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政治高考时政复习:台湾“入联”违背民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8年政治高考时政复习:台湾“入联”违背民意

资源简介

台湾“入联”违背民意
四川省乐至县吴仲良中学 陆正军
时政点击
1.2007年4月28日至29日,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年来,大陆方面积极落实已经出台的数十项惠台政策措施,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组团赴台实地考察并签订水果采购意向、落实采购措施,加强台商权益保障,为台胞在大陆创业、就学、就医、行医提供便利,等等,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
2.陈水扁当局不顾两岸同胞的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的谴责,公然于2008年3月22日举办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中台办、国台办发表声明指出:陈水扁当局执意举办“入联公投”,是谋求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走向“台湾法理独立”的重要步骤,是变相的“台独公投”……只有坚决遏制“台独”冒险行径,才能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才能维护台湾同胞的福祉,才能维护台海地区和亚太地区的和平。
3.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事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和支持。2007年7月20日,联合国秘书处退回陈水扁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书,9月19日,第62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拒绝将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提交的所谓“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提案列入联大议程。美国、俄罗斯、英国等纷纷表示,反对“入联公投”,反对陈水扁当局企图改变台海现状的“台独”挑衅活动,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热点点评
从经济常识的角度思考
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是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两岸打破僵局,实现“三通”,加强经贸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从哲学常识角度思考
1.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维护台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整体与部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不仅有利于两岸的往来和交流,也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与“台独”斗争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最广大台湾民众和极少数“台独”分子、“台独”势力区分开来,一方面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另一方面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4.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是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但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我们必须同“台独”分子作艰苦的斗争,反对国际反华势力纵容、支持“台独”的行为。
5.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入联公投”是以公投方式谋求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走向“台湾法理独立”的重要步骤,也是一种变相的“统独公投”。我们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6.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入联公投”无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实,逆历史潮流而行,必然遭受失败。
7.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基本方针,是党和政府在尊重世界和中国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在考虑和平解决港、澳、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方针对解决台湾问题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从政治常识角度思考
1.“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近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说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感召力,说明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2.主权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台湾不是主权国家,它只是中国的一部分,无权加入各种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3.我国的国家职能。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是绝不容忍“台独”,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表明我国履行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家职能。
4.坚决反对“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5.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决不允许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台湾问题,少数国家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也是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的。
创新训练
1.十七大报告指出: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这体现中国共产党
A.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诚意和善意
B.认真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职能
C.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为了实现统一,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2.2008年1月16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会见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时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更加坚定地反对台湾当局搞“入联公投”等“台独”分裂活动,对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中美关系大局至关重要。这体现了
①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②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③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④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 ③④ D.①②③④
3.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本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真诚愿望,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十七大报告中正式纳入“和平协议”的提法,是因为
A.期待和平与发展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阻碍已基本消除
C.两岸关系呈现出和解、和睦、和平、合作、融合的现状
D.“和平协议”是粉碎“台独”阴谋的唯一正确决策
4.我们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应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如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在台湾得以成功实施,那么
①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 ②台湾经济将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③台湾将享有“完全”自治权 ④经过一段时间过渡后,台湾地区将建立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共同的血脉和文化,共同的两岸关系前途,共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景,把台海两岸同胞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体现了民族具有
①共同的宗教信仰 ②共同的地域 ③共同的经济生活 ④共同的心理素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截止2007年底,已有160个国家表态反对台湾“入联公投”。这表明
A.事物发展遭遇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B.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内的事情没有兴趣
C.国际社会普遍支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D.为了协调与中国的关系,世界各国纷纷放弃本国的立场
7.2008年经济蓝皮书《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07年中国大陆经济强劲增长,带动台港澳地区经济发展,港澳经济繁荣,两岸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这表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8.材料一:2007年7月20日,联合国秘书处退回陈水扁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书,9月19日,第62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拒绝将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提交的所谓“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提案列入联大议程。
材料二: 陈水扁 ( http: / / / was40 / people / GB / smindex.jsp type=1&searchword=陈水扁&channel=海峡" \t "_blank )当局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的所谓“入联公投 ( http: / / / was40 / people / GB / smindex.jsp type=1&searchword=“公投”&channel=海峡" \t "_blank )”于2008年3月22日举行,因投票人数未达总投票权人数的一半,投票率仅35.8%,公投未获通过。公投结果说明,“台独 ( http: / / / was40 / people / GB / smindex.jsp type=1&searchword=“台独”&channel=海峡" \t "_blank )”不得人心。中台办、国台办发表声明指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陈水扁当局一意孤行,铤而走险,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1)联合国和国际社会为什么要拒绝台湾“入联”?
(2)陈水扁关于“入联”的言论为什么激起了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3)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回答,为什么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是两岸同胞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4)作为一名公民,你如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参考答案:
1.A 十七大报告的上述意见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关心、照顾台湾同胞,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诚意和善意,A正确。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构,不能履行国家职能,B错误;C与题意无关;D的观点错误。
2.A 台湾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中美关系涉及方方面面,反对台湾当局搞“入联公投”等台独活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对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中美关系至关重要,这表明这是当前的重点,这是对整体起决定作用的关键部分,①②正确。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③错误;题中没有涉及两点论,④不符合题意。
3.A 十七大报告中正式纳入“和平协议”的提法,这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A正确。在目前形势下,“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会遇到许多困难与障碍,会遇到“台独”分裂势力的挑衅,解决台湾问题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BCD的观点错误。
4.A “一国两制”在台湾成功实施的话,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的自治权,它们仍然要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③错误;④ 与“一国两制”的含义不符;①②正确。
5.B “共同的血脉和文化”表明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这属于民族心理素质的内容,④正确;“共同的两岸关系前途,共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景”表明两岸具有经济联系,③正确;①的观点错误,②与题意无关。
6.C 160个国家表态反对台湾“入联公投”,这是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认和支持,C正确。A与题意无关,BD错误。
7.A 大陆经济的强劲增长,影响了台港澳地区经济的发展、两岸贸易的发展,这一事实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A正确。其余三项观点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8.解析:解答第(1)小题要从联合国的性质来思考,联合国是主权国家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台湾作为中国的地方政府,不是主权国家。第(2)小题要分别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思考,从国内来看,台湾“入联”侵害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从国际来看,台湾“入联”与国际社会 “一个中国”的共识相违背。回答第(3)小题,要结合设问的知识指向——矛盾分析的方法,“最重要、是紧迫的任务”,这表明发展两岸关系要抓住重点和关键,这一要求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因此回答本小题,首先要阐述主要原理,其次我们要结合两岸关系的现实分析“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是主要矛盾。解答第(4)小题,可结合教材上的相关论述展开。
答案:(1)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其政府没有主权,所以不能加入联合国。
(2)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当代中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台湾“入联”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违背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必然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和抵制。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台湾“入联”违背了国际社会的这一共识,必然遭到失败。
(3)①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是否能够有效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决定因素,如果“台独”分裂势力的阴谋得逞,台海地区就没有和平,两岸的经贸、文化等交流活动都不可能开展起来。
(4)①捍卫国家主权不被侵犯,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②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一切侵略、占领和割让、出卖国家领土的行为;③捍卫国家政权及其统一,与颠覆和分裂国家政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④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的行为。
第 1 页 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