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聚焦高铁时代
【教材分析】
发展是和联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概念,讲联系必然讲发展。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个总体中的事物是相互作用的,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发展观点是联系观点的逻辑延伸。因此,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一起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二者都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课通过对物质世界发展本性的考察,让学生领悟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量变和质变四个概念;理解事物发展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原因;把握前进性和曲折性、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成功与挫折,也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提高政治认同和参与意识,提高政治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教学难点:1.新事物战胜旧事物2.准确地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性教学、案例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整体思路】
课前: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分好小组
课上:按照“情境导入、发现生活——设疑导思、追问生活——情境分析、理解生活——聚焦热点、参与生活”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
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课前2分钟课代表带领全班同学阅读课文
熟悉课文,
做好上课准备
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 发现生活(视频导入)
由震惊消息 开江县将修高铁站的新闻导入,并播放视频《新时代的中国高铁》,引出课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吸引学生兴趣,紧扣本课主题,发现身边生活。
活动一
设疑导思 追问生活
同学们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高铁”是新事物吗?
人们出行对交通工具的选择?(高铁或火车)并说出原因?
由同学们乘坐高铁的原因总结知识点:高铁这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由同学们不乘坐高铁的原因总结知识点: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旧事物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竭力扼杀新事物。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整理知识点:总结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方法论(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
用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使同学们能结合身边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问题回答过程中理解知识点。
活动二
情境分析、理解生活
问题探究:结合同学们生活中的实例,谈谈如何应对学习的挫折?(鼓励学生互送关于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相统一的名言警句,激励彼此促进)
使同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将此知识点进行升华,激发同学们互相帮助的热情,对高考充满信心
活动三
设疑导思 追问生活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看教材,填表格
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65页关于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部分,并根据表格提示,完成空白部分:
量变
质变
含义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由
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
飞跃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状态
统一、相持、平
衡和静止等
结果
性质没变,一事物还是该事物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
他事物
材料解读:
问题:材料哪里体现了量变?哪里体现了
质变?(请在材料相应地方做好标注)
聚焦高铁发展的时代:20多年前,在中国这
样一个建设普通铁路都如此艰难的国家,还
想造技术、物质要求更高的高铁,简直做梦。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中国的铁路科研人员
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高铁的追求。20世纪末,
中国开始一步一步打通建设高铁的可能性。
第一步是改造广深铁路,在1998年第一次实现了全线电气化,告别内燃机,提速成为了准高铁。接下来,为高铁建造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设计出超过1.2万公里的四纵四横铁路。 当大规模建设正规高铁的计划终于落地,就要面对最大的难题:技术问题。但中国科研人员花4年时间,边学边开发,终于研究出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京津城际铁路。接下来的8年,便是神一般的中国速度:中国有了世界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铁哈大高铁、世界等级最高的高铁京沪高铁、世界单条运营里程最长高铁京广高铁,还创造了世界最快运营时速486.1公里/小时。高铁站的服务及刷脸进站不断改进。中国高铁总里程已经超过2.5万公里,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350公里的时速,堪比航空的舒适度,“八横八纵”的铁路网,构成了中国广袤国土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由此引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相应的方法论要求:
(1)关系: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方法论:
总结:回顾高铁的发展历程,成绩取得的背后充满了坎坷的发展历程,是不断从量的积累达成质的飞跃,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未来更是值得期待,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学生通过自学、填表、举例、材料分析理解量变、质变的区别
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联系
活动四
聚焦热点 参与生活
(学以致用)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也得益于全球化带来的贸易、投资的便利化。但是,“全球化”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西方国家出现了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潮流。2018年3月23日0时50分许,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对此,中国做出了坚决的反击,而随着贸易摩擦的升级,中美关系走向也备受关注。
在此背景下,博鳌亚洲论坛的召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今次博鳌论坛的主题是“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强调:“开放才会进步,封闭只会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这是面对“逆全球化”风向回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开放路上的“绊脚石”,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宣示。
博鳌论坛的召开标志着,无论逆全球化制造了多大阻力,中国仍将保持继续对外开放和创新的定力,在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中担当起一个大国的责任。
结合材料,请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进行简短的时政评析。
提示:可自选角度。如:中美关系、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开放与封闭···
学生试着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确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高政治认同和参与意识。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导入导思导行 三个环节探讨了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两个统一。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导入导思导行 三个环节探讨了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两个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