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中华文明探源 第2课时 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中华文明探源 第2课时 练习

资源简介

8.3中华文明探源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
1.下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有(  )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部落 ②他建造宫殿,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打井,发明车船 ④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创造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2.下列属于神农氏的历史贡献的有(  )
①发明耒耜,教人农耕 ②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③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3.在黄帝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黄河流域的部落推举首领采用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选举制 D.定期轮换制
4.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的技术是(  )
A. 建造房屋  B. 制作乐器 C. 采集草药  D. 养蚕抽丝
5.下列史实与大禹无关的是(?) A.三过家门而不入 B.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 C.教人打井 D.传位于儿子
6.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
A.大禹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陵 D.孙中山陵
7. 近年来,每到夏季,经常有多地出现暴雨天气,如何治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哪一人物最早治理过黄河(  )
A.禹 B.李冰 C.王景 D.郦道元
8.“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中的这句话反映了传说时代炎帝时期出现的什么社会现象(  )
A.教人农耕 B.发明医药 C.发明陶器 D.开辟集市
9.浙江绍兴出土的丝织品残片和黄河上游出土的绳纹、蚕纹陶器,证明当时人们已懂得( )
A.纺织、荞蚕 B.纺织、造船 C.纺织、打井 D.养蚕、造车
10. 以下关于传说故事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它或多或少包含一定的事实成分,是真正的史实
②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资料,保持了历史的连贯性与丰富多彩
③它对我们了解远古历史起到了桥梁作用
④它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简单题。
1.相传,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曾经在会稽山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等礼品,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开会迟到了,禹认为他轻视了自己的命令,就把防风氏杀了。
这个传说说明原始社会发展到末期,产生了什么变化?
2.每年清明节,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齐聚陕西黄帝陵,公祭黄帝。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的海外人士来到陕西祭拜黄帝?
三、材料分析
1.观察图片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示意图。
材料二:在我国,有关新石器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有:浙江绍兴出土的丝织品残片,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纺轮,半坡遗址出土的绳纹、蚕纹陶器;半坡遗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壶、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船桨;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河南汤阳和洛阳等地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等等。
(1)结合材料一,说说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考古发现有没有印证黄帝传说中的内容?这些文物印证了传说中的哪些内容?

(3)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的问题,大家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执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三: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哪一个历史时期的事?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3)你喜欢这种制度吗?谈谈你对这种制度的看法。
观点评析题。
观点一:“远古传说就是历史事实。”
观点二:“不对,远古传说全都是神话,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传说故事和考古学家发掘证实之间的联系??
8.3《中华文明探源》第一课时同步练习答案
选择题。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黄帝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算数和音乐;其妻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故选A。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炎帝功绩的识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故选择D。
A
解析:本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黄帝之后的一段时间内 ,黄河流域的部落推举首领采用的是禅让制。故选择A。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养蚕抽丝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故选D。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禹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教人打进的黄帝,与大禹无关。 故选择C。
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文始祖的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禹治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的时候,黄河泛滥,舜任用禹去治水,禹采用疏导的方法,使平地的积水注入江河,再流入大海。他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三过家[ ]而不入,领导人民治服了洪水。故选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大禹治水的了解。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炎帝时期已经出现了“市”, 从事货物交易的场所。故选D。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绳纹、蚕纹陶器”可知,当时人们已懂得纺织、养蚕。故选择A。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传说故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 ;传说故事浓缩地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动和无数先民们的创造和发明;传说故事中的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传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但传说故事并不是真正的史实,所以①表述错误。故选D.
二、简单题。
1.答: 这个传说说明了原始社会已经走向解体,阶级产生,禹已拥有生杀予夺的特权和特殊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的学生对阶级产生的了解。
2.答:黄帝作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在当时凝聚起了族人的创造力,开启了中华5000年文明。我们缅怀和祭祀他,就是要继承黄帝的“凝聚”和“创造”精神,把所有海内外的炎黄子孙的创造力凝聚起来,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帝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作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在当时凝聚起了族人的创造力,开启了中华5 000年文明。我们缅怀和祭祀他,就是要继承黄帝的“凝聚”和“创造”精神,把所有海内外的炎黄子孙的创造力凝聚起来,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
材料分析
(1)黄帝开始建造言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2)有。这些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会纺织、养蚕、制造陶器,并以船为交通工具,当时还出现了原始音乐(半坡出土的陶埙和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
(3)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发展与沿革。
解析: (1 )本题考查的是黄帝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的贡献有:开始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
们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 2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二中的考古发现印证了黄帝传说中的内容。这些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会纺织养蚕、制造陶器,并以船为交通工具,当时还出现了原始音乐(半坡出土的陶埙和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
( 3 )本题考查的是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发展与沿革。
2. (1)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2)禅让制。当时的禅让制实质上是一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3)略。提示:无论选择喜欢还是不喜欢,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大家推举有才德 的舜为继承人。尧于是把部落联盟首领的职位让给了舜。当舜年老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把部落首领的职位让给了禹。这种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2 )本题考查的是大禹治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大禹治水,三过家(而不入这一典故。禹用疏导的方法治服了洪水。
(3 )本题考查的是大禹治水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学习大禹的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精神;勤劳勇敢、敢于与大自然斗争的精神;善于动脑、敢于创新的精神。[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禅让制和大禹治水的识记。
四、论述题。
远古传说是经过人们长期口耳相传的方式留传下来的传说故事,其中有许多想象和夸大的成分,带有神话色彩,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传说故事不全是虚构的,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这些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传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我们只要对远古传说进行科学的分析,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历史资料。所以,我们要用科学和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远古传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传说故事和考古学家发掘证实之间的联系了解及考察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