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两会”内容:要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开工建设一批重点工程,支持重点地区优先开发。(1)市场经济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2008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2)工业和三大产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三辆马车对GDP贡献不同,由于我国长时间投资过热、消费不足,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因此,要扩大内需,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4)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知识产权的可信技术匮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5)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格局。(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子物质,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两会”报告共同关注“产业结构转变”、“ 宏观调控”等重要热点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以及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现的指导思想,这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正确理解和把握《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全面分析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具有不平衡性,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 2007年成绩的同时,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形势,运用了一分为二的观点;针对我国不同现实问题,采取不同对策,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点问题,统筹兼顾,体现主次矛盾关系原理;清醒地看到成绩和问题的同时,明确成绩是巨大的,分清了主流和支流。 题目: 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 投资和消费占GDP比率的比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2003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投资率20%30%39.4%42.9%43.9%46%左右消费率80%70%58.2%55.4%53.6%43%左右注:目前世界各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达72%。2005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储蓄余额近15万亿人民币。材料二:2006年以来,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态势继续扩大,内需不振。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51.1%,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曾达62%。另外,今年前三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9%,消费仅为35.7%。材料三: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消费的一个关键因素。按照部署,明年要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2)结合材料,请用联系的观点简要分析怎样处理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从政治常识角度,阐述党提出“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重大意义。答案:(1)反映的现象:我国的投资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水平,国民储蓄率较高,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不利影响:①消费是生产过程的最终环节。消费不足,投资率过高,不利于短期宏观经济均衡和长期经济的稳定增长。②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消费率低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调节作用,不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2)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架马车,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事物之间和事物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相互制约的,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在投资合理增长的同时,保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必须优化投资结构,合理调节消费结构。联系具有条件性,怎样保持二者的比例关系,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3)有利于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