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单元复习知识清单(九单元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单元复习知识清单(九单元打包)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推理法解决测量问题。
方方用一根绳子测量一个花坛一周的长度,他把绳子绕花坛1圈后,绳子剩下23米,绕花坛2圈后,绳子剩下9米。这个花坛一周长多少米?
题中两次的测量情况可用下图表示出来:
绳子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但绕1圈比绕2圈多剩余(23-9)米,多出的部分就是花坛一周的长度。
23-9=14(米)
答:这个花坛一周长14米。
  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知道绳子绕花坛的圈数与剩余绳子的长度有关系,绕2圈比绕1圈多用去绳子的长度就是花坛一周的长。
思想方法运用:借助图示法解决计算身高的实际问题。
光光比爸爸矮80厘米。光光的身高是多少米?
1米60厘米=160厘米,光光一家的身高用直观图表示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求光光的身高是多少厘米,需要先求出爸爸的身高,即求比160多20的数是多少,列式是160+20=180;再求光光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即求比180少80的数是多少,列式是180-80=100(厘米),最后再把100厘米换算成1米。
1米60厘米=160厘米
160+20-80=100(厘米)
100厘米=1米
答:光光的身高是1米。
  本题中求出爸爸的身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时,可以用直观图表示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七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推理法解决时针与分针追赶问题。
(1)(2)
第一个钟面上,时针指着11,分针指着12,此时的时刻是11时,要知道再过多长时间分针能赶上时针,根据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可知,12时时针与分针重叠在一起,从11时到12时经过了1小时,所以再过1小时分针能赶上时针。第二个钟面上,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此时的时刻是1时,根据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可知,3时整时,时针指着3,分针指着12,此时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9时整时,时针指着9,分针指着12,此时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1)再过1小时分针能赶上时针。
(2)(答案不唯一)9时整或3时整,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根据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运动情况,通过想象得出答案。
第三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比较法解决问题。
下面的两个角哪个大?你发现了什么?
先制作两个长短不同的活动角,分别与图中的两个角一样大。借助活动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通过比较
可知,两个角一样大,由此可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两个角一样大。
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练习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1.口算。
24+72=   16+62=   37+12=
46+40= 52+35= 34+24=
26+63= 33+16= 81+14=
25+53= 71+18= 21+17=
73+24= 24+55= 32+14=
32+64= 46+33= 44+23=
45+21= 53+25= 32+16=
2.填一填。
24 42 64 71
+ 15 +13 +23 +25

3.填表。
4.在○里填上“>”“<”或“=”。
36+13○23+22    24+14○38
37+10○10+37 45+12○53+15
52+15○70 35+2○24+14
75+4○43+26 62+27○91
55+24○65+11 25+13○40
 两位数加两位数,把两个加数都看作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和,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
 用竖式计算时,一定要把数位对齐。
算式比较多时,最好不要口算,要在草稿纸上逐一计算,避免混乱而写错,最后的结果也要对应好。注意数位要对齐。
  先把“○”两边的算式算出得数,再比较大小。
参考答案:
1.96 78 49 86 87 58 89 49 95 78 89 38 97 79 46 96 79 67 66 78 48
2.39 55 87 96
3.35 44 58 26 47 53 75 84 35 66
4.> = = < < < > < > <
练习七 迷宫大冲关
参考答案:

练习三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1.摆一摆,算一算。
2.用竖式计算。
87-23=      48-18=
66-12= 84-40=
3.把小动物送回家。
4.填表。
被减数
78
66
38
97
减数
28
36
6
14
23

22
24
25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看作是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和,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
   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参考答案:
1.75-32=43 68-53=15
2.64 30 54 44 竖式略
3.略
4.50 58 42 32 39 74
练习九 2~5的乘法口诀
1.开锁比赛。
二得八  三四   三得九
三得六 一得三 一得一
二二得 四十六 五一十
2.算式开花。
3.送信。
4.小猴吃桃子。
 要根据题目中的数字想乘法口诀,填写口诀时,要注意数字的写法。
先根据算式中的两个数字想口诀,再根据乘法口诀写出结果。
 是加法算式的,先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再根据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与对应的口诀连起来。
  先根据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想乘法口诀,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出结果,最后与对应的数字连起来。
参考答案:
1.四 十二 三 二 三 一 四 四 二
2.
3.略
4.
练习二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1.用竖式计算。
38+24=    53+28=    27+37=
76+15= 35+55= 26+49=
2.连一连。
3.在○里填上“>”“<”或“=”。
32+6○60    29+38○62
54+42○88 70○61+9
47+25○53 32+18○27+73
22+30○50 37+25○80
26+28○54 26+17○18+24
4.填表。
个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两位数加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
巧记: 开口向大数。
计算进位加法,在加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
参考答案:
1.62 81 64 91 90 75 竖式略
2.略
3.< > > = > < > < = >
4.71 93 65 86 53 51 99 63 72 77
练习五 连加、连减
1.用竖式计算。
28+35+17=    32+26+29=
23+41+32= 81-27-36=
65-39-23= 83-26-42=
2.小猫钓鱼。
3.在○里填上“>”“<”或“=”。
18+9+12○19+8+12 80-20-8○90-30-8
40+20+4○60-10-6 90-40-5○30+20+6
4.填表。
加数
23
45
48
53
加数
15
21
21
24
加数
24
32
12
21

78
96
94

  计算连加、连减运算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一定要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哟!
  先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然后根据结果比较大小。
  观察表格,缺少加数的用减法计算,缺少和的用加法计算,不能混淆。
参考答案:
1.80 87 96 18 3 15 竖式略
2.
3.= = > <
4.62 25 78 24 20
练习八 乘法的初步认识
1.看图列算式。
加法算式:      加法算式:     ?
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     ?
或    ? 或    ?
2.读一读,列算式。
算式:(  )×(  )=(  )
读作:         ?
算式:(  )×(  )=(  )
读作:         ?
3.小蚂蚁回家。
 
写乘法算式时,要根据乘法的意义,有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就写成几乘这个加数。
  注意:不要写成6×6=12。
  几×几,就是表示有几个相同的几相加,例如,5×4既可以表示5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5相加,连线时还可以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去连。
参考答案:
1.5+5+5=15  3+3+3+3=12
5×3=15 3×4=12
3×5=15 4×3=12
2.3 2 2×3=6(3×2=6) 2乘3等于6(3乘2等于6) 2 6  6×2=12(2×6=12) 6乘2等于12(2乘6等于12)
3.
练习六 加减混合运算
1.用竖式计算。
89-35+37=    72+(58-34)=
80-(43+25)= 76-29+53=
2.我能行!我一定能先得到☆。
3.在○里填上“>”“<”或“=”。
18+13-7○22-6+15 60-20+8○42+8-10
40+16-6○63-20+7 72-8+30○91+8-12
4.连一连。
  
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计算进位加法时,不要漏加进上来的“1”;计算退位减法时,不要漏减被借走的“1”!
 先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比较大小。
  可以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做上记号再连线,计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哟!
参考答案:
1.91 96 12 100 竖式略
2.79 14 72 42 54 80 69 100
3.< > = >
4.略
练习十 乘加、乘减
1.我是计算小能手。
2.看图列算式。
乘加算式:?
乘减算式:?
乘加算式:?
乘减算式:?
3.我能改写算式。
3+3+3+3+2→ ○ ○ = 
4+4+4-3→ ○ ○ = 
2+2+2+2+2-1→ ○ ○ = 
5+5+5+5+4→ ○ ○ = 
4.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3×5-5= ×
4×3-4= × 
3×2+3×3= × 
2×4-2×2= × 
要弄清楚“×”和“+”的意义,不要混淆。
  看图列算式,有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就先写成几×几,再加上剩下的数;或把每组物体都看作相同数量,写成几乘几后,再减去缺少的数。
  根据乘法的意义,先把几个相同加数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加上或减去剩下的加数或减数。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先要理解乘法的意义。
参考答案:
1.14 6 12 24 18 12 10 11 18
2.3×3+2=11 3×4-1=11
5×4+3=23 5×5-2=23
3.3×4+2=14 4×3-3=9
2×5-1=9 5×4+4=24
4.2×5 4×2 3×5 2×2
练习十一 6的乘法口诀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六(  )       五六(  )
(  )六三十六 四六(  )
(  )得六 (  )十八
三六(  ) 六六(  )
二(  )十二 (  )六三十
2.根据口诀写乘法算式。
五六三十 四六二十四
      ?          
三六十八 六六三十六
      ?       ?       ?
3.连一连。
4.在○里填上“+”“-”或“×”。
3○3=6  6○5=11   2○5=10
8○5=13 4○2=8 6○3=3
5○5=25 3○2=6 4○6=24
  注意:几十几中间的“十”不能省略不写。
  思考:每一个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吗?
  计算乘法时,口诀一定要记牢。
  把“+、-、×”放到圆圈内试一试,使算式的结果等于等号右边的数。
参考答案:
1.十二 三十 六 二十四 一六(二三) 三六 十八 三十六 六 五
2.5×6=30 6×5=30 4×6=24 6×4=24
3×6=18 6×3=18 6×6=36
3.
4.+ + × + × - × × ×
练习十三 7的乘法口诀
1.谁先到家?(根据算式写口诀)
2.补充口诀写算式。
三七(   ) 四七(   ) 七七(   )
     ?      ?      ?
     ?      ?
( )七十四 ( )七三十五 六七(   )
     ?      ?      ?
     ?      ?      ?
3.找朋友,连一连。
4×7   35      49   7×3
5×7 28 42 7+2
7×2 7 21 7×7
1×7 14 9 6×7
4.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7×(  )<49     (  )×7<35
(  )×3<24 (  )×4<28
7×(  )<42 7×(  )<14
7×(  )<15 6×(  )<41
7×(  )<22 (  )×4<30
  记忆7的口诀有何规律呢?
  乘数不同的,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乘数相同的,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
  先根据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想口诀,再根据口诀算出结果,最后把算式与对应的结果连起来。
  先想一想,再填一填。
参考答案:
1.14 14 二七十四  28 28 四七二十八
35 35 五七三十五 42 42 六七四十二
2.
二十一 3×7=21 7×3=21 二十八4×7=28 7×4=28 四十九7×7=49
二2×7=14 7×2=14 五5×7=35 7×5=35 四十二6×7=42 7×6=42
3.
4.6 4 7 6 5 1 2 6 3 7
练习十二 迷宫大冲关
参考答案:

练习十五 9的乘法口诀
1.补充口诀,并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九(   ) 六九(   ) 八九(   )
     ?      ?      ?
     ?      ?      ?
2.开锁。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9      7×(  )=63
36=(  )×4 9×(  )=27
8×(  )=72 54=9×(  )
4.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9×(  )<30 72>9×(  )
8×(  )<50 60>(  )×9
55>(  )×7 (  )×9<47
  注意写口诀时要用汉字数字。
  先根据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想口诀,再根据口诀计算出得数,最后把算式与对应的得数连起来。
  用乘法口诀计算时,先根据算式中的两个数字选择恰当的口诀,再利用口诀写出算式中缺少的数字。
  一定要注意是“>”还是“<”哟!
参考答案:
1.
二十七 3×9=27 9×3=27 五十四6×9=54 9×6=54 七十二8×9=72 9×8=72
2.
3.1 9 9 3 9 6
4.3 7 6 6 7 5
练习十六 迷宫大冲关
参考答案:

练习十四 8的乘法口诀
1.写一写,连一连。
8 × 1   七八(    )   4 × 8
8 × 5   四八(    )   6 × 8
8 × 7   六八(    )   7 × 8
8 × 4   一八(    )   8 × 8
8 × 6   五八(    )   3 × 8
8 × 2   八八(    )   2 × 8
8 × 8   三八(    )   1 × 8
8 × 3   二八(    )   5 × 8
2.口算。
3×8=    8×6=    7×8=
8×4= 2×8= 8×8=
5×6= 8×1= 5×8=
6×8= 8×7= 8×3=
3.小青蛙回家。
4.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  )<32    64>8×(  )
8×(  )<50 49>(  )×8
58>(  )×8 (  )×8<40
3×(  )<25 7×(  )<60
27>8×(  ) 36>8×(  )
  几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就相差几,例如,8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就相差8。
  口算乘法时,先根据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想口诀,再根据口诀写出得数。
  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8,可根据8的乘法口诀填写。
  先想一想,再填一填。
参考答案:
1.略
2.24 48 56 32 16 64 30 8 40 48 56 24
3.16 24 32 40 48 56 64 
4.3 7 6 6 7 4 8 8 3 4
练习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1.用竖式计算。
61-38 =      70-24 =
53-29 = 82-24 =
75-49 = 100-36 =
2.蜜蜂采蜜。(连一连)
3.填一填。
17+(  )=60    90-(  )=42
(  )-29=31 (  )+37=82
(  )-54=16 26+(  )=73
4.接力赛。
 
 个位数不够减,怎么办?
  十位数字退1后,十位计算时不要忘记去掉这个“1”。
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参考答案:
1.23 46 24 58 26 64 竖式略
2.
3.43 48 60 45 70 47
4.34 58 39 56 29 100
第一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推理法解决测量问题。
方方用一根绳子测量一个花坛一周的长度,他把绳子绕花坛1圈后,绳子剩下23米,绕花坛2圈后,绳子剩下9米。这个花坛一周长多少米?
题中两次的测量情况可用下图表示出来:
绳子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但绕1圈比绕2圈多剩余(23-9)米,多出的部分就是花坛一周的长度。
23-9=14(米)
答:这个花坛一周长14米。
  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知道绳子绕花坛的圈数与剩余绳子的长度有关系,绕2圈比绕1圈多用去绳子的长度就是花坛一周的长。
思想方法运用:借助图示法解决计算身高的实际问题。
光光比爸爸矮80厘米。光光的身高是多少米?
1米60厘米=160厘米,光光一家的身高用直观图表示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求光光的身高是多少厘米,需要先求出爸爸的身高,即求比160多20的数是多少,列式是160+20=180;再求光光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即求比180少80的数是多少,列式是180-80=100(厘米),最后再把100厘米换算成1米。
1米60厘米=160厘米
160+20-80=100(厘米)
100厘米=1米
答:光光的身高是1米。
  本题中求出爸爸的身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时,可以用直观图表示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移多补少”法解决实际问题。
交换哪两筐,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用箭头画一画,算一算。
先分别求出每辆车上苹果的总个数,第1辆车上有26+30+28=84(个);第2辆车上有24+22+26=72(个);再算第1辆车上的苹果个数比第2辆车上多多少个,即84-72=12(个),12个的一半是6个,也就是从第1辆车上拿6个苹果给第2辆车,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要求交换哪两筐,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就找第1辆车上的哪筐苹果比第2辆车上的哪筐苹果多6个,观察发现:30-24=6(个),28-22=6(个),即有两种交换方法:
  30个 ? 24个  28个 ? 22个
  第1辆车  第2辆车 第1辆车  第2辆车
口答:交换30个一筐的的和24个一筐的的这两筐或交换28个一筐的的和22个一筐的的,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解决这类“移多补少”的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题的键是掌握下面的数量关系:物体的总个数不发生变化,先求出总个数相差多少,再把多出的部分平均分成两半,把其中的一半给少的那个量。在此基础上,根据题意解答问题即可。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倒推法解决“将错就错”的问题。
在计算一个数减去18时,马大哈将被减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互换了,结果得47。正确的差是多少?
1.根据得到的差47和减数18,求出百位和十位互换后的被减数,即:18+47=65。
2.由“65”可以推算出正确的被减数是“56”。
3.求出正确的差:56-18=38。
18+47=65 56-18=38
  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将错就错”先求出错误的被减数,然后根据错误的被减数推算出正确的被减数,进而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第三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比较法解决问题。
下面的两个角哪个大?你发现了什么?
先制作两个长短不同的活动角,分别与图中的两个角一样大。借助活动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通过比较
可知,两个角一样大,由此可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两个角一样大。
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第四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求异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一张长方形餐桌配4把椅子,一张圆形餐桌配6把椅子。某宾馆大厅里摆了3张长方形的餐桌和5张圆形的餐桌,一共需要配多少把椅子?
思路一:由题意可知,一张长方形餐桌配4把椅子,一张圆形餐桌配6把椅子。求3张长方形的餐桌和5张圆形的餐桌一共需要配多少把椅子,可以先分别求出3张长方形的餐桌和5张圆形的餐桌各需要配多少把椅子,再把需要的椅子数相加。
思路二:可以把3张长方形的餐桌和5张圆形的餐桌即8张餐桌都配成4把椅子,列式是8×4,因为5张圆形的餐桌每张要配6把椅子,这样少算了5个2把,要加上。
思路三:把每张餐桌都配成6把椅子,这样3张长方形的餐桌每张都多配了2把椅子,即多配了3个2把,要减去。
方法一:3×4=12(把) 5×6=30(把) 12+30=42(把)
方法二:5+3=8(张) 8×4=32(把) 5×2=10(把) 32+10=42(把)
方法三:5+3=8(张) 8×6=48(把) 3×2=6(把) 48-6=42(把)
口答:一共需要配42把椅子。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方法不唯一时,要选用简便的方法解答。
第五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观察分析法找不同。
下面左图是一个正方体积木的展开图,如果把它折叠起来,就成了一个正方体。下面右边的五个正方体积木中,哪一个与它完全相同的?
先把左边的图形折叠起来。可以发现折叠成的正方体中,与是两个相对的面;与是两个相对的面;与是两个相对的面。了解了每两个面之间的关系,再分别观察右面的五个正方体积木,①中,与是相邻的两个面,不是相对的
两个面,所以不选①;②和③中与是相邻的,不是相对的,所以也不选②和③;④中与是相邻的,而不是相对,所以也不同;只有⑤与原正方体积木完全相同。

  根据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来辨认它的摆放方式时,首先要了解这个物体相邻面以及相对的面分别是什么,然后根据确定的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第六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图示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盒饼干,小冰第一次吃掉了一半,第二次又吃掉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下8块。这些饼干共有多少块?
可以画图帮助理解题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盒饼干共有4个8块。
8×4=32(块)
口答:这些饼干共有32块。
  有些题很难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以先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再来解答比较容易。
第七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推理法解决时针与分针追赶问题。
(1)(2)
第一个钟面上,时针指着11,分针指着12,此时的时刻是11时,要知道再过多长时间分针能赶上时针,根据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可知,12时时针与分针重叠在一起,从11时到12时经过了1小时,所以再过1小时分针能赶上时针。第二个钟面上,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此时的时刻是1时,根据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可知,3时整时,时针指着3,分针指着12,此时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9时整时,时针指着9,分针指着12,此时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1)再过1小时分针能赶上时针。
(2)(答案不唯一)9时整或3时整,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根据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运动情况,通过想象得出答案。
第八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有序思维法解决搭配问题。
幼儿园为女同学做演出服,上衣有红色、蓝色和黄色,裙子有黑色、白色、灰色和绿色。这些服装一共可以搭配出多少套不同的衣服?
按照一定的顺序思考,如果穿红色上衣,就会有四种颜色的裙子可以搭配;同理,如果是穿黄色、蓝色的上衣,也分别有四种颜色的裙子可以搭配,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可供搭配的种类有3个4种,所以一共可以搭配出12套不同的衣服。
这些服装一共可以搭配出12套不同的衣服。
  解题时,一定要分清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本题是一道与顺序有关的排列题目。
一、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1、我会填。
(1)猜一猜,用0、1、2、3、4、5、6、7、8、9相乘的积大,还是相加的和大。答案是(????)。?
(2)一根木料锯成8段,每锯一段需要2分钟,锯完这根木料需要(??)分钟。
(3)(???)里面最大能填几?
7×(???)<38?????45>8×(???)??3×(???)<25?????52>9×(???)?
(4)请你写4个积是24的乘法算式: ( )( )( )( )
2、将算式补充完整。
3、我会分。
(1)有6个苹果,分给丫丫和聪聪,可以怎么分?
方法一:丫丫没有,聪聪
方法二:丫丫,聪聪
方法三:丫丫,聪聪
方法四:丫丫,聪聪
方法五:丫丫,聪聪
方法六:丫丫,聪聪
方法七:丫丫,聪聪没有。
(2)将8本书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可以分得多少本书?我们可以用除法记为:( )。
(3)有6块糖,每个小朋友分3块,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我们可以用除法记为:( )。
4、说出下面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10÷5=2 15÷3=5
18÷2=9 12÷2=6
5、按要求解答问题。
(1)我会做除法。

(2)根据口诀“四八三十二”分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
(???)÷(???)=(???)?????(???)÷(???)=(???)
6、看图回答问题。
(1)买6个需要多少元?56元可以买几个?(提示:就是求56里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计算时想8的乘法口诀哪句的积是56.)
(2)54元还可以买什么?能买几个?(提示:想54的口诀哪句与6和9有关)
7、照样子摆一摆,然后圈一圈并填一填。

8、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分了( )组,还剩( )根。
提示:13÷4=3……1,还可以用下面的竖式来表示。
模仿着上面的除数竖式计算,我会计算下面的除法竖式。
9、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几条船?
答:至少要租( )条船。
答案:
1、(1)和大 (2)14(3)5 5 8 5 (4)3×8=24 8×3=24 4×6=24 6×4=24
2、7 2 9 40 2 2
3、(2)8÷2=4 (3)6÷3=2
4、被除数:10 15 18 12 除数:5 3 2 2 商 2 5 9 6
5、(1)5 4 6 3 5 3 (2)4×8=32 8×4=32 32÷4=8 32÷8=4
6、(1)6×8=48(元)56÷8=7(个)
(2)54÷6=9(个) 54÷9=6(个)
7、(1)8 1 8 1 (2)7 2 7 2
8、4 1
9、5 2 6
三、长度、时间和质量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米 40厘米+26厘米=( )厘米
1米-12厘米=( )厘米 1米+10厘米=( )厘米
50分+40分=(??)时(??)分????1时+15分=(????)分??
1个半小时=(????)分????????? 1个半小时-20分=(????)分?
2、估计男孩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3、接着往下画。
4、星期六上午,妈妈去银行交水电费,商场买衣服和购买早点,请你写出下面每个时刻妈妈都做了些什么。
5、读一读、圈一圈、填一填。
(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1千克呢?
(2)计量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常用哪些单位?圈一圈。
(3)把“克”和“千克”送回家。
6、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
答案:
1、17 66 88 110 1 30 75 90 70
2、男孩:90厘米 机灵狗:40厘米
3、
4、买早点 交水费 买衣服
5、(2)克 千克 克 千克 (3)克 克 千克 千克
6、240+200+240=680(克)
二、数的运算和万以内的数的认识
1、夺红旗。
2、把每行、每列和每一斜行的三个数加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3、小刚、小丽和小芳三人玩套圈游戏,每人套两次,小刚得了62分,小丽得了93分,小芳得了第二名。他们可能套中哪两个小动物??
4、我会算。
例1:
(1)我也试一试。
23+6-11 2×8÷4 72÷8÷3
例2:
(2)我再试一试。
20-8÷2 7×5-3 4+4×6 81÷9+3
例3:
(3)我来填一填。
5、我来烤红薯。
(1)一共要烤90个,已经烤了36个,剩下( )-( )=( )(个)
(2)剩下( )个,每次烤9个,烤几次烤完就是求( )里有多少个9,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为( )÷( )=( )(次)。
(3)上面的算式还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6、我来数一数。
(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
(2)我会读和写。
例:
我来试一试。
写作: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3)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我也试一试。
7、我会比大小。
(1)在○里填上“>”、“<”或“=”。
43+12○50 41+37○75 89-33○59 79○95-76
(2)大数我也会比较,在○里填上“>”、“<”或“=”。
(提示: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从左边的最高位开始比起,哪个数上的大,这个数就大。)
8、我会算。
例:
(1)我来试一试。
答案:
1、61 14 72 49 68
2、和都是90
3、小刚:35+27=62(分)小丽 35+58=93(分)或31+62=93(分)
小芳得了第二名,分数要大于62小于93,所以可能套中了24+35或24+62或24+58或31+35或31+58。
(1)23+6-11 2×8÷4 72÷8÷3
=29-11 =16÷4 =9÷3
=18 =4 =3
(2)20-8÷2 7×5-3 4+4×6 81÷9+3
=20-4 =35-3 =4+24 =9+3
=16 =32 =28 =12
(3)30 35 65-5×6 7 3 21÷(43-36)
5、(1)90 36 54 (2)54 54 54 9 6
6、(1)10 100 1000
(2)126 一百二十六 304 三百零四 580 五百八十
(3)2080 二千零八十 6009 六千零九
7、(1)> > < >(2)> < >
8、600 200 9000 6000 120 70 1700 800
四、图形与几何
1、数出下面每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2、在下面各图中各画一条线,使它们分别增加2个直角、3个直角和4个直角。

增加2个直角 增加3个直角 增加4个直角
3、分别是从房子的哪面看到的?
4、填出观察的位置。
5、我来折一折、剪一剪。
先把一张纸对折,画出一些图形,用剪刀剪一剪打开,就出现下面的图形。
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中间的虚线是对称轴,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6、认一认和辩一辩。
(1)下面这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
(2)下面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旋转运动。
(3)根据上面的学习和你的理解,下面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答案:
1、3 8 8
2、
3、右面 后面 左面
4、上 左(右) 前 上 左 右
5、
6、
四、图形与几何
1、数出下面每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2、在下面各图中各画一条线,使它们分别增加2个直角、3个直角和4个直角。

增加2个直角 增加3个直角 增加4个直角
3、分别是从房子的哪面看到的?
4、填出观察的位置。
5、我来折一折、剪一剪。
先把一张纸对折,画出一些图形,用剪刀剪一剪打开,就出现下面的图形。
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中间的虚线是对称轴,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6、认一认和辩一辩。
(1)下面这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
(2)下面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旋转运动。
(3)根据上面的学习和你的理解,下面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答案:
1、3 8 8
2、
3、右面 后面 左面
4、上 左(右) 前 上 左 右
5、
6、
第二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移多补少”法解决实际问题。
交换哪两筐,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用箭头画一画,算一算。
先分别求出每辆车上苹果的总个数,第1辆车上有26+30+28=84(个);第2辆车上有24+22+26=72(个);再算第1辆车上的苹果个数比第2辆车上多多少个,即84-72=12(个),12个的一半是6个,也就是从第1辆车上拿6个苹果给第2辆车,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要求交换哪两筐,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就找第1辆车上的哪筐苹果比第2辆车上的哪筐苹果多6个,观察发现:30-24=6(个),28-22=6(个),即有两种交换方法:
  30个 ? 24个  28个 ? 22个
  第1辆车  第2辆车 第1辆车  第2辆车
口答:交换30个一筐的的和24个一筐的的这两筐或交换28个一筐的的和22个一筐的的,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解决这类“移多补少”的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题的键是掌握下面的数量关系:物体的总个数不发生变化,先求出总个数相差多少,再把多出的部分平均分成两半,把其中的一半给少的那个量。在此基础上,根据题意解答问题即可。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倒推法解决“将错就错”的问题。
在计算一个数减去18时,马大哈将被减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互换了,结果得47。正确的差是多少?
1.根据得到的差47和减数18,求出百位和十位互换后的被减数,即:18+47=65。
2.由“65”可以推算出正确的被减数是“56”。
3.求出正确的差:56-18=38。
18+47=65 56-18=38
  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将错就错”先求出错误的被减数,然后根据错误的被减数推算出正确的被减数,进而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第五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观察分析法找不同。
下面左图是一个正方体积木的展开图,如果把它折叠起来,就成了一个正方体。下面右边的五个正方体积木中,哪一个与它完全相同的?
先把左边的图形折叠起来。可以发现折叠成的正方体中,与是两个相对的面;与是两个相对的面;与是两个相对的面。了解了每两个面之间的关系,再分别观察右面的五个正方体积木,①中,与是相邻的两个面,不是相对的
两个面,所以不选①;②和③中与是相邻的,不是相对的,所以也不选②和③;④中与是相邻的,而不是相对,所以也不同;只有⑤与原正方体积木完全相同。

  根据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来辨认它的摆放方式时,首先要了解这个物体相邻面以及相对的面分别是什么,然后根据确定的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第八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有序思维法解决搭配问题。
幼儿园为女同学做演出服,上衣有红色、蓝色和黄色,裙子有黑色、白色、灰色和绿色。这些服装一共可以搭配出多少套不同的衣服?
按照一定的顺序思考,如果穿红色上衣,就会有四种颜色的裙子可以搭配;同理,如果是穿黄色、蓝色的上衣,也分别有四种颜色的裙子可以搭配,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可供搭配的种类有3个4种,所以一共可以搭配出12套不同的衣服。
这些服装一共可以搭配出12套不同的衣服。
  解题时,一定要分清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本题是一道与顺序有关的排列题目。
第六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图示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盒饼干,小冰第一次吃掉了一半,第二次又吃掉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下8块。这些饼干共有多少块?
可以画图帮助理解题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盒饼干共有4个8块。
8×4=32(块)
口答:这些饼干共有32块。
  有些题很难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以先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再来解答比较容易。
第四单元总结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求异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一张长方形餐桌配4把椅子,一张圆形餐桌配6把椅子。某宾馆大厅里摆了3张长方形的餐桌和5张圆形的餐桌,一共需要配多少把椅子?
思路一:由题意可知,一张长方形餐桌配4把椅子,一张圆形餐桌配6把椅子。求3张长方形的餐桌和5张圆形的餐桌一共需要配多少把椅子,可以先分别求出3张长方形的餐桌和5张圆形的餐桌各需要配多少把椅子,再把需要的椅子数相加。
思路二:可以把3张长方形的餐桌和5张圆形的餐桌即8张餐桌都配成4把椅子,列式是8×4,因为5张圆形的餐桌每张要配6把椅子,这样少算了5个2把,要加上。
思路三:把每张餐桌都配成6把椅子,这样3张长方形的餐桌每张都多配了2把椅子,即多配了3个2把,要减去。
方法一:3×4=12(把) 5×6=30(把) 12+30=42(把)
方法二:5+3=8(张) 8×4=32(把) 5×2=10(把) 32+10=42(把)
方法三:5+3=8(张) 8×6=48(把) 3×2=6(把) 48-6=42(把)
口答:一共需要配42把椅子。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方法不唯一时,要选用简便的方法解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