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强化训练题(2)(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强化训练题(2)(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强化训练题(2)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民族众多,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中南、西北的边疆地区 B.西北、西南、东南的边疆地区
C.西南、东南、东北的边疆地区 D.西北、西南、东北的边疆地区
下图是我国沿北纬45°线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2.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图中数字①所代表的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江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图中数字②代表的山脉是我国某些地理分界线的组成部分,这些分界线有
①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②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某河段有“地上河”“地上悬河”之称,此河段是指
A.河口以上的上游河段 B.河口镇至桃花峪之间的中游河段
C.桃花峪以下的下游河段 D.河口镇以下的中、下游河段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他的《乡愁》中这样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根据材料回答5--6题。
5.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
A.英吉利海峡 B.台湾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琼州海峡
6.“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动植物资源丰富,农作物品种
繁多,因而也就有很多的美称,下列说法不符合台湾的是
A. 天然植物园 B.蝴蝶王国 C.水果之乡 D. 东方之珠
7.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下面关于我国人口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岭----武夷山一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黑河----腾冲一线 D.阴山----贺兰山一线
读下图一、二,回答13—14题







图一:中国的气候类型 图二: 红 松
8.图一中关于A地描述正确的是
①A地地形区属于东南丘陵 ②A地位于季风区
③A地夏天炎热,降水丰沛,冬季温暖 ④A地属于北方地区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图二中的树种,主要出产于图一中的哪一地区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0.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农业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C.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D.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11.为了解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情况,某校学生上街搜集广告牌、宣传画中出现的错别字。他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实地调查法 B.问卷调查法 C.座谈调查法 D.文献调查法
12.小胡同学假期和同学一起去北京旅游。他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看到了许多有关明清时的物品和照片,还通过导游的讲解,了解了很多关于故宫的故事。小胡还买了一本介绍故宫趣闻逸事的书。关于小胡同学此次参观中接触到的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片属于文献资料  B.物品属于文物
C.介绍趣闻逸事的书并不完全可信  D.导游的讲解是原始资料
13.文明的曙光并非只眷顾东方,在西方也诞生了早期的人类文明。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是
A.迈锡尼文明 B.玛雅文明 C.克里特文明 D.爱琴文明
14.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年方式是
A.干支纪年 B.年号纪年 C.公元纪年 D.年代纪年
15.距今大约400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标志着中华文明正式开始,这个王朝是
A.夏 B.商 C.西周 D.北京人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区域位于我国的 地区,乙区域位于我国的 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列举甲、乙区域典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各一例。


甲地区是我重要的牧区,草场广布且质优,结合所学分析该地区牧草优质的自然原因。

甲、乙两区域纬度相近,生产和生活方式差异显著,需要区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请你就甲、乙两区域之间优势互补提些合理化的建议


材料二:距县城35公里的开化县何田乡柴家村有着怎样的美丽,让央视《远方的家》之《北纬30度中国行》走进这个只有365户,1230人的小村。这里不仅是闻名省内外的古法养清水鱼的传承村,也是央视《北纬30度中国行》探访‘清水鱼’村的拍摄地。
(5)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何田发展清水鱼产业所具备的自然和人文优势。


(6)两则材料所反映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都各具特色,说明了什么?



1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一 图二 A地气温降水量图

材料二:




(1)材料一中A地1月平均气温 (高/低)于0℃,年降水量在800ml (以上/以下);B地区属于 气候(类型),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2)材料一中A地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根据图二分析当地的气候特征对这一环境问题的影响: 。因此,治理黄河最重要的是要做好: 。
(3)材料二中两种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房屋结构分别对应位于材料一中的A或B两地,请将“A”或“B”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半坡居民房屋示意图: ; 河姆渡居民房屋示意图: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其区位优势和辐射效应日益凸显。
材料二:读《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示意图》。(1)新疆位于我国 区域(四大地理区域)。该地区的地形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其中C 山脉,E 山脉; D 盆地。
F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河。该地区
属于 气候。

(2)列举两种该地区的主要农产品? 从自然条件来看,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是发挥着积极作用。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其作用。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C B D C A B B
11 12 13 14 15
A D D C A


16.
(1)青藏 南方
(2)甲区域生产:如种植青稞,发展畜牧业等;乙区域生产:种植水稻,水运发达等。
甲区域生活:如青稞酒,藏袍等;乙区域生活:吃米饭等。
(3)海拔高,太阳光强烈;昼夜温差大;高寒气候适合牧草生长;气温低,蒸发量小,较湿润
(4)乙区域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甲区域更多的支持,甲区域在野生动物资源、旅游等方面应更多向乙区域开放。(2分)(言之有理可得分)
(5)自然优势:自然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人文优势:悠久的清水鱼养殖历史。
(6)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在发展生产时要因地制宜。

17.
(1)低; 以下;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
(2)水土流失; 夏季高温多雨;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加剧水土流失; 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3)半坡----A; 河姆渡----B

18.
(1)西北,天山,昆仑山,塔里木,塔里木,温带大陆性气候
(2)农产品如:瓜果和棉花。(2分)制约因素是水源。(2分)通过坎儿井来引水灌溉。
(3)乌鲁木齐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日益成为我国向西开放和丝路沿线各国经贸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窗口;乌鲁木齐汇聚了全疆工业发展的资源、资本、技术、信息等有利因素,必将在丝路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辐射的作用。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