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强化训练题(6)选择题:1.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旧传统的新变化。在经济领域的新变化表现为A.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B.甘肃、四川等地区出现茶马贸易C.东南沿海实行严厉海禁政策,禁止对外贸易D.江南地区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2.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下列史实与上海有关的是①中国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 ②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地③最早官办新式学堂诞生地 ④洋务派最大军工企业的诞生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开杭州、苏州为商埠,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嘉兴。光绪二十一年九月某日,曾有日本船只七八艘驶来嘉兴,数名日人进城察看并到南湖游玩,似担负某种勘察任务,清官员不敢过问。”与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下列学说或著作与其作者对应正确的有①日心说——哥白尼 ②《海国图志》——林则徐③三权分立——孟德斯鸠 ④《使西纪程》——郭嵩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对历史事件的评析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回答15~16题。5.“在斗争初期,南部会占优势,……最后当然将由北方获胜,因为它在需求的时候可以打出最后一张牌——奴隶革命。”这段话是在评述A.德国统一 B.美国内战 C.俄国改革 D.明治维新6.图2为某历史事件示意图。该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有①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②给非洲大陆带来灾难③揭开了拉美独立运动序幕④促进了欧洲工商业的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7.图3是某节社会课上老师出示的一张学习幻灯片。该堂课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B.探讨近代前夜的危机C.冲破思想的牢笼 D.资本主义的扩展8.王同学在维基百科上查到如下历史词条定义。该历史词条是A.文艺复兴 B.科学革命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9.下表为19世纪末中国重要商办企业情况。这些信息可以印证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②近代民族工业已受到清政府保护 ③近代民族工业主要是日用轻工业④当时商办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有这样一段分析:“先在英格兰发生,很快就席卷整个欧洲的棉纺织革命,事实上首先是对印度工业的模仿,然后作为一种报复,赶上并超过印度”。使英国棉纺织业赶超印度的直接推动力是A.英国在棉纺织业上运用机器生产 B.英国对印度发动了侵略战争C.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贸易据点 D.将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英国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文件颁布”年代尺。材料二: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了一切法国人均享有民事权利的条文。恩格斯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1)写出材料一中A、B、C、D字母对应的法律文件名称。(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影响。(4分)(3)综合两则材料说明这些法律文件对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作用。(2分)12.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在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有向近代文明演进的趋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王思明《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材料二:早期的“西学东渐”,尤其是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王家范等主编《大学中国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对明清时期中国产生的影响。(4分)(2)阅读材料二,试举出早期“西学东渐”的一则事例,并说明它使“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4分)(3)也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古老的中华文明停滞不前”。运用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史实支持此观点。(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铸造成为一个新式国家。——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这场变法运动决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虽然其没有能到达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剑桥中国晚清史》(1)材料一中作者评价的是哪一场运动?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这场运动带来的积极意义。(4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政治目标是指什么?变法运动中的哪些举措引起了“思想变化”?(4分)(3)综合两则材料,归纳他们在评价历史事件时使用的方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C B C B A D A非选择题11.(1)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大日本帝国宪法》(4分)(2)《拿破仑法典》清除了封建法规,保障了公民的民事权利;(2分)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法国大革命的成果。(2分)(3)用法律形式肯定并保障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果。(2分)12. (1)新品种的引种为粮食增产开辟了新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粮食紧张问题,促进了人口的增长;(2分)改变了饮食结构,丰富了营养。(2分) (2)如:明朝传教士利玛窦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它极大震撼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使他们首次突破了中国人原有的狭隘世界观。(4分,其它符合题意要求的也可) (3)皇权高度膨胀(君主高度专制);推行闭关锁国;八股取士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13.(1)洋务运动。(1分)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1分)对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许多变化。(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2)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兴办各种报刊,翻译西方书籍,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派人出国留学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3)辩证;全面;一分为二的方法。(言之有理即可)(2分)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