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强化训练题(9)(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强化训练题(9)(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强化训练题(9)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1.小明观察了右图后,得出以下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①是青藏高原 B.②是秦岭
C.③是台湾海峡 D.④武夷山脉
2.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不同之处是
A.懂得人工取火 B.处于旧石器时代
C.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D.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3.1541年――1549年称为
A.15世纪中期 B.16世纪末期
C.15世纪40年代 D.16世纪40年代
4.关于右图中山脉①与河段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脉①是我国第一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B.山脉①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C.河段②水力资源丰富,宜建设水电工程
D.河段②江阔水又深,是著名的“地上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运动越来越受
欢迎, “驴友”们纷纷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旅途见闻,
请根据“驴友”提供的路线(图3),回答5—6题。
5.对“驴友”朋友圈描述为真的一组是
①沿路线1由南至北可见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
②沿路线2可以感受到藏族和蒙古族同胞的热情
③沿路线3 可以看到东耕西牧的差异
④沿路线4可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对图3所示的四地情景所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B.乙地沙海连天荒无人烟
C.丙地冰川广布牦牛成群 D.丁地沃野千里牛羊遍地
7.下列地形单元①柴达木盆地 ②东南丘陵 ③黄土高原 ④天山山脉 ⑤长白山脉 ⑥成都平原 其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A.②⑤    B.③④ C.⑤⑥ D.①⑥
8.下列关于四川盆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东接湘鄂西山地 ②北近秦岭和大巴山③南连青藏高原④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台湾物产富饶,是我们向往的“宝岛”。
下列从右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有
地势东高西低 ②台北1月均温0℃以下
台湾处于高纬度带 ④平原地区适合种植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下列对夏朝的建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禅让制的实行 ②出现了农业聚落
③中华文明正式开始 ④中国历史上新石器时代的大体结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10分)我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海拔 20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37%
7月均温 18-23℃
7月均降水量 200毫米左右
河流 1700多条
内河通 航里程 4696公里
铁路营 运里程 超过5460公里
土壤 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图7 我国十大水稻产区分布图 表3 甲地地理环境资料
(1)据图7写出南方各省中未挤身于十大稻米产区的2个省级行政区简称。
(2)据图表3分析甲地成为我国十大稻米产区之一的自然条件。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乙两地发展农业应积极应对哪些共同自然灾害。

1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A区域气候类型属于 ▲ ;从地势特点看,B区域位于我国的第 ▲ 级阶梯;从跨区域角度看,图中流经B、C区域的河流是 ▲ 。
(2)图二相关数据反映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哪一区域?请各举一实例说明这种气候对当地的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条件方面,简述B区域为什么适合发展畜牧业。举一实例说明当地人们的生活特色。


13.读“太湖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太湖流域面积36900平方公里。从图中可以看出,行政区划包括江苏省苏南地区外,还包括了 ▲ 、 ▲ (两个省级行政)的部分区域。
2.太湖流域的地势特点是 ▲ ;整个区域地形以 ▲ 为主;图中A处的河流名称是 ▲
3.太湖流域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因素有哪些?简述太湖孕育众多城镇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C 2. A 3. D 4. B 5. D 6. C 7. A 8. C 9.C 10.D
二、非选择题
11.(1)浙、闽、琼、贵或黔、台、渝、沪
(2)地势平坦;温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黑土分布广,土壤肥沃;河流多,水源充足;
(3)干旱、洪涝、台风
12.(1)温带大陆性气候;一;长江。
(2)南方地区(或C区)。种植水稻(油菜);主食为米饭、屋顶比较倾斜等
(3)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较低(1分);年降水量不高,草原面积广大,牧草质量高适宜发展畜牧业;身穿藏袍或牛羊肉为主、奶制的酥油、酸奶是牧民的必备食品
13.1.上海、浙江
2.西高东低,平原、长江;
3.气候湿润;河湖众多,平原为主或具有优越的灌溉条件和肥沃的土壤;
农副业、手工业比较发达;四面八达的水路(交通发达)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