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知识目标】1.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天气图。3.分析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及生活中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能力目标】1.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学会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养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2.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教育。【教学重点】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3.掌握风向的判断、天气预报的要素。4.分析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及生活中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教学难点】1.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 2.分析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及生活中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新课导入)随着天气渐凉,我们所在的地区已进入了秋季,同学们都增加了衣服。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那今天要给同学介绍的天气有什么特点?现在就请两位同学说一下近几天的天气状况。板书: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教师:通过同学的描述,说明天气是不断地变化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气候则是长时间的过程。同学们在生活中对天气和气候的描述一定要准确。请同学打开字典迅速找出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描述,看哪位同学找的又准确又多。(学生回答) 教师:天气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请同学回忆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天气过程。(学生回答) 看来天气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天气对人类生产的影响又如何? 板书:2、天气的影响: (课堂活动) 请同学们分析教材提供的图“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材料A说明: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材料B说明: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材料C说明:天气与农业收成的关系。 材料D说明:天气与战争的关系。 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补充更多资料,并给小资料加上一个标题。 (请两位学生简单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如天气与旅游、航海、飞行、心情的关系。 教师总结: 看来我们人类与天气息息相关,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关注每天的天气变化。 教师:人们在描述天气时,都要强调哪些天气要素?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天气图:A图:“晴” B图 :“大风”C图:“寒冷”并讨论天气包括的要素。 总结归纳:天气要素:阴晴、风雨、冷热等。 教师:天气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人们必须要提前掌握天气的发展动向,以便安排好近期的工作和学习。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历史上才出现了第一张天气图。 (学生阅读):《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 教师:天气图是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但是天气图是怎样完成的呢?天气预报又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板书:3、天气预报(动画链接:天气预报) 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图的文字资料、图片,总结归纳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教师:制作一幅天气预报的流程图,做总结: 教师:除了看电视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还有哪些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 学生讨论补充:收听广播、看报纸、上网 。学生:请几位同学介绍《如何在网上查找天气资料》并介绍几个网站的名称。 如:www.nmc.gov.cn www.cam.gov.cn教师:收看天气预报可以安排好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是良好的习惯。请同学收看一周的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日报。一、用录像开始,以同学们最容易看到的电视天气预报作为例子,让同学观察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即天气要素:阴晴、气温、风、降水等。(视频链接:天气预报) 二、在有关天气要素中要强调风向、风力的概念,明确风向的判断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天气预报图中并特别要强调: 1.风向是风的来向 2.风力强弱用级来表示 教师要准备一幅风的符号图显示在大屏幕上(或在黑板上画出风的符号图),分别指出风标、风尾和风向,变换不同的方向,来演示风向和风力不同,强调风力级别大小不同,风尾不同。同时要进行练习:准备几种不同的风向、风力符号,学生来判断。观察温度:3℃/—8℃ (一定要明确3℃为一日中的最高气温,—8℃为一日中的最低气温),让学生算出温差有多大。三、在课堂活动《模拟天气预报》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鼓励创新。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组协作。学生可以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活动:1.用小品、相声的形式模拟天气预报。 2.讲故事、配乐诗朗诵形式模拟天气预报。 3.用网上下载的图片及资料制作成课件进行。 4.在北京市的地图上指图播报,配合自制的天气符号卡片。 四、《模拟天气预报》活动课的评价: 对于各组同学们的活动,一定要给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树立团结协作精神。评价可以从几方面进行: 1.各组同学的点评,可以评价自己的组,也可以评价别的组。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使今后的活动课得到提高。 2.教师的评价可以从《模拟天气预报》合理性、创新性、语言的生动性及预报的科学性等几方面进行评价。 3.把评价过程制成表格,进行自评、互评并计入学期成绩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转折导入)刚才同学们采取各种方式来模拟天气预报,许多同学都觉得每天收看天气预报可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除了看天气预报,我们还关心每天的空气质量,因为空气质量也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及身体健康。 题目:空气质量和我们的生活。 教师:上星期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收看空气质量的数据,并填在表中。 演示表格:一周空气质量报告表 ( 此表提前让学生收看并记录下来) 学生:把记录的数据说出来,教师把数据显示出来。 教师:同学们都认真收看了空气质量预报,这一周空气质量级别有五级、二级,在反映空气质量优劣时通常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演示表格: 空气质量级别(视频链接:空气质量报告)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1——50一级 优 51——100二级 良 101——200三级 轻度污染 201——300四级 中度污染 ﹥300五级 重度污染 教师: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听两位晨练者的对话。 [活动一]学生:两位学生身穿运动服跑步上台。 (在这个小品的演出中,一定要让学生紧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一主题,写出台词并反复练习,还可以配置一些道具。但教师不要过多地出注意和办法,一定让同学充分讨论、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刚才两位晨练者的对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略)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说明了空气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在大气中有哪些主要污染物呢? 学生:SO2 、CO、O3、NO2、可吸入颗粒物 教师:关于这些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及对人体的影响,我们五组同学进行了资料的查询和整理,现在请五组代表前来介绍。 [活动二]学生: 我们组把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及对人体的危害编制成表格向大家介绍 。( 见表) 主要污染物产生及对人体危害 主要污染物 产生 对人体危害 ?SO2来源于燃烧,如发电厂、民用烧煤、工业炼油等。 可损伤呼吸系统,进入大气中形成硫酸雾或酸雨,强烈腐蚀建筑物和植物。 CO来源于汽车尾气、燃煤、有机物燃烧等。 可造成缺氧性伤害,如眩晕、头痛甚至窒息死亡。 ?O3汽车、工厂释放的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与氧气反映生成。 主要是伤害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 ?NO2源于汽车尾气和燃煤发电。 可造成肺部及呼吸道受损,易形成光化学烟雾,是酸雨的形成原因之一。 ?可吸入颗粒物 汽车废气、燃煤及空气中粉尘、油烟等。 是有毒物质和污染物的运载体,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及肺癌发生。 注:此表是许多同学查找的资料汇集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检索资料制成表格内容。学生在发言时可适量增加内容,特别以城市污染源为重点加以分析。 教师:从刚才同学的介绍我们得知,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有极大的威胁,其中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又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同学们生活在城市中,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不合理的活动影响了空气质量。请同学们举出实例。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举出的事例都非常准确,我们最后一组同学也选取了典型事例,节日期间的北京城市的空气质量做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活动三]学生:我们组查找了北京市10月1日-7日空气质量报告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们的看法。(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主要内容》: 1.10月1日-7日空气质量统计表 2.10月1日-7日空气质量统计的柱状图、线状图 3.对图表的分析: a.七天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形成原因是少雨、有风、沙尘较多b.SO2的指数较平稳是由于假期,工厂休息。 c.CO的指数变化幅度较大是由于节日期间出行的人较多,有大量的汽车尾气。 4.推测:凡是重大节假日,汽车尾气增多,CO幅度上升 5.认识:大气环境的破坏主要是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地。 6.措施:每个人都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并有实际行动。 教师:刚才这组同学的分析充分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空气质量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改变这种负面影响,北京市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同学们都知道市政府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吗? 学生:工厂搬迁;限制尾气不达标的车辆上路;2003年1月1日起北京对机动车实行欧洲Ⅱ排放标准;改变冬季烧煤取暖方式;建立大规模的绿化带等。 教师:同学们都清楚地了解市政府的措施,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应该为空气质量的提高做出哪些贡献呢? 学生:乘公共交通车辆减少私家车;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对周围的人进行宣传等。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空气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及对人体的危害,知道了这种危害又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方式造成的。那么空气质量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高空气质量就是提高了我们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同学们要时时刻刻想到为提高空气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