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如何搞好2008年高三政治一、二、三轮的复习高考政治复习是一门学问 ,方法很多 ,但万变不离其宗 , 考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以不变应万变。在这里给考生推荐的是三轮复习法。三轮复习法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 ,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 ,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第一轮复习从八月中到三月初 ,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 ; 第二轮复习从三月初到五月中 ,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 ; 第三轮复习从五月中到五月底 ,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如此安排复习 ,可以有效帮助考生搞好懂、记、练 ,懂是理解和运用的前提 ,记是表达和展示的基本条件 ,练是为更好表达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演习。三者应统筹实现 ,不可偏废。1、 第一轮复习在第一轮复习中 ,考生应尽快熟悉考试模式、性质、形式、特点及要求 , 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思维方式作出及时的调整。1. 明确考试要求 ,掌握考试特点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2. 立足学科基础 ,注重学科能力 ,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首先是把握基本概念。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概念 , 找出相似概念的相异点 , 从而做到准确把握。其次是理解基本关系。特别要注意其内在的联系 , 即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纵向串联 、 横向串联。再有便是掌握基本观点。 “背”会的知识永远是外在于自身的东西 ,无法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 也就不可能随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能力。另外 ,在第一轮复习中 , 还要注重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 寻找贯穿知识点的红线 ,通过比较、列表、画图等方法构筑知识体系 , 从 而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把握。3. 加强知识整合 , 构建知识网络 ,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4. 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 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 , 提高综合思维能力5. 关注热点 , 掌握重点 , 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 ,同时重视本年度的社会政治、 经济发展动态 ,关注国内外的重点、热点问题 ,运用教材原理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分析 ,真正领会其实质 ,学以致用。同时 ,还须关注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知识 ,如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问题 ,科技发展动态 ,文化思想的发展等。在第一轮复习中以掌握知识为主 , 但也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 , 又可以保证热点问题的覆盖面。当然综合能力测试对时政知识把握的程度不一定要有多深 ,但把握的面一定要广。平时的单科考试中不一定热的问题 , 在综合考试中却会经常出现。6. 改进学法 ,研究考法 ,提高考生的综合应试能力考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应做到: 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贯通 ,切忌死记硬背 ,千万不能因为时间紧、内容多 ,而对知识囫囵吞枣、一知半解。②要培养对知识的变通和迁移能力 ,要灵活把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注重全方位多角度理解知识。③练习要精选 ,内容要恰当 ,试题要注意筛选 ,切忌再用题海战术浪费宝贵时间。④试题的答案要“准” 、要“精”。要多研究综合能力考试的性质、目标和要求 ,特别是高考综合试题的评分标准。因为综合试题的标准答案无论是在答题的层次、逻辑关系上 ,还是在答案文字的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⑤要精心研究综合考试标准答案中的 “加分规定”,在平时的考试中要尽量向综合题的标准答案靠拢 ,尽量争取加分 , 切忌延用 “3+2”的答案模式和思路 ,要培养自己求新、求异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二、第二轮复习从时间上讲 , 高三进入四月都将开始第二轮复习。和理科不同 ,文综科目或者是政治科目仍然有成绩提高的巨大空间。在这段时间 ,还是要以课本为依据 ,把所有的考点梳理一遍。梳理先从宏观后从微观 , 例如政治学、哲学、经济学这是宏观的;微观的是在哲学里面有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唯物论、认识论 ,在辩证法里面又有联系、发展、全面、量变、质变这些理论。在这个阶段切忌浮躁 ,不要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 ,做什么都无所谓 ,这是很危险的。应对高考 ,此段时间是关键 ,其复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 加强理解领悟《考试大纲》要全面把握有关政治课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及其范围,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和区别。全面把握政治、经济常识中有关知识。正确界定各个知识点 ,理解知识脉络 , 对于应对高考是十分必要的。2. 围绕热点问题分析思考第二轮复习 ,恰恰应倒过来 ,应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 ,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 ,以便对此热点事件分析说明评价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因为政治学科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学科 ,高考试题必然会反映国家意志 ,重大时政热点必然是高考试题的重要对象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重大时政热点 ,是对应考学生的必然要求。当然在选择重大时政热点时 ,应进行筛选 ,主要依据(1)中央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点 ,即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新提法新思路; (2)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效性 , 即谁最“热”;(3)发生在我们周边似乎是小事 ,却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找出这些热点背景材料 ,通过一定的切入角度 ,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3. 主动关注高考动向三、第三轮复习开始第三轮复习 , 高考也就进入冲刺复习阶段 ,调整好心态 ,做到下面几点 , 就一定 会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水平。1. 回归课本 ,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 ,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 这就需要大家按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整理清楚。经济常识内容的章节体系要清楚 ,每部分内容包含的知识点有哪些要明白;哲学常识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价值观有哪些观点 ,对应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政治常识中的国家、政党、民族宗教的职能、组成、意义是什么。2. 看纠错本。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 , 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 , 思维方式的偏差 , 解题规范的疏漏 ,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 ,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 ,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3. 浏览重点、热点问题。高考一直都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 , 尤其是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冲刺阶段 ,大家应该根据老师给出的时事复习资料 ,或者参考相关的时事政治书 , 把每个考点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 熟悉事件中的关键词。4. 画联系图。以社会重、热点问题为中心向外辐射 ,将与其联系的所有政治知识挑选出来标在周围 ,增加对重点、热点问题和学科知识联系的熟练程度 , 为辨析、论述等题理顺思路。例如 : 在就业、再就业问题上就可以联系到经济常识中的资源优化配置 , 国家的宏观调控 , 社会保障制度 , 劳动合同制度;政治常识中的党的性质 , 国家的性质 , 政府的职能; 哲学常识中的从实际出发 ,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等。5. 注意答题技巧与规范。做选择题时要在审题的同时找出关键词和题目材料的主旨 , 选出表述正确的选项比较、对照 , 找出正确并符合题意的答案。 做材料题时要先看到底要考什么 , 然后从所问的角度切入 , 找到材料与所考知识的结合点,编写答案。注意写材料题的答案时 , 要全面具体、重点突出 ,恰当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中的知识和术语 ,条理清楚的表述。6. 选做真题。这一阶段 , 大家应慎选或不再做新的模拟题 ,但应该选做一些近 3 年的高考真题 , 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 ,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 ,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7. 调整状态 , 进入考试时间。建议大家在复习时要看练结合。可以把做真题的时间放在与高考文科综合或者政治科同步的时间去做。这样除了可以保持高考复习所需要的训练量 , 还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 ,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看纠错本的时候 ,也要注意不仅仅是用眼去看 ,必须随时记录一些感想、体会 ,思考自己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 ,必要的时候还要回归课本 ,澄清一些概念。高考虽然迫在眉睫 , 但复习仍需贴近考纲、教材和自己的实际。只有扎实灵活 , 科学得法, 冲刺就能事半功倍 ,取得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