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地球教学内容:教材P70、71.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2)知道地球表面有陆地何海洋组成。知道陆地的地形主要有丘陵、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五种类型。(3)了解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组成。2、科学探究(1)能通过探究实验,依据现象推理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2)通过观察,能用关键词描述五种地形的主要特征。3、科学态度(1)培养对研究地球的兴趣,能自觉的关注并收集相关信息。(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形情况,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地表特征和内部圈层结构。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地球是球体。教具学具:地球仪、伞、小船、桌面、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猜谜语:说他像球不是球,肚子里啥都有。高山、深林和平原,江河、湖泊和海洋。人物、动物和植物,都生活在里头。一年四季不停歇,天天绕着太阳转。谜底是什么?(地球)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地球。2、生活情境:海边,几个小朋友在看驶向远方的帆船,帆船离得很远,看不到船身,只能看见船帆。琪琪问:“为什么只看见船帆而看不见船身呢?”产生问题:学生具有“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前概念,但怎么能证明呢?二、学习新知1、地球是球体我们来一个做模拟实验。用桌面和雨伞伞面模拟地球。(1)小船模型放在桌面上,从近处往远处移动。(2)小船模型放在雨伞上,从近处往远处移动。问题:观察模拟试验后,你有什么发现和想法?师生总结:地球是个球体。不错,确切地说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有点像我们吃的鸡蛋。(板书:球体)2、认识地表的特征(1)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地球上面什么颜色?五颜六色。什么颜色占面积最多?蓝色。你知道蓝色的是什么地方吗?海洋。(2)除了海洋,其他的就是什么?陆地。你们真聪明,对球表面我们大体可分为海洋和陆地两个部分。(3)陆地上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地形,根据地形特点有的地形叫丘陵、有的叫山地、有的叫高原,有的叫平原,还有的叫盆地,我们来看看陆地上的地形吧。课件呈现陆地各种地形让学生观察。师生一起归纳。山地——海拔较高、坡度较陡、起伏大;高原——海拔较高、边缘陡峭,地面平坦开阔;丘陵——坡度较缓、山顶浑圆,有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盆地——四周被山地环绕,中间地势较低。平原——海拔较低,宽广、平坦。3、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和结构。科学根据地震波的数据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1)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2)利用地球仪学习内部圈层结构。三、学以致用1、填空(1)地球是一个( )体。(2)地球表面由( )和( )组成。(3)地球内部由( )、( )和( )三个圈层组成。2、拓展题。熟鸡蛋与地球的联系。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