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活火山马六甲海峡收获天然橡胶佛教寺庙一、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中国中 南 半 岛马 来 群 岛找出: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岛,它们都属于亚洲吗?二、东南亚的地形和河流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特征:北高南低 中南半岛的河流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进入下游后,水流平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是东南亚的重要的农业地区。马来群岛的地形特点: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 马来群岛中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平原较少,当地居民只能开垦陡坡,形成梯田。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 东南亚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接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三、东南亚的气候试判断东南亚两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气候特点。 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降水少,形成旱季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旱季和雨季形成的原因 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降水多,形成雨季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理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 水分旱雨两季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自北向南流,上游湍急,下游平缓短小湍急地区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四、马六甲海峡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 门 答 腊 岛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最重要航道。 如果要开辟一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航线,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并说出理由。五、我国的近邻缅甸、老挝、越南曼谷唐人街东南亚一、位置和范围二、地形和河流三、气候与农业四、马六甲海峡五、我国的近邻东南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东南亚》是(湘教版)《地理》下册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东南亚的概况,地形特征,气候,马六甲海峡,人口和国家。它是新课程会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形特征。由于它与我国相邻,而且这边的华人华侨特别的多,因此会经常作为考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结合地图和资料,了解东南亚的位置,以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2、 结合地形图掌握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及河流特点3、 通过气候分布图和年气温曲线降水量图,说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以及中南半岛旱雨两季的划分和初步成因。4、 通过东南亚政区图说出主要的国家。能力目标:1. 培养读图、绘图、填图及分析图表资料的能力;2.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3. 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 通过学生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3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3、东南亚的气候特点4教学难点:1、 通过分析地图和读图总结出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2、 能够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二、教法1、设问思考法:通过课堂上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图,带着问题看视频等。2、图文讲解法:通过多样性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同一个内容。使教学变得通俗、易懂。3、自主学习法:通过任务清单,学生自学东南亚,然后上讲台展示。三、学法 ?1、读图学习法:图中重要内容的习惯和能力,正确理解并掌握阅读地图的步骤。2、通过教师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3、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堂的一些练习,进一步加强巩固课文内容。四、教学程序:【导入过渡】【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图片和风土人情提问:同学们,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哪一个地区?回答:东南亚。讲述:要了解一个地区,我们要通过哪几个方面学习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给同学们18分钟自主学习东南亚。【课件展示】东南亚位置和范围图。提问:东南亚包括哪两大部分?回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提问:穿过东南亚的重要纬线?判断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个温度带?学生回答。过渡,那么,它的海陆位置又是怎么样?突出东南亚和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学生到白板前指出其他重要地理事物: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等。【课件展示】中南半岛的地形图学生观察。过渡:那么,中南半岛的地形是怎么样?回答: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指导学生理解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含义,通过陈毅元帅《赠缅甸友人》的“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理解。设问:中南半岛的地势特征如何?学生作答:北高南低指导学生如何判断地势高低:河流流向,地形图的不同颜色。根据学生说出的湄公河,一起了解中南半岛的河流特征。出示中南半岛的地形图,学生据图分析河流上游和下游的不同特点,并通过图片进一步加深巩固印象。【转承过渡】那么,马来群岛的地形又是怎么样?马来群岛主要的岛屿上有没有颜色较深的地方?(有)。这些颜色较深的地方都是什么地形?(山地)。对于岛屿来讲,本身面积就不大,中间又分布着山地,说明岛屿上的地形是崎岖的还是平坦的?(崎岖)。在马来群岛上,几乎每个大岛上都分布些山地,说明马来群岛的地形是?(崎岖)。在岛屿上也有平原,因为中部地形崎岖,所以形成的平原面积就比较大还是比较小?(小)。在岛屿上也会形成河流,这些河流发源于岛屿中部的山地,流向大洋,那这些河流的长度是长还是短?(短)。水流是快还是慢?(快)。所以河流短促。学生得出结论: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河流短小湍急。出示图片印度尼西亚的火山提问:那么,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回答:因为地处板块的交接处。【课件展示】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地震带提问:东南亚是位于哪几大板块交界处?回答: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讲述:马来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课件展示】东南亚的气候图。提问:马来群岛是什么气候类型?回答:热带雨林气候提问:中南半岛是什么气候类型?回答:热带季风气候。【课件展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图。活动一:根据气候资料图判断中南半岛雨季和旱季的划分。活动二:根据风向图判断雨季和旱季的发源地、对气候的影响。学生通过读图得出结论。出示表格,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和河流特征。【课件展示】马六甲海峡设问:为什么说马六甲海峡地处十字路口的位置?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师生共同看图说出。设问:如果马六甲海峡被封锁,中国油轮该如何绕路?参考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学生能否提出别的建议。【课件展示】东南亚的人口和国家。学生准备请一位学生到白板前展示。教师提示:中国在东南亚的陆上邻国有哪三个?唯一的内陆国是?马六甲海峡沿岸的三个国家是什么?被称为火山国和千岛之国的国家是哪个?菲律宾群岛的主要国家是?学生提问学生。【课堂总结】PAGE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7.1东南亚.doc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7.1东南亚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