景,蕴含着丰富的丰收密码。
“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解读中原粮仓丰收密码”主题活动正在举办,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 请谈谈以节为媒、推进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两方面即可)
(2)请你结合材料二,解读中原粮仓的丰收密码。(两方面即可)
(3)请参照以下示例,策划两种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活动形式。
示例:荣阳河阴石榴采节
【答案】(1)有利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有利于充分肯定中华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发展;有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有利于增强全体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做自信的中国人;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等等。
(2)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改革,坚持科技兴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助力现代农业的发展;等等。
(3)信阳毛尖茶文化节;确山县板栗节,宁陵县酥梨采摘节,原阳县“稻香荷韵”农民戏曲大舞台;灵宝苹果采摘节;等等。
【解析】(1)此题考查以节为媒、推进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可知,以节为媒、推进民俗文化传承创新利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有利于充分肯定中华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发展;有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有利于增强全体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做自信的中国人;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等等。
(2)此题考查中原粮仓的丰收密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可知,中原粮仓的丰收密码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改革,坚持科技兴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助力现代农业的发展;等等。
(3)此题考查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活动形式,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示例:信阳毛尖茶文化节;确山县板栗节,宁陵县酥梨采摘节,原阳县“稻香荷韵”农民戏曲大舞台;灵宝苹果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今明两年要解决好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广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深化集体产权、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供销社等改革。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健全粮食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试点。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广袤乡村必将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1)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的目的是什么?(三个方面即可)
(2)你认为青少年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中能做些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答案】(1)有益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新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①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肩负历史使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掌握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于农村。③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律宣传动,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解析】(1)此题考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的目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学生依据教材从有益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新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2)此题考查青少年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中的做法。属于实践题,学生围绕“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结合自身体会从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肩负历史使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掌握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于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律宣传动,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贡献组织答案即可。
3.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沉浮欧洲——世界关注的焦点”为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欧洲崛起】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丈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表明近代欧洲处于怎样的国际地位?据材料分析欧洲居此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衰落到振兴】
材料二?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美、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有何重大举措?
【发展与挫折】
材料三:下表
表中西欧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均为欧共体 (欧盟)成员

——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3)据表分析,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2011年12月《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欧债危机引发国际经融市场的混乱,其影响已经波及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全球,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的持续下滑。
(4)说一说为什么“欧债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的下滑?
【思考与启示】
(5)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欧洲的发展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答案】(1)世界中心或称霸全球的地位。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政治革命(或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完成;科学革命(或自然科学)的发展。
(2)因素:欧洲国家遭受战争的创伤,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下降;美苏冷战,欧洲国家需要谋求自身的安全。重大举措:加强经济、政治合作,推进欧洲一体化(或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
(3)趋势:不断增长。影响: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
(4)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5)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合作;不搞殖民扩张;睦邻友好,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1)此题考查近代欧洲的国际地位及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的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随着权利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这说明欧洲是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政治革命(或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完成;科学革命(或自然科学)的发展。
(2)此题考查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及举措。由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沉重的灾难,无论是战败国还是战胜国,战后国内都是一片废墟,经济百废待兴,导致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下降,冷战时期,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欧洲作为冷战的中心,处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夹缝中,国家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战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欧洲各国加强了合作,逐步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或欧盟),推进欧洲一体化。
(3)此题考查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以及这一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考查学生阅读、提取和分析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出现了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伴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其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欧盟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有力的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此题考查“欧债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下滑的原因。属于教材识记内容,学生依据教材回答即可。
(5)此题考查欧洲的发展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学生依据教材从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合作;不搞殖民扩张;睦邻友好,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组织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