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强化训练题(9)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某校八(6)班的同学正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使用的资料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闭关锁国政策”等。由此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2.下列有关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民间有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B.到松江可采购大量棉布回北京C.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徽商、晋商等D.中国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3.对《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共同点的归纳,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 ②都主张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③都对封建统治进行批判和否定 ④都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1492年哥伦布从欧洲到美洲历时37天,1838年人们乘船从欧洲到美洲仅需19天。这一巨大变化得益于 ( )A.工业革命 瓦特 富尔顿 B.第二次工业革命 格拉姆 卡尔?本茨C.工业革命 瓦特 史蒂芬孙 D.第二次工业革命 格拉姆 莱特兄弟5.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下列各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是 ( )A.《国际歌》的诞生 B.巴黎公社的成立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宪章运动爆发6.“美国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下列符合美国“独创性的发展之路”说法的是 ( )A.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体制 B.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C.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D.开展“三角贸易”7.探究事物之间的关联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 )①《权利法案》的问世——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诞生②俾斯麦铁血政策——促进了德国的统一③英国殖民统治——引发了美国南北战争④海地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 ( )A.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B.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1872年外商创办《申报》 D.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9.把鸦片战争视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是因为 ( )A.英军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C.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D.增开新的通商口岸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题,共30分)1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我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汉民族在秦汉期间形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有其他民族融入,最终形成了以汉民族为多数民族,其他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少数民族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朝代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2分)(2)我国古代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明朝时,为了进一步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推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有何影响?(4分)(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列举两个史实证明。(4分)1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整个结构的改变,那就必须承认,这种改变是在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迈了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化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将西洋文化带进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3分)(2)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2分)(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将西洋文化带进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3分)(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辱。——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3分)(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2分)(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辱的原因是什么?(4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你最深的启迪是什么?(1分)答 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A B A C A B C D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题,共30分)11.(1)满族(女真);清朝;(2分)(2)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4分)(3)元朝设宣政院;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清朝设立驻藏大臣;清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任意两点即可)(4分)12.(1) 材料一: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材料二:俄国农奴制改革(或:俄国1861年改革)。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3分)(2)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3)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3分)(4)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后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分)13.(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3分)(2)“反入侵”的斗争有太平天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义和团运动抗击外国侵略者等。(2分)(3)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封建的农业文明下,生产力相当落后;(2分)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综合国力强大。(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落后就要挨打或弱国无外交,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1分)(言之有理即可)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