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流专题(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资料和地图,学会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2、结合实例分析世界主要河流的源流状况,水文特征,利用价值,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2、运用具体案例,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开发利用。3、了解河流水能水运开发的基本评价方向,学会归纳河流水文特征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学习重点: 1、河流的水文特征 2、世界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开发利用学习难点: 1、归纳河流水文特征的一般方法 2、河流的合理开发利用课前学生活动:自主结合学案,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课堂教师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欣赏了歌曲匆匆那年版的河流的水文特征,听到了哪些熟悉的有关河流的知识?河流作为自然的重要组成要素,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让我们一起再一次重新走进河流,系统的学习河流的有关知识。学习过程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环节一:明确学习目标环节二:分类整合形成系统一:源流概况活动一:自主学习:结合学案完成表格,分析黄河的源流概况 :源地 流经地形区 流向 流经省区 主要支流 注入海洋 河段分界点 抢答:分析长江的源流概况 源地 流经地形区 流向 流经省区 主要支流 注入海洋 河段分界点 二:水文特征 合作探究一: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特征 描 述 什 么 如 何 描 述 影响因素水 文 特 征 流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凌汛) 有无冰期 1.水文特征(流量) 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说一说为什么亚马孙河的水量特别丰富。总结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① ,② , ③ 。2.水文特征(含沙量)图甲依次改变的是植被状况,降水强度,地面坡度 ,流入玻璃杯内水土状况,结合图甲先分析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并据此分析下图黄河河口至陕县河段含沙量大增的原因。总结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① ,② , ③ 。黄河河口至陕县河段含沙量大增的原因 。3.水文特征(汛期) 下图黑色方块所示月份为河流汛期,结合下图,议一议河流汛期长短不同的原因 。4.水文特征(冰期) 抢答(1)什么因素影响河流有无结冰期?(2)什么时间和条件下河流会有凌汛现象?边学边练 红笔描出黄河有凌汛的河段 水文特征小结 外流河水文特征影响因素流量大小 汛期长短 含沙量 结冰期 边学边用 右图所示是我国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地区的河流有哪些水文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三:流量补给 抢答: (1)若该三条河流位于我国,请判断分别可能位于我国哪些地区?(2)其汛期的形成时间有何不同? (3)汛期水源分别来源于哪里? 小结四、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1.河流开发讨论抢答:河流(流域)的开发一般从哪些方面回答? 例题:B、C两河的开发方向有何不同? 开发——航运如何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讨论:莱茵河为何成为世界具有重要航运意义的河流? 开发——水能练习:分析下图不同河段水电站选址的共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在等高线图上如何确定水电站的位置?2,治理——洪涝思考:长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多发洪涝原因 对策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中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泥沙沉积,淤塞河道 河道特别是荆江段,河道多弯曲,水流不畅 滥砍乱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围湖造田,湖泊调蓄功能减弱 治理——断流阅读据统计,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580亿m3,仅相当于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却承担着向全国15%的耕地、12%的人口、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向流域外远距离调水。随着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两岸年用水量由50年代的122亿m3猛增到90年代的300亿m3左右。其中农业用水是大头,约占92%,工业生活用水约占8%。加之污染浪费,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从1972年起到1999年的28年间,黄河下游有22年断流,而1996、1997、1998年连续三年的断流时间均超过100天,1998年则长达144天。 原因 对策 环节三:考点演练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左上图为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2:右上图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1)E河段的汛期在 季,补给方式主要为 。 (2)简要说明G流量曲线较平稳的原因 。(3)分析E、G两河段及流域的开发利用条件与方向,完成下表。 河段 河段开发利用方向 地形,气候条件E G 环节四:我的收获评测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