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强化训练题(6)(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强化训练题(6)(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强化训练题(6)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我国人口与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B.我国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C.我国的人口在分布上呈现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密西疏的特征
D.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的边疆地区
2.从右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 )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
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下列对上海的描述,正确的有 ( )
①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②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③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是国际金融中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以下各条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
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1000mm等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等温线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5. 我国各地流传着很多说法,它们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指的是我国成都平原的是 ( )
A.天府之国 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 日光城 D.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6. 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有 ( )
A.云贵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B.柴达木盆地和黄土高原
C.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
7.我国国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状况各具特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①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
②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传统的食品有奶茶、米饭等
③腰鼓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鼓舞,信天游是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④藏袍是藏族同胞的传统服饰,转经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宗教习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读下图中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及山脉分布图(图中粗实线表示山脉)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

①黄河流经A省区,①山脉是A省与河北省的界山
②B省区的行政中心是贵州,与渝、湘两省相邻
③山脉②是我国地势一、二阶梯的重要界线,山脉③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重要界线
④图中四省区地形以高原为主的有A、B、C三省区,D省区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列不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导致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文明差异的一项是 ( )
A.半坡人种植粟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制作陶器 D.河姆渡人建干栏式房屋
10.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年是在 ( )
A.公元前2世纪后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3世纪前期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11.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某地区简图
(1)请写出A山脉名称和与图示地区接壤的国境线最长的邻国名称。(2分)

(2)针对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B地区为保护森林环境,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新路子?(2分)


(3)图中C地区的钢铁工业较为发达,请结合图示简单说明原因。(2分)




(4)图示该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成因。(4分)





12.材料一:2018年1月23日,浙江省强冷空气(寒潮)过境……部分地区有暴雪,路面有严重冰冻,沿海海面有7~9级偏北风……
材料二:据业内人士预测,今年浙江省的雨季可能较常年偏长,各地的防洪压力将较大。
材料三:《浙江省地形图》

(1)材料一中的“沿海”是指 海;“寒潮”来自于 一带。(2分)
(2)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获得有关我省自然环境方面的哪些信息?(4分)



(3)从材料一、二中,你感悟到什么道理?试分析说明。(4分)







13.读“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图中E区域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建立的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朝代); C、D区域孕育了 文明。(4分)
(2)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图中代表古代希腊文明的是 (代号)。(2分)
(3)绿洲农业,是指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处的农业。图中发展绿洲农业的古老文明是 (代号)。(2分)
(4)请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亚非四大古文明的发源地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B A A B C C B

二、非选择题
11.
(1)大兴安岭 俄罗斯。
(2)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创新利用森林的方法,实现了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
(3)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交通便利
(4)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12.
(1)东海;西伯利亚和蒙古。
(2)地形: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濒临海洋等(每点2分,共4分)
(3)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1分),冬季风强烈会暴发寒潮;夏季风来得旱、退得迟,会引发涝灾,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3.
(1) 夏朝 ; 古代印度
(2).F
(3) A、B或 A 或B
(4)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言之有理即可)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