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强化训练题(3)1.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 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 ①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②废除丞相 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江南八达岭”之称的临海古城墙,在明代抗倭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曾有支军队 在此九战九捷屡败倭寇。领导这支军队的抗倭将领是 ▲ A. 林则徐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3.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其中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的故事改编的小 说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4.1770-1780年间,美洲是整个欧洲的注意力中心。……政治思想不仅仅由欧洲向 美洲传播,也发生了反向的交流:大西洋彼岸的事件也影响了欧洲人,使他们希望改革甚至废除君主制。下面示意图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 B.C. D.5. 法国地理学家巴吉斯塔·安维里评论新航路开辟时说:“一个极大的错误导致了一次极其伟大的发现。”“伟大的发现”是指 ▲ A.迪亚士船队到达好望角 B.哥伦布到达美洲C.达伽马船队到达了印度 D.麦哲伦环球航行 6.19世纪60年代,通过改革或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的事件有 ▲ ①日本明治维新 ②中国洋务运动 ③美国南北战争 ④俄国1861年改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7.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学习世界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对应有误 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B.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C.法国大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 D.《马关条约》的签订──公车上书 8.某历史著作中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A.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 中国社会走向衰落 D. 东西方间的冲突与隔绝9.《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 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日益扩大 B.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C. 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0.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 海军最早创建于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甲午战争时期 D. 维新变法时期11.【边疆管理】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永乐十一年……乃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注:政府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而以长官司七十五分隶属,属户部。 ——《明史》 材料二: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写出明朝为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的管理而实施的制度,并指出该制度实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设立了什么官职?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 近代哪一条约的签订使 台湾又一次离开祖国的怀抱? (4)请你为上述材料拟一个恰当的主题。12.【屈辱与抗争】19世纪中期开始,列强的侵略让大清王朝开始风雨飘摇。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烧圆明园 《南京条约》 康有为 梁启超 ① ② ③ 《辛丑条约》 京师同文馆 甲午中日战争 ④ ⑤ ⑥ 材料二: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 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材料三:维新派以西方现代文明的产儿——日本明治维新为参照,变革传统政治体制,先设制度局,再开国会。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1)根据不同主题,填入材料一相对应的图号。(2分)主题 图号屈辱史 探索史 (2)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使日本国民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 了什么变化?(4分) (3)说明图③、图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互相关系。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派主张怎样变革传统政治体制。(4分)13.【中西文明碰撞】长久以来,中西文明大致沿着各自的历史发展轨迹前进。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兴起,中华文明终于被卷入到工业文明的浪潮中,经历了文明与野蛮的洗礼,几经波折,终获重生。阅读下列材料,重温这段历程。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明清时期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的哪些举措?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 著书立说,发起了什么运动?(3分) (2)材料二图1和图2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皇权怎样的变化趋势?图3和图4分别反映 了什么历史事件?(3分) (3)结合材料三的图片,说出当时中国和西方各自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从正反两个方面说说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所产生的影响。(2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A B D A A D B11.(1)改土归流制度(1分);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2分) (2)确立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答出册封制度即可)(1分) ;设置驻藏大臣(1分)(3)郑成功(1分);《马关条约》(2分)(4)围绕国家统一话题言之有理即可(2分)12.(1)图①图②图④图⑥(1分),图③图⑤(1分)(2)心理变化:对中华文化由赞赏到蔑视;或日本国民心理从劣等感到优越感。(2分)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分)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引发“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2分)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13.(1)举措:八股取士(1分)、文字狱(1分);运动:启蒙运动(1分) (2)特点:皇权专制达到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1分);图3: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1分)图4:法国大革命(1分) (3)中国:洋务运动;(1分)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新阶段)(1分) (4)正面影响:中国接受了西方文明的先进科学技术、思想观念、政治制度,开始了自 己的近代化进程。负面影响:中国被卷入西方工业文明的大潮当中,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及销售市场,开始自己苦难的历程。(2分, 正面1分,反面1分,言之成理即可)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