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资源简介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 谢兆牛 (222341)
一、课标导航
1、比较专制政体和民主政体的区别,说明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2、比较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理解国家形式既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包括国家结构形式。
3、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考纲点视
1、政体
(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3)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2、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1)国家形式 (2)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
3、国际组织
(1)现代国际组织的发展 (2)国际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三、考点预测
该部分内容比较零散、烦琐,但从往年的高考试题看,考查点很多,且综合性很强,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国家的内容和形式问题,特别是政体形式问题部分,内容比较复杂,建议运用比较法、图表式整理民主共和制(可分为议会制共和制、总统制共和制等)和君主立宪制(可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等)、议会制(可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和总统制的异同,围绕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等的特点、权限以及相互关系把握。作为新课改下的选考内容,由于受题目数量和分值的限制,考查点往往以宏观基础理论知识作为重点,不会过深过细,所以本专题尤为重要。
四、考点精析
1、正确理解“国家的含义”及“国家的性质”
(1)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和把握“国家的含义”
从国家的产生看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从国家的构成要素看 人口、领土、主权是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从国家的本质看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从国家的职能看 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2)可以从四个方面把握“国家的性质”。
国家性质的内涵 国家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的手里,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国家性质是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重要依据 依据国家性质不同,可以国家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类型。
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体现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同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性质(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家性质(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家性质(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
2、关于对“民主与专政”关系的科学把握。
(1)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不存在绝对的“全民的”、超阶级的民主。专政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2)在民主制的国家里,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任何民主制的国家,都是一定阶级的民主对一定阶级的专政,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既要坚持对他们的敌人实行专政,防止他们的破坏和反抗,又要在 本阶级内部实行一定的民主,以调节本阶级内部矛盾,组织自己的力量,以便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更有效的专政。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民主只实用统治阶级内部,这样才能是统治阶级内部团结一致,对敌人实行有效的专政;专政实用于被统治阶级,包括剥夺政治权力、不许参与政治活动,强迫服从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等。
(3)“民本位”在封建社会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积极意义与民主政治有根本区别。从“民本位”的目的看,“重民”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同时也应看到“民本位”的政治体制是专制制度;再次“民本位”强调的统治者的治国态度,民主则是国家的政治制度,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4)资本主义民主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形式上比较完善的民主政治体制,但是民主只属于资产阶级,其本质是资产阶级专制,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政治形式。
(5)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与剥削阶级的民主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真实性和广泛性,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民主,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当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3、资本主义民主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异同。
比较 资本主义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不同点 享有民主的主体 资产阶级 广大人民群众
专政对象 无产阶级和人民 极少数敌人
体现的国家性质 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专政的本质 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民主发展程度 民主发展程度比较成熟和完善 不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虚伪性和欺骗性 广泛性和真实性
相同点 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服务于统治阶级。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是一定阶级的民主和对一定阶级专政的结合。
4、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如何?
比较 国体 政体
区别 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正确的组织形式,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为实现政治统治、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所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
联系 (1)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政体来体现,(2)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3)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能够危害国体。
5、注意区分“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
(1)“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是对立的两种政体民主政体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法律上承认全体公民自由、平等的统治方式,民主政体的政府依据宪法组成,依据宪法和各项法律的规定来施政。专制政体的主要特征是“极权制”、“世袭制”、“终身制”。专制政体集国家权力于少数贵族乃至个人(即君主)身上。
(2)“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的区别:
类别项目 民主政体 专制政体
政府组成的依据 宪法 君主意志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国家元首的任期 法定任期 无限制
产生方式 投票选出 君主任命
地方政府任期 法定任期 君主决定
转移统治权的方式 选举 革命
公民的自由与权利 宪法保障 无
6、正确把握“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的区别和联系。
(1)“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名称项目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区别 国家元首产生办法 经过选举产生 由世袭的君主担任
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在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在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脑,有实权。 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责职多数是礼仪性的。
形成原因 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产物。 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进行改良的产物。
采用的国家 现代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如美国、法国、德国。 少数国家所采用,但国家政权的实际运行与民主国和制大体相同,如英国、日本、西班牙等。
联系 (1)都是现代国家所采用的管理形式。(2)相对于君主专制,是国家管理形式的一大进步。
(2)“议会制”和“总统制”的区别和联系
类别项目 议会制 总统制
区别 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国家元首拥有虚位,没有实权,责职多数是礼仪性的。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的办法 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相同 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管理形式,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7、正确把握“单一制”、“联邦制”、“邦联制”的关系。
名称区别 单一制 联邦制 邦联制
宪法 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联邦及各组成部分都有宪法 邦联没有专门的宪法,各组成单位有自己的宪法。
中央政权机关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 除有联邦中央政府外,各组成部分也有中央政权机关。 各组成部分有中央政权机关,邦联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
公民国籍 全民只有一个国籍 每个公民拥有两个国籍,既是联邦公民也是成员公民。 各成员单位的公民只有本成员单位的国籍。
外交权力 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其成员国也有某些外交权。 邦联各成员国对内对外拥有全部主权。
权力授予 地方权力由中央授予 各组成部分的权力并非由联邦授予。 受各成员国委托拥有部分权力。
举例 中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蒙古 美国、德国、瑞士、俄罗斯、印度、巴西 独联体、欧盟、东非共同体。
8、国际组织包括哪几类?
划分标准 类型 主要特点
成员性质 政府间 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政府
非政府间 成员主要是团体或主要的公民等。
地理范围 全球性 向全世界开放,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
区域性 成员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或基于某一特定的军事、经济利益,或基于某种共同的文化、宗教、民族背景。
职能范围 一般性 职能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专门性 具有专业技术职能,主要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 方面专业技术性活动。
五、误区剖析
例如1、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我国宪法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这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国家制度的什么内容?
(2)这两则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误区分析】
(1)、学生对国体与政体的相关知识理解不透。
(2)、学生分析不出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是因果关系。
例如2、“虹桥贯长空,往来如过翼。”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2月7日下午,厦门航空的MF884航班从高雄小港机场返回,降落在厦门高畸机场,为2006年两岸包机正式划上句号。正如传统狗年新春人们最喜欢用的吉祥语,本次春节包机可谓“人气旺、业者旺”,旅客省时间,业者赚到钱,皆大欢喜。两岸对于两岸包机常态化呼声也日益高涨。
(1)“两岸对于两岸包机常态化呼声也日益高涨”,说明了什么道理?
(2)“每逢佳节备思亲”。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举家团圆共享天伦的日子,每到这个时候,远在外地的游子都要想尽办法与家人团聚。这反映了“中华民族”什么特征?
【误区分析】
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本题以两岸包机为切入点,考查了祖国统一这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第一问的解答: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对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理解不透。
第二问的解答:考查学生对民族知识的理解,学生对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之一“共同心理素质”理解不透。
【参考答案】
(1)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说明了两岸人民对于中华文化有着共同的认同感;也说明了两岸同胞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两岸直飞,也有利于两岸的交流与合作;这种呼声和要求,也就体现了两岸人民对于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的期望。
(2)共同心理素质
六、随堂练习
1、去年美国国防部在向国会提交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对中国正常的国防建设无理指责,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而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的一些专家则批驳了“中国军事威胁论”,认为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
()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为什么政体却不相同?
(2)中国是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即使富强以后,也不会威胁别人,为什么?
2、新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三 个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到1971年;新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之外,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懈斗争。
从1971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大批国际组织建立]恢复了友好合作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恢复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经济组织。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有什么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1、(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并且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的政体存在差异。
(2)A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的政策,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B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友好相处。同各国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C历史上中国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在共同的反侵略斗争中,与各国人民互相支持,中国在成为强国后,是建设更加与安全、繁荣和开放的世界重要力量。
2、(1)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国际组织,主动参与各个领域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国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参与创建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东南亚国家成立了“10+3”和“10+1”领导人对话机制末尾本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中国与欧盟建立了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重视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与非洲国家联盟团结合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发展中国家组建的的合作友好关系,支持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与他们共同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4)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和参与各种国家事务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并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