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导学1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学习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学习过程】:1、 自主学习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2、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1929年,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3、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二、合作探究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4、 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 黑猩猩 长臂猿 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5、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6、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7、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9、“东非人用图 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 能力。三、系统总结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身的变化:创造和使用 。 四、生活链接 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五、反馈检测10、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 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 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1、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 A 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 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12、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古猿的直立行走 B 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C 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 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生活1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导学2 第二节 人的生殖【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4.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2.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3.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任务一:观察图片IV-3到IV-6并阅读P8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在课本上分别标出图IV-4 IV-6中各生殖器官的名称。2、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3、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是 ,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4、子宫是 的场所。任务二:阅读课文并观察图IV-7,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5、受精是指 和 相结合的过程6、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7、受精卵不断进行 ,逐渐发育成 , 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 ,这是怀孕的开始。任务三:阅读P10及P9上边小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8、胚泡在子宫内继续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 周左右发育成 。9、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 中,通过 和 从母体获得 和 ;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 等废物,也是通过 经母体排出。10、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 任务四:阅读课文P11~12观察图IV-10,完成下列问题:11、分娩是指 。12、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成熟,大约要经过 天大约 周。13、正常情况下,分娩时,婴儿的 先产出。在产出前,胎儿的正常体位是 向下。二、合作探究怀孕的妇女可以说是一切生理活动都是进行两个人的,所以十分辛苦,分娩的过程更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甚至个别情况下还有生命危险。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更是不容易,我们应该怎样铭记这份父母恩,如何回报父母呢?三、系统总结男性→ ↘ 受精卵 → 女性→ ↗四、生活链接胎儿的血型与母体可以不相同,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血液凝集是因为母体与胎儿的血液不直接相通。五、反馈检测14、一个人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15、睾丸的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 ;卵巢的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 。16、子宫是 的场所。17、受精卵的形成是在 中,到达子宫中时已经发育成 ,最终植入 ,完成受孕。18、从 月末开始,胚胎呈现出人形,从这时起到出生的胚胎,叫 。19、想一想,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 提供的?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导学3 第三节 青春期【学习目标】1、识记人体的生长发育的几个阶段。2、识记青春期男女身高生长发育的特点。【学习重、难点】:1、了解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2、了解青春期男女生长发育的各自特点,要以平常心态去对待。【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征是 ?2、青春期脑的发育在性别上有什么特点?二、合作探究3、男性的第二性征表现在哪些方面?4、女性的第二性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三、系统总结(1)、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从胎儿发育到成人有两个生长突增阶段:第一阶段从胎儿中期开始到一周岁,第二阶段就是青春发育初期。(2)、青春期发育的特点:身高、体重的增长、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等。总之,在青春期发育后,男女生在形态上的差别就形成了。(3)、青春期健康的成长需要全面的营养和健康乐观的心态。四、生活链接良好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如果一个人心境不好,情绪消极,说明他心理不够健康,需要自我调节与控制,甚至需要心理治疗。良好的情绪来自对人生的积极乐观态度,它包括自爱之心、自知之明、自制之力、自得其法等方面。 五、反馈检测5、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原因是 ( )A. 可以使人的脑发育完善 B. 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发展C. 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D. 是思维判断能力最强的阶段6、青春期身心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引起这些变化有关的生殖器官是( )A. 输卵管和输精管 B. 子宫和精囊腺 C. 卵巢和睾丸 D. 子宫和前列腺7、 进入青春期后的男、女生都要经历一个变声期。下列哪一项不是在变声期应该注意的事项 ( )A. 不过度滥用嗓子,不要无节制地大声喧哗、唱歌等,避免造成终生声音嘶哑B. 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因为刺激性强的食物会加重声带的肿胀和充血C. 避免着凉、感冒。着凉和感冒会加重声带的肿胀和充血D. 尽量减少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能抑制声带的发育8、下列不属于青春期显著特点的是 ( )A. 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 B. 内脏器官的功能健全C. 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 D. 开始迅速发胖9、 青春期开始年龄一般 ( )。A. 男比女早两年 B. 男比女晚两年C. 男女同步无差异 D. 因个体不同而无规律10、进入青春期,人体形态和功能都出现了显著变化。 这是由于 ( )A.内脏功能的健全 B.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C.生殖器官的成熟 D.同化作用占优势11、青春期的心里变化?你怎样安全的度过青春期?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导学4 第四节 计划生育【学习目标】:1、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方法,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晚育的意义。2、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学习重、难点】: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晚育的意义2、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生命的诞生是人类繁衍,人类社会进化的基础,新的生命是可爱的,带给家庭的是喜悦,可随着人口急剧膨胀带给社会,生物圈的全是喜悦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计划生育一课。认真阅读教材P18--P20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分析我国不同时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得出: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年。2、我国从 年到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的原因是: 3、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 ,其目的 内容是 。二、合作探究晚育跟控制人口数量有关系吗?三、系统总结 为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四、生活链接人口普查具有普遍性。作为全国人口普查来说,这个地域范围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范围。例如,国务院发布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中规定的地域范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般在这个地域范围内常住的人,每个人都应被调查到。 人口普查登记具有个别直接性。从调查方法上来看,原则上个人的数据应当由当事人直接申报。但在实际调查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行申报,比如婴幼儿或正值到外地出差、旅游、当时不在家的人就不能自行申报,应由每户指定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如实代为申报。 由于出生、死亡、迁移等原因,人口数是在随时变化的,所以人口普查必须以一个特定时点为标准,全国同时进行调查。不论普查员实际入户登记时间在哪一天,都应该以标准时间为准,好比用照相机把当时的人口状况拍摄下来一样,以免重登或漏登。 此外,人口普查组织还具有一些其他特点,如具有高度集中性,人口普查必须由国家统一组织进行;具有严格统一性,全国有统一的普查方案,统一的工作步骤和进度等;具有定期性,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已规定,每隔五年或十年举行一次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国家管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新中国建立后,截止到2009年,我国在1953年、 1964年、 1982年、1990年、2000年共进行了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正在进行着第六次人口普查。五、反馈检测4、小王和小张到民政部门咨询关于结婚年龄的问题。如果你是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你给他们的答复应该是下面的 ( ) A 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B 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C 男不得早于25周岁,女不得早于23周岁 D 男不得早于28周岁,女不得早于25周岁 5、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是 ( )A 因为人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的能力已经很强了B 因为人口的增长会制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C 因为人口的增长会引发金融危机D 因为人口的急剧膨胀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6、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世界人口已超过 ( ) A 45亿 B 50亿 C 58亿 D 60亿7、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措施是 ( ) A 晚育 B 晚婚 C 少生 D 优生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导学1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及缺乏症状。2、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难点:各种营养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食物中含有__ 、__ 、__ 、__ 、_ 、__ 等六类营养物质。2、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_ 、_ 、_ _ 并确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糖类、脂肪、蛋白质共同点:(1)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__ ;(2)都能为生命活动__ 。不同点:(1)糖类:举例_ 、 、_ _。食物来源: 、_ _ 、_ 。作用:主要为__ 。 (2)脂肪:食物来源:__ 、_ 、__ 。作用:人体的备用的_ _ 。(3)蛋白质:食物来源:_ 、_ 、 _ 、__ 。作用:构成__ 的主要物质,促进人体的__ ,以及受损细胞的__ 和_ ,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 __ 。4.大约占体重60%---70%的是 。它的作用是__ 。5、无机盐 无机盐种类 缺乏时症状 食物来源含钙无机盐 含铁无机盐 含碘无机盐 含锌无机盐 含磷无机盐 6维生素(1)、特点:不是构成细胞的_____,不为人体提供____,需要量很____,但很重要。一旦缺乏时,会影响正常的____,甚至____。(2)、常见种类及缺乏症:维生素A 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____;维生素B1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____;维生素C 缺乏症 食物来源于____;维生素D缺乏症____食物来源于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阅读书本21——24页小组探讨7、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要点滴葡萄糖液,为什么?8、病人几天不吃食物,身体明显消瘦,为什么?9、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_ _ 做出假设: __ 实验数据记录:_ _ 分析得出结实验结论 做课本P24讨论题学习任务二:阅读书本24——27页小组探讨10、小明经常吃钙片补钙,但医生还是诊断他缺钙,可能是什么原因?小明要多吃什么好?11、有人一到晚上就看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吃什么食物可以治疗?三、系统总结: 1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__ 物质。来源__ 。蛋白质:构成__ 的主要物质,是生长发育、受损细胞的 和 、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 。三大营养物质之一,来源于 。脂肪:贮备__ 物质。来源于__ 。水:构成人体__ ,也是人体重要的__ 物质。来源于__ 。无机盐:构成人体__ 的重要材料,来源于__ 。维生素:促进人体__ 。来源于__ 。四、知识链接:13、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14、为什么体育锻炼是减肥得好方法?五、反馈检测15、牛奶中含有较多的__ ,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增强体质。所以青少年学生每天应喝一定量的牛奶。( )A蛋白质、钙 B蛋白质、糖类 C维生素A、钙 D维生素A、糖类16、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下面有关蛋白质在人体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B、人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C、能为人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D、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17、常吃素不得夜盲症的原因是_______。18、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不能高温烹调和长时间贮存的原因是_______。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导学2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学习目标】:1.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2.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部分的作用;3.阐述食物的消化的过程。【学习重点、难点】: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道:包括__ 、咽、食道、__ 、?__ 和肛门。2.消化腺:(1)大消化腺:位于______?外,如:唾液腺、______?和?_____? 。(2)小消化腺:位于?______?内,如:胃腺和?______?。(二)食物的消化3.消化的概念:食物在______里逐步被分解成__ 的物质的过程。4.消化系统是______?和______?组成的一条很长的管道。5.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1)牙齿的____和舌的____,食物被磨碎并与_____充分混合。(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_ 。6.食物在胃中的消化:(1)胃壁有发达的__ 层,收缩时引起胃的蠕动,可以 食物。(2)胃对_ 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 ,呈强酸性,其中含有 酶。7.食物在小肠中消化 (1)小肠壁上有____,分泌____,___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酶。(2)胆汁能将_____乳化成_____微粒。胆汁是_____分泌的,储存在_____中,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胰液是由_____分泌的,胆汁与胰液都流入_____中,消化食物。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肝脏分泌的____,胰腺分泌的____,和肠腺分泌的__ 。8、消化道中具有消化功能的结构有 有吸收功能的结有 。二合作探究: 阅读书本30——31页小组探讨9.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__ 种处理。(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实验组为第________种处理。(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由此你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4)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搅拌。”你认为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三、系统总结:10.?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 、 、 、 、 、 、 。消化腺: 、 、 、 、 。11、?食物的消化:(1)淀粉→( )→( )(2)蛋白质→( )?(3)脂肪→( )→( )12?、?营养物质的吸收:(1)吸收的概念:营养物质通过( )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面积大:( )和( )的存在。壁薄: 绒毛内毛细血管丰富13.??消化道各段功能比较:(1)有消化功能的:( )(2)有吸收功能的:( )(3)既无消化功能的又无吸收功能的( )四、知识链接:14、验证身边哪些物质否遇碘变蓝?请验证。五、反馈检测15、下列消化腺中,位于消化道内的是(?? )。?A.肠腺? ??? ??? B.唾液腺??? ??? C.肝脏? ??? ??? D.胰16、.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 )。?A.胃? ??? ??? ??? B.小肠? ??? ??? C.食道? ??? ??? D.咽17、人体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A.胃? ??? ??? B.小肠? ??? ??? C.口腔? ??? ??? D.大肠18、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 B.胃液? ??? ??? C.肠液? ??? ??? D.胆汁 19、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的是(??? )。A.唾液和胃液 ?B.胰液和肠C.胆汁和胰液? ? D.唾液和肠液 20、甘油和氨基酸分别是由什么营养物质分解来的?(?? )?A.淀粉、蛋白质??? B.蛋白质、脂肪? ??? C.脂肪、淀粉? D.脂肪、蛋白质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导学3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2、关注食品安全.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 合理的食谱.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重点、难点】:重点:①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②学生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来不及了,不吃早饭了!此做法对吗? ?????? ?????。不吃早饭合理吗? ?。如果你不吃早饭,上午上课时身体有何症状? ?? ???。2不爱吃蔬菜合理吗? ???。易患? ??? 病,牙龈出血是因为缺 ???。3不爱喝水,就爱喝饮料!爱吃巧克力和鸡鸭鱼肉,没够!合理吗? ???,易患 ???;饭菜盐多合理吗? ???。易患? 。4、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 和?????? 左右。?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阅读书本35——37页小组探讨5、生物学家根据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把食物分为7类,而营养学家却把食物分成5类:①面包、谷类②家禽、鱼、豆、肉类③蔬菜、水果类;④奶和奶制品⑤油脂类。并形象地设计成如下“平衡膳食宝塔”提倡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以免营养不良或过剩。请参照课本37页的“平衡膳食宝塔”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学习任务二:阅读书本38——42页小组探讨6、购买有包装袋或包装盒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内容??7、怎样判断包装 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8、购买蔬菜、鱼、肉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三、系统总结: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四、知识链接:? 食品污染食品污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性污染;一类是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指病原体的污染。细菌、霉菌以及寄生虫卵侵染蔬菜、肉类等食物后,都会造成食品污染。在受潮霉变的食物上,能生长一种真菌——黄曲霉。黄曲霉能产生一种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霉菌毒素的污染,可能是世界上某些湿热地区肝癌高发的重要原因。五、反馈检测9、营养学专家建议我国青少年要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A、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 B主要供能物质C、容易消化的物质?? D、有机物。10、某人一到黄昏就看不清东西,应注意多吃下列一组食物(?)A、豆类、糙米,全粒谷物? B、胡萝卜、黄玉米C、肉、蛋、奶??? D、新鲜的蔬菜、水果。11、课本39页练习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导学1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学习重点、难点】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1、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2、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体畅通?3、呼吸道除了保证气体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4、鼻内部有什么结构特点?为什么要用鼻呼吸?5、你平常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吃饭时不能大说大笑?2、合作探究6、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7、北欧的冬天非常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三、系统总结(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使呼吸道内的气体通畅,此外,鼻腔前的鼻毛、鼻腔表面的黏液,也在保证气体通畅方面有一定的功能。 (2)呼吸道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它还有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所以要用鼻呼吸。 四、反馈检测8、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9、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__________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__________,引起剧烈咳嗽( ) A.软腭 B.会厌软骨 C.气管 D.食道 10、北欧人的鼻子较大,其作用是( ) A.使人漂亮 B.使鼻孔较大 C.使鼻腔较长 D.使鼻毛较长 11、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 ) ①声带 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 ③鼻黏膜 ④会厌软骨 ⑤鼻毛 ⑥嗅细胞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12、呼吸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后者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_________的场所;前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主要作用是将吸入的空气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对肺的刺激。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导学2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学习目标】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2、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3、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学习重、难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 ) A 不挺胸、不屏气 B 挺胸、不屏气 C 挺胸、屏气 D 不挺胸、屏气2.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 A 肺 B 血液 C 细胞 D心脏 3.做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时,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是( ) A 12~14次 B 16~18次 C 60~70次 D 100次以上 4、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A氧气 B 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5、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 A鼻腔内有鼻毛 B 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 C肺泡壁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肺泡外保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二、合作探究6、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7、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8、容积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有什么关系?9、 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10、气体是如何进行交换的?三、系统总结1、2、气体交换的原理: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血液————组织细胞四、生活链接五、反馈检测11、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A图表示在????????????,B图表示在????????????。?(2)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使胸腔容积??????,肺随着?????????,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气体便被吸入。(3)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使胸腔容积????????,肺随着????????,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气体便被排出。12、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为( ) A.1层 B.2层 C.3层 D.4层13、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14、夫妇被怀疑害死了一女婴,法医在鉴定时将死婴的肺部剪下一块,投入水中,结果肺块下沉,法医判断婴儿为产前死亡,这对夫妇无罪。法医判定的理由是( )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会吸水呈海面状 C.肺泡充满了血液 D.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导学3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2.举例说明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学习重、难点】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1、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哪些?2、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2、合作探究3、房间装修以后,为什么过一段时间才能搬进去?4、在大雾天气,为什么不宜进行晨练?5、烟草中危害最大的有毒物质是什么?6、结合身边的实例,讨论吸烟的危害。3、系统总结4、生活链接5、反馈检测7、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 ) A. 感冒 B.哮喘 C.肝炎 D.沙眼8、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阿欠”的现象,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 B.同学们想睡觉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9、五点取样法:是先确定对角线的????? 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 的点作为样点,这就是五点取样法。10、房屋装修后不能马上入住,而要进行(? )A.关闭门窗,避免潮湿????? B.在屋内喷洒大量的醋,杀毒灭菌C. 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D.喷空气清新剂,让室内清香四溢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导学1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会运用知识,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看典型贫血化验单,发炎化验单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区别。【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认真思考下列问题1、人体从外界摄取的养料和氧,如何运到组织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如何运走?(1)、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见左图)。这是为什么?通过你的观察血液分成几层?(开启你的知识储备库,猜测一下各层分别是什么?)(2)、阅读课本血常规化验单,你认为血液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3)、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二、合作探究2、观察人血永久涂片:①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②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③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④观察红细胞猜测红细胞的形状?3、阅读课本完成表格血细胞 形态结构 功能 数量(单位:个/立方毫米)红细胞 女:(350---500)万 男:(400----550)万白细胞 (4---10)万血小板 10万---30万三、系统总结四、反馈检测4、在血常规化验单上有一项检查项目是RBC,其意义是(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计数 C、血红蛋白 D、血小板计数5、血浆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蛋白质6、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分为________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层为血细胞 B、中层为红细胞 C、下层为红细胞 D、中层为血浆7、血液的组成( )A、血浆和红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D、血红蛋白和血浆8、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 )的蛋白质。A、铜 B、铁 C、钙 D、锌9、贫血患者应多吃含( )丰富的食物。A、钙和糖 B、铁和蛋白质 C、磷和脂肪 D、钾和维生素10、贫血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造成的,贫血患者往往伴有头昏、乏力等症状,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贫血患者的血液( )A、输送养料的能力差 B、含有的营养物质少,造成营养不良C、运输氧气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 D、运输废物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11、血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 ,这种血细胞没有 ,富含 ,正是这种物质的存在,使得这种血细胞具有 的能力。12、血小板是血细胞中 的细胞,没有 ,形状 ,具有促进 ,加速 的作用。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导学2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尝试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3、通过课本里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学习重、难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血管可分为 、 和 三种。2、在血管里血液流动最快的是 ,血液流动最慢的是 。将血液从身体各个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 。3、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所切的脉是哪种血管?它具有哪些特点?4、什么是毛细血管?它具有哪些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5、在我们的手上看到的一条条“青筋”是哪一种血管,它具有哪些特点?6、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哪些结构可以防止血液倒流?7、在抽血或输液前,为什么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二、合作探究小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并讨论:8、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用浸湿的棉絮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目的是为了保证小鱼的 ,在低倍镜下看到尾鳍中最小的血管是 ,只允许红细胞 ?通过它。9、在观察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10、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三、系统总结四、反馈检测11、 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队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叫 ;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 和 之间的血管。 12、手臂上看得到的血管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 属于 。 13、某人受伤,如果血液缓慢渗出,颜色暗红,则受伤破裂的血管是 ;如果血流喷出,颜色鲜红,则受伤破裂的血管是 。14、高血压患者多因为血管硬化引起的,这里的血管指 。“打吊针”输液,药物直接进入的血管是 ,肌肉注射的药物,最先进入的血管是 。15、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16、红细胞并排时,不能通过下列哪个管道(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导学3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学习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学习重、难点】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难点: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及血液循环的途径。【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自学教材P68,结合人的心脏的模型和心脏解剖图,认识心脏的结构。填图:⑴__________ ⑹__________⑵________ ⑺__________⑶__________ ⑻__________⑷__________ ⑼__________⑸__________ ⑽__________⑾_________ 2、自学教材P68,结合人的心脏的模型和猪的新鲜心脏,认识心脏的 结构。3、结合课件或板图,进一步认识心脏的结构,理解各部分的功能。拓展反思:4、给你一个新鲜的动物心脏,怎样判断其左右?5、将离体心脏的下腔静脉扎紧,把清水注入上腔静脉,水会从哪个结构流出 ?把清水注入主动脉,水又会从哪个结构流出?学习任务二: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观察P70的血液循环模式图,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6、结合课件,对照血液循环模式图,认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并理解血液性质的变化。体循环路线:肺循环路线:7认识冠脉循环及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二、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动脉血管里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血管里流的都是静脉血吗?(2)在血液循环中,血液经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小组讨论,交流P68的讨论题。(4)小组讨论、交流P71的两个讨论题。三、系统总结 四、反馈检测8、在人体血液循环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A.心室和心房之间 B.心室和动脉之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9、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一个腔?(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10、下列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 )A主动脉、肺静脉 B主动脉、肺动脉 C肺动脉、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11、血液从左心室射出后,经体循环回到右心房之前,不可能流经( )A肾静脉 B肺静脉 C上腔静脉 D主动脉12、血液能不停地在血管、心脏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其动力来自(?? )A.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 B.动脉的收缩和舒张C.静脉的收缩和舒张 D.骨胳肌的收缩和舒张13、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由心室→心房→动脉??????????? B.由心室→心房→静脉C.由心房→心室→静脉??????????? D.由心房→心室→动脉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导学4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学习目标】:1、会列举出ABO血型的类型,特别是输血与血型的关系。2、说出人体的血量,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教学重点】:说出 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教学难点】:输血的原则――同型输血【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同学们依据学习目标和导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P76—77??,勾画主要知识点。并用红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1、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入???????为原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0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血和?? ?????血。2、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3、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4、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5、你知道:血型的发现人是 。6、ABO血型: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有 、 、 、 四种血型。二、合作探究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献血对身体有害吗?三、系统总结四、反馈检测7、不影响成人身体健康的一次献血量是:( )。 A、1200—1500毫升;B、800—1000毫升;C、500—700毫升;D、200—300毫升。 8、当不同血型的人输血时,可使血细胞发生凝聚反应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9、一般所说的万能输血者是指( )。 A、O型血的人; B、AB型血的人;C、A型血的人; D、B型血的人。 ?10、某人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型,他应输(? ?)?A.???O型??????? ??B.??? ?AB型?????? ?C.????A型???? ?D.?????B型11、AB型的人的血可以给哪种血型的人输血(?? ??)?A.??O型?????B.????AB型??C.???A型?????D.???B型12、某一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为多少才能引发生命危险(??? )A.1 200~1 500 mL? ? ?B.800~1 000 mL?C.600~700 mL?? ? D.400~500 mL13、一个A型血的人出现 意外事故,急需输血,在医院无血源的情况下,医生抽取病人和献血者少量的血液进行混合检测,结果末出现凝集现象.可以推知献血者的血型是:A ??A型 ???B???A型或O型?????C????A型或B型 ????D???A型或AB型?14、用直线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A.严重贫血患者???????????????? ? a.血浆?B.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b.浓缩血小板悬液C.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 ? ?c.浓缩红细胞悬液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1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学习目标】1.描述肾的结构、肾单位的组成。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3.知道排尿的意义。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重、难点】 重点:1.肾脏的结构2.尿液形成的过程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2.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叫排泄。2.排泄的主要途径有: 。二、合作探究(一)尿的排出:3.人体的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作用?4.尿液是怎样排出体外的?5.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二)肾和肾单位的组成:6.肾包括 、 和 。7.每个肾有 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的 的基本单位。8.肾单位由 和 组成,前者又包括肾小球和 ,肾小球是一个 球。9.如图为肾单位结构图,据图回答。1) 图中[1]是_______,[2]是_______,里面都流着 血。[7]与[1]相比,液体中含氮废物和养料都_______。2) 图中[8]叫________,由_________组成,它的外面包着__________,其腔与[ ]_________相通。[3]和[8]_________共同组成了_________。3)[3]、[8]、[6]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4)图中[6]中的液体为__________,与[8]处的液体相比,前者不含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图中[7]流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三)尿的形成:结合课本分析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0.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 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 。11.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全部的 和部分的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12.尿的形成包括 和 两个过程。13.原尿与血浆相比成分上的不同是 ;尿与原尿相比成分上的不同是 。(四)排尿的意义:14.排尿的意义是 。三、反馈检测15.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在(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集合管16.原尿与血浆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原尿中( )A.不含葡萄糖 B.含代谢终产物 C.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D.含较多无机盐17.血液从心脏流出,流经肾脏后血浆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不变B.氧、尿酸、尿素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D.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也减少18.下表为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的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回答问题。成分 血浆中 (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 (克/100毫升) 尿液中 (克/100毫升)水 90 99 95蛋白质 7.00 0.00 0.00葡萄糖 0.10 0.10 0.00无机盐 0.72 0.72 1.50尿素 0.03 0.03 2.00(1)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二者有什么区别?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2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学习目标】1、说出人粪尿的价值。2、解释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原因。3、说出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学习重、难点】重点:人粪尿的价值难点:关注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意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1.要使农作物生长良好,就需要适时、适量地???????? 。2.同化学肥料相比,人粪尿具有来源?????????? 、养分?????????? 、肥效?????????? 、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 等优点。3.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动物粪尿、秸秆等堆积起来,使??? ? ? ?????大量繁殖,它们就可以将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出?????????? ,形成高温。在高温中可以将?????????? 和?????????? 杀死。4.生态厕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地上设有??????池,可以就地对人粪进行无害处理,产生的????? ??可以当作燃料,残渣、残液可作花草树木或农作物的????????? ;屋顶可以覆土种植、蓄水养殖或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二、合作探究5.人类粪便、尿液中含有哪些成分?6.人粪尿为什么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原因?7.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哪些?8.沼气池产生甲烷、残渣、残液有什么用途?9.高温堆肥是怎样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的?三、反馈检测10.下列不是人粪尿具有的优点( )A.不含有病菌和虫卵 B.肥效持久 C.养分全 D.成本低11.在人粪尿中所含无机盐中不是植物需要的是( )A.含钾的无机盐 B.含氮的无机盐 C.含磷的无机盐 D.含钙的无机盐12.对一般生态厕所介绍不正确的是( )A.在屋顶可以覆土种植???????? B.一般具有地上沼气池C.可以在屋顶安装太阳能装置?? D.因为它具有沼气池,因此对环境有污染13.对人粪尿不进行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会造成对土壤污染?? B.会造成对空气污染C.会造成对水污染???? D.会影响生态平衡14.沼气是一种( )A.可燃烧的的气体????????? ?? B.可被细菌直接利用的气体C.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气体??? D.空气中的重要成分15.禽畜粪尿、农作物秸杆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应用的原理是?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扩散作用? D? 蒸腾作用16.下列对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害化处理能消灭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B 无害化处理可使人粪尿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含氮鳞甲的无机盐C 设立沼气池是对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唯一方式D 建生态厕所可以就地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1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通过眼获取信息情况;2.能说出眼球的组成结构名称;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学习重、难点】1.眼球的结构;2.导致近视和远视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 、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 等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 ,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 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2.人的眼球中?????? 调节负担过重,过度变?????? 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 。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3. 如果把眼球比做一架照相机,请你分析照相机的镜头、光圈、暗箱壁、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球的哪个结构。镜头 视网膜光圈 晶状体、角膜胶卷 脉络膜暗箱壁 瞳孔学习任务二 4.小组同学互相观察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大小,对观察结果作出解释。三、反馈检测5.在眼球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6.眼球里具有的保护内部结构功能的是(? )A.脉络膜? B.巩膜? C.角膜? D.视网膜7.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结构是(? )A角膜? B.视网膜? C.脉络膜? D.视神经8.?识图作答:根据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你能看到远处的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是落在[ ]????? 上,这个信息通过[ ]????? ,传到????? ,而形成视觉。(2)眼球里有一个能灵敏调节曲度的结构,即[ ]????? ,它有折射光线作用。(3)在我们眼睛最前方的一个小孔叫做????? ,当光线由弱变强时它会????? 。(4)图中⑥是????? ⑦是????? 。四、生活链接1.眼屎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每天早上起来都有眼屎,这些东西到底从哪来的呢?原来在睡眠时,眼睛里会不断产生黏液和泪水。它们会湿润眼球表面,清除灰尘和杀菌。夜间,黏液、灰尘和杂质在眼角处堆积,这就是眼屎。2.为什么眼皮会跳?有时我们的眼皮会跳个不停。为什么眼皮会跳呢?很早以前人们就有了这个疑问。那时人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就产生了一种迷信的说法: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其实眼皮跳是眼周肌肉受刺激而引起的。我们的眼睛受强光或药物的刺激,会引起眼皮跳;看书时间太长,眼睛疲劳也会引起眼皮跳;睡觉太少,眼皮也会跳。当眼皮跳时,我们可以用热毛巾敷眼睛,或是闭眼睛休息一会儿、做做眼保健操都可使这种状况消失。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2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2)【学习目标】 1.了解耳的结构;2. 尝试学会听觉形成的过程;3.了解造成耳聋的因素及预防的措施;【学习重、难点】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耳分为?????? 、?????? 、?????? 三个部分,外耳又分为?????? 、?????? 。中耳分为?????? 、?????? 、?????? ;内耳分为?????? 、?????? 、?????? 。2.当遇到巨大声音响时,应迅速?????? ,其原因是可以使?????? 张开,保持?????? 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震破?????? 。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3.观察P92页的图片小组合作讨论:假如人失去听觉,这四个场面各会出现什么情况?学习任务二4. 小组合作讨论影响听觉的因素及造成耳聋的原因有哪些?三、生活链接你有聋哑朋友吗?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四、反馈检测5.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 传到?????? ,?????? 的震动通过听小骨传到?????? ,刺激了??????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 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6.听到声音大时要注意张口(? )A.这样有助减小惊吓????? B.这样可以减弱声音C.保持鼓膜内外压强平衡? D.这样可以减少中耳的振动。7.下列哪种情况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 )A.鼓膜破损? B.听觉中枢受损? C.听小骨受损? D.半规管8.人体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A.半规管????? B.前庭????????? C.耳蜗?????????? D.鼓室9.将鼓膜的振动传递到内耳的结构是( )A.咽鼓管????? B.半规管??????? C.耳蜗?????????? D.听小骨10.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 )A.鼓膜破损??? B.听小骨受损??? C.半规管受损???? D.听神经受损11.用尖锐的东西挖耳屎容易导致耳聋,原因是( )A.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伤?????????? B.听觉神经受损C.耳蜗内听觉中枢受伤???????????? D.鼓膜、外耳道受损12.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 )A.? 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B.声波→鼓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C.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听觉中枢D.声波→鼓室→三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3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学习目标】1.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2.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学习重、难点】1.神经系统的组成;2.神经系统的调节【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神经系统是由?????? 、?????? 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2.脑和?????? 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 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3.?????? 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统通路。5.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 ,约有?????? 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 。6.?????? 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 7. 同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学习任务二 8.小组讨论P97页资料分析,尝试通过讨论作出解释。三、生活链接9.在日常生活、劳动和体育锻炼中,哪些情况容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对此,你能提出一些安全建议?四、反馈检测10.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A.小脑?? B.大脑? C.脊髓? D.神经11.协调人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是? (? )A.小脑?? B.大脑? C.脊髓? D.脑干12.杂技团演员在表演走钢丝时神经系统起着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13.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A.脑? B.脊髓? C.神经组织? D.神经元14.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 )A.脑神经? B.脊神经? C.脊髓? D.脑干五.识图作答: 下图所示的是神经元的结构,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15.神经元结 构包括①???????;②?????? 。16.在长的?????? 外套有一层鞘,组成?????? ,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 。17.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 。18.A图中显示的是显微镜下、神经元突起的末端相互联系,形成的?????? 。19.右图所示的是脑的侧面。 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1)①是?????? ,它的表层叫做??????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功能区,这些功能区又称为?????? 。(2)②是?????? ,它的主要功能是?????? 。(3)③是?????? ,它有一些调节?????? 的中枢。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4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习目标】1.了解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3.会描述反射弧的结构;4.会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学习重、难点】1.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2.学会描述反射弧的结构;【学习过程】趣味导读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例如,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我们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刻排尿;有的人看电影,心情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气管内有异物会咳嗽不停。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反应?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反射的奥秘。一、自主学习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做????? 。2.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 ──????? 来完成的。3.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比较????? 、人生来就有的反射。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还能形成????? 反射,如人们听到铃声就会走进教室。4.人体通过各种????? 或????? 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5.人与动物的反射活动具有的本质区别是人类具有对????? 的刺激做出有关的反射。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 阅读P101页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讨论:6.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7.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学习任务二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回答下面问题:8.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大脑没有发育完全,常发生尿床的现象;9胸部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出现尿失禁现象;10.脊髓腰骶段损伤的病人,常出现膀胱有尿不能排出的现象。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1.新生儿的排尿反射属于????? 反射,排尿中枢位于????? 内。12.胸部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出现尿失禁的原因是由于脊髓与????? 的联系被切断,致使低级中枢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控制。13.脊髓腰骶段损伤的病人膀胱有尿不能排出的原因是????? 被损坏,????? 结构不完整,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三、反馈检测14.下列现象是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A.缩手反应?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15.下列现象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鹦鹉学舌? B.金鸡报晓? C.谈虎色变? D.惊弓之鸟16.脊髓的主要功能是(? )A.感觉反射? B.感觉和传导? C.反射和运动? D.反射和传导17.下列反射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A.排尿反射?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听到铃声进教室18.反射的结构基础(? )A脑? B.反射弧? C.神经组织? D.神经元右图是膝跳反射图解,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9.该反射叩击的部位如图中A所指,则A表示的结构是 ,该反射的效应器是[ ] 。20.图中C所指之处被受损,发生抑制,叩击A处,该反射 (是否)发生。21.图中B表示的结构是 ,B所表示结构是 。如果D受损,该反射 (是否)发生,原因是 。如果D受损,该反射 (是否)发生,受测者 (能否)感受到疼痛。四、生活链接22.?小朋友在学校中学习算术和小狗在马戏团内学算术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导学5 第四节 激素调节【学习目标】1.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种类;2.学会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重、难点】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过程】趣味导读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破坏了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成蛙。科学家在饲养缸内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发现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蛙了。在饲养正常的蝌蚪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则蝌蚪提前变成蛙了,但蛙只有苍蝇一般大小。由此可见,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人体内多种激素,它们都具有调节作用,但功能各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奇妙的激素调节。一、自主学习1.人体内有一类腺体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 ,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 输送到全身各处。2.人体内的?????? 含量?????? ,作用?????? 。对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3.?????? 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4.有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 ,而?????? 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以致人们患有?????? 。5.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的?????? 调节,但也受到?????? 的影响。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小组阅读P107页内容,讨论:6.上述三种激素分别是由什么内分泌腺分泌的?它们各具有什么作用?7.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学习任务二8.尝试总结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三、反馈检测9.将下列病因和病名用线连接A.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a.侏儒症B.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 b.甲亢C.胰岛素分泌过少????????????????????? c.呆小症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d.糖尿病E.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e.巨人症10.下列哪个腺体既会有外分泌部分,又有内分泌部分(? )A.性腺? B.唾液腺? C.胰腺? D.垂体11.某人身体矮小,但是智力正常,这人患有(? )A.侏儒症? B.呆小症? C.佝偻病? D.肢端肥大症12.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是(? )A.肾上腺? B.甲状腺? C.垂体? D.性腺13.在一段时间内,给小鼠进行甲状腺激素的静脉注射,小鼠可能会出现的症状是(? ) A.发育停止???????????? B.生长发育迅速C.食欲不振,行动迟缓?? ?D.食欲旺盛,身体消瘦14.将下列腺体和其所属类别连接起来A.垂体B.胰岛C.汗腺 a.内分泌腺D.唾液腺????????? ? E.性腺F.肠腺 b.外分泌腺G.肝脏????????????? ?H.泪腺四、?生物奥秘你来说科学实验中,为了探究胰岛的功能,科学家切除了一只狗的胰腺,结果发现,这只狗排出尿液常会吸引许多蚂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导学1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学习目标】(有目标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向前冲)1. 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出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3.进一步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难点: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善于自学,你是最优秀的)1. “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建设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________建设工程”。目前已累计造林两千多万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________。2.生物入侵: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 中,并对新的 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入侵。例如危害水果的“美丽的杀手” ,在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入侵的“植物杀手” 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二.合作探究(众人智慧胜一人,合作交流价更高)学习任务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阅读课本112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科书中破坏环境的4幅插图实例“罪恶的偷伐”、“沙尘暴滚滚袭来”、“小鸟何辜”、“何日重现太湖美”,围绕书中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学习任务二:生物入侵阅读P113页科学.技术.社会讨论:4.生物入侵有什么危害?5.想一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无能为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三.系统总结 6.人类哪些活动会对破坏生物圈的生态环境?四.生活链接(学有余力,挑战自我)7.你生活的社区里有哪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你认为应当怎样改变这些现状?五.反馈检测(高效练兵,体验成功)8.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A. 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B. 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C.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 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9.下列哪些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水体富营养化?? D. 生物多样性破坏10.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 (?? ) A.水草增多??? B.鱼虾大量死亡?? C. 鱼虾食物丰富? D. 水质清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导学2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学习目标】(有目标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向前冲) 1、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酸雨、酸雨的形成及酸雨的危害 2、学习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3、形成比较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知道应该怎样做【学习重、难点】重点:酸雨和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难点:探究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善于自学,你是最优秀的的)1.什么是酸雨? 。2.酸雨的PH值: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用 来表示。 温度下,其范围在 之间,PH等于 的溶液呈中性,PH小于 的溶液呈 性。正常雨水的PH约为 ,酸雨的PH则小于 。3.酸雨的形成:酸雨主要是 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 而形成的,此外, 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4.酸雨对生物有极大危害,被称为“ ”。5.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 ,减少 、 等燃料中 的排放,并做好 和 这些污染物的工作。二、合作探究(众人智慧胜一人,合作交流价更高)学习任务一: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6 .阅读课本114—115页小组合作探究“模拟酸雨对种子发芽的影响”。(1)提出的问题是 ?(2)作出的假设是 。(3)制定计划:①材料用具 。 ②用 和 配置实验用的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 。(4)实施计划①配置模拟酸雨。②取A、B两个烧杯。A杯中放入若干粒小麦种子,用模拟酸雨浸泡;B杯中放入若干粒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然后均放在30℃下浸泡一天。 ③取A、B两个培养皿在底部铺上两层纱布,分别放上用清水和模拟酸雨浸泡过的种子,放在温度为15℃培养箱中发芽。④过几天后,统计发芽率。(5)预测实验结果 。(6)结论 。思考:1、此试验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2、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的结果可靠吗?三、系统总结:7.酸雨:具有较强 的雨水,其PH值小于 。8.形成酸雨的原因:是因其向大气排放 性物质,如:燃烧含 量高的煤,及各种机动车排放的 。9.酸雨的危害:对土壤的危害 ; 对河流、湖泊的危害 ; 对植物的危害 ;10.控制酸雨的措施: 。四.生活链接:(学有余力,挑战自我)11.阅读<<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体验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五.反馈检测(高效练兵,体验成功)12.形成酸雨的根本原因是( )A臭氧层的破坏 B噪声污染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D工厂大量使用煤、石油作为能源13.酸雨的危害表现在( )A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B使农作物枯萎,甚至死亡C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 D以上三项都是14.酸雨是指PH值为多少的大气降水?( )A.﹥5.6 B ﹥7 C ﹤5.6 D﹤715.我国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 A农田大量烧秸秆 B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不注意废旧电池的回收16.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温室效应 D沙尘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导学3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学习目标】(有目标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向前冲)1.通过学习了解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2.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3.形成比较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并知道应该怎样做【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废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及对环境的影响学习难点: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善于自学,你是最优秀的)1.无论是普通的干电池,还是电子手表中的纽扣电池,里面都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有的还含有 、 、 等重金属。2.日本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水俣病,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 的鱼虾造成的,患者 、 ,甚至呈 状态。日本曾经发生的痛痛病,就是患者长期食用用含 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患者的 和 等器官受到严重损害,全身疼痛难忍。3.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 和 大的电池,特别是含 或 的电池,大力开发 电池。二.合作探究(众人智慧胜一人,合作交流价更高)学习任务(一)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4.阅读课本116—118页小组合作探究“废电池浸出液对种子发芽的影响”。(1)提出的问题是 ?(2)作出的假设是 。(3)制定计划:材料用具 。(4)实施计划 ①取有渗漏的电池一节,放在烧杯内,加水500毫升,浸泡24小时后,从中吸取100毫升,再用清水进行稀释,配成溶液。 ②取10毫升溶液置于培养皿中,并用清水做对照组,然后各放入10颗黄豆种子,每隔2天观察其发芽情况,并作记录。 (5)实验结果: 。 (6)实验结论: 。 友情提示:尽量不要让废电池内容物接触皮肤。实验结束后,一定要用肥皂将手洗干净。5.探究结束后,怎样处理实验材料才能最小程度的减少环境污染?三、系统总结:6.废电池的危害:(1) 。(2) 。7.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措施: 。四.生活链接(学有余力,挑战自我)8.请你说一说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还表现在哪些方面?五.反馈检测(高效练兵,体验成功)9.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是因为它能( )A吸收紫外线 B吸收红外线 C阻拦微波辐射 D防止酸雨10.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废电池是( )A含锰、锌、镍的电池 B含碳、锌、锰的电池C含铅、银、锌的电池 D含汞、银、镉的电池11.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水俣病是由于当地工业废水含有下列哪种物质所致。( )A汞 B镉 C银 D铅12.日本发生的痛痛病是由于冶炼厂排放的废水含有下列哪种物质( )A汞 B镉 C银 D铅13.下列属于臭氧层破坏导致的疾病是( )A肺癌 B肝癌 C 皮肤癌 D白血病14.下列哪项是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A 使河流和湖泊酸化 B使重金属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C引起温室效应 D使大气层臭氧层破坏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导学4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学习目标】(有目标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向前冲)1.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2..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难点: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善于自学,你是最优秀的)课前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进行社会实践,亲自获得学校周围生态环境状况的第一手材料。二.合作探究(众人智慧胜一人,合作交流价更高)学习任务一:讨论完成调查方案。1.以小组展开讨论,并确定所要调查的重点项目,并确定调查方案,同时作好必要的分工。2.每个同学在一张纸上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环境问题。3.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你们所列的环境问题,讨论决定哪一个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4.关于这个问题我市(我国)的现状怎样?你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调查? 5.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学习任务二:汇报调查结果6.分组上讲台汇报,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7.各小组以调查报告为基础,拟定一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学习任务三:完成课外实践“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三、系统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小组内进行交流。)四.生活链接(学有余力,挑战自我)8.阅读<<退耕还林还草>>,谈一谈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 反馈检测(高效练兵,体验成功)9.现在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 减少固体垃圾污染D.避免其传播人类疾病10.下列人类活动,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圈的是( )A.在田间燃烧农作物秸秆、杂草B.毁林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C.回收废旧电池、废弃纸张和塑料D.采用一次性塑料袋、纸盒包装产品11.据某报4月11日刊载,汉口一居民区附近的森林中,栖息着数量不少的鸟群,从天而降的鸟粪密如春雨,不时落在行人身上,弄得人们狼狈不堪。居民迫不得已,只好出钱雇人砍树,赶走鸟儿。(1)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谈谈你的观点。(2)怎样才能做到“既保树又留鸟”?七年级生物下册 导学案答案第一章 人的由来 导学1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臂和手变的灵巧??? 具有粗壮的股骨2、北京周口店??? 裴文中3、(1)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2)在群体的合作与交流中产生了语言;(3)大脑逐渐发达,能制造复杂的工具4、大猩猩: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一带;黑猩猩: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长臂猿: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云南省;猩猩:亚洲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依靠从森林中获取食物等;黑猩猩。5、人类活动破坏了他们的栖息环境。6、①运动方式不同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③脑发育的程度不同。7、森林古猿8、直立行走9、制造和使用工具10、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脑;语言11、D12、B13、A、D第一章 人的由来 导学2 第二节 人的生殖2、睾丸;输精管;3、卵巢;输卵管4、胚胎发育5、精子;卵细胞6、输卵管7、分裂和分化;胚胎;胚泡;子宫内膜8、8;胎儿9、羊水;胎盘;脐带;营养物质;氧气;二氧化碳;胎盘10、胎盘11、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12、280;4013、头部;头部14、受精卵15、精子;雄性激素;卵细胞;雌性激素16、胎儿发育17、输卵管;胚泡;子宫内膜18、两;胎儿19、胎盘第一章 人的由来 导学3 第三节 青春期1、身高突增2、女孩比男孩早发育两年3、喉结突出、声音变粗、长出胡须、长出阴毛和腋毛等。4、声音变细、脂肪积累增加、臀部变圆、乳房增大、长出阴毛和腋毛等。5、A6、C7、D8、D9、B10、B第一章 人的由来 导学4 第四节 计划生育1、1600~1700;2、1949;1989;①生活水平提高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3、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晚婚、晚育、少生、优生4、A5、D6、D7、D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答案:导学1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自主学习1、糖类、脂肪、蛋白质 、水 、无机盐、维生素2、糖类、脂肪、蛋白质3、共同点:(1)有机物(2)提供能量 不同点:(1)葡萄糖、蔗糖、淀粉;食糖、馒头、马铃薯;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肥肉、豆油、花生油;能源物质。(3)奶、蛋、鱼、肉等 。细胞、生长发育、修复、更新、能量。4、水;构成人体细胞,参与生命活动,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后才能运输)。5、无机盐 无机盐种类 缺乏时症状 食物来源含钙无机盐 佝偻病、骨质疏松 牛奶、大豆、瘦肉含铁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 猪肝、牛肉、芹菜含碘无机盐 (微量)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 海产品含锌无机盐 (微量)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有障碍 肝脏、贝壳类鱼、牡蛎 (?http:?/??/?baike.baidu.com?/?view?/?20396.htm" \t "_blank?)、瘦肉、罐装鱼、硬奶酪 (?http:?/??/?baike.baidu.com?/?view?/?4863.htm" \t "_blank?)含磷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疼 瘦肉、奶、蛋类 (?http:?/??/?baike.baidu.com?/?view?/?2524626.htm" \t "_blank?)、豆类 (?http:?/??/?baike.baidu.com?/?view?/?1062540.htm" \t "_blank?)6、(1)主要原料、能量、小、生长发育、患病 (2)、 夜盲症,皮肤粗糙,角膜变干、增厚,严重会导致失明; 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胡萝卜,黄玉米;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谷物、小麦胚芽、肉类、肝脏、豆类;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新鲜水果、蔬菜、辣椒、菠菜、白菜、芹菜葡萄等;佝偻病、骨质疏松等;动物的肝脏瘦肉、鸡蛋、鸭蛋、牛奶粉、黄豆、绿豆、芹菜等。7、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8、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过多而补充太少; 9、提出问题:花生种子中确实含有能量吗?”。 做出假设:花生种子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是富含能量的。因此,花生的种子中含有能量。如果让花生种子燃烧,可以看到火焰,还可以感受到它释放出的热量。 实验数据记录:略。 分析得出结实验结论:花生种子燃烧,可以看到火焰,还可以感受到它释放出的热量。课本P24探究讨论题 1.如果不同,原因可能是:实验操作不够规范,测量不够准确或计算出现错误等. 2.探究实验只做一次,可能有误差出现,所以结果不可靠.应该在一切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 重复做 3 次,并取这 3 次的平均值,以便尽量减少误差的影响. 10、可能是缺维生素D、小明要多吃动物的肝脏瘦肉、鸡蛋、鸭蛋、牛奶粉、黄豆、绿豆、芹菜等。11、他患了夜盲症;要多吃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胡萝卜,黄玉米可以治疗。12、供能,食糖、馒头、马铃薯等。细胞,修复,更新,能量。瘦肉、奶、蛋类等。能源,肥肉、豆油、花生油等。细胞,营养物质。水果、蔬菜、饮用水等。组织,水果、蔬菜等。生长发育,动物肝脏、水果、蔬菜等。13、原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还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14、通过肌肉运动调节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消耗。肌肉运动需要大量能量,短时间的运动由糖燃烧来提供能量,较长时间运动由脂肪燃烧来提供能量。所以大运动量的运动能促进脂肪代谢,减少体内脂肪贮存量,从而减轻体重。15、A。 16、D。17、夜盲症是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只要多胡萝卜、苹果、鲜菠菜、葱花等,即可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18、高温烹调和长时间贮存会导致维生素C分解变质。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导学2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一、自主学习(一)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道:口胃,小肠,大肠。2.消化腺:(1)消化管壁以外,肝脏、胰腺。(2)消化管壁以内,肠腺?。(二)食物的消化3、消化管、简单 4.消化道、消化腺5、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1)咀嚼、搅拌,唾液淀粉酶。(2)麦芽糖。(3)唾液。 6.食物在胃中的消化(1)肌肉、搅磨(2)蛋白质。(3)胃液、胃蛋白酶。7.食物在小肠中消化(1)肠腺、肠液、肠液。(2)脂肪、脂肪微粒。肝脏、胆囊 、胰腺、十二指肠 。(3)胆汁,胰液,肠液。 8、口? ,胃 ,小肠。胃,小肠,大肠。9. (1)、 (2)、(3)、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 (4)、没有10、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11、(1)麦芽糖、葡萄糖(2) 氨基酸????(3)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12??、(1)、消化道 (2)、 大面积皱襞、小肠绒毛。 13、(1)口? ,胃 ,小肠。 (2)胃,小肠,大肠。 (3) 肛门 14、答案略。15、A16、A 17、B.18、D 19、B.20、D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导学3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自主学习1不对。不合理。不吃早餐上课时老感觉肚子咕咕叫、注意力不集中,头昏、心慌等,这极大的影响了学习效果。2不合理。维生素缺乏症、缺维生素C.3、不合理、易患肥胖证、不合理、高血压4 、30%、40%和30% 5、答案略6、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7、根据食品包装袋上注明的生产日期或保质时间进行推算,就可以判断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8、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就可以知道它的新鲜程度。购买鱼肉时,要看它们的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新鲜程度。买肉时还应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9、A 10、?B11、课本39页练习?1.营养合理的饮食,应该是每日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每日的早、中、晚餐能量比例合理,并按时进餐。 2.这种说法不科学。蔬菜、水果上有"虫眼",不能证明蔬菜没有喷洒过农药。有了"虫眼"的蔬菜,可能是蔬菜长虫后又打了农药,也可能是虫子没有被农药杀死。 3.不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这是因为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中的有毒物质会大量积累在家禽家畜的体内,这不仅影响了家禽家畜的生长发育,而且人吃了这样的家禽家畜,也会因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此外,鼻腔前部的鼻毛、鼻腔表面的黏液和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和黏液,也在保证气流通畅方面有一定的功能。3、.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4、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粘液,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用鼻呼吸的好处在于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5、食物会误入气管中,引起剧烈咳嗽;因为人在吃饭时,如果边说笑边吃饭,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6、不能,呼吸道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肺内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进入肺内的空气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