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你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你的时候,你应该怎样配合别人?(  )
A.紧紧抓住那人的胳膊或腿 B.身体放松,让救你的人托着你的腰部
C.用双手抱住对方的身体 D.拼命挣扎
2.雷电发生时,哪种做法不安全(  )
A.躲到大树下 B.躲进建筑物内 C.关掉电视、电话等 D.关好窗户
3.在室外遇到雷雨时,下面哪种做法不容易出现危险?(  )
A.躲到大树下 B.躲到广告牌下
C.无处可躲时,双腿并拢、蹲下身子 D.赶紧骑车离开
4.骑自行车时,下列行为安全的是(  )
A.一手骑车,一手撑伞 B.边骑车边玩手机
C.转向时,伸手示意 D.与其他同学并排骑行
5.遇到龙卷风时下列哪种做法正确(  )
A.躲在大树下 B.躲在简易住房内
C.躲在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D.打开窗户
6.传染病的传播链条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只要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便可阻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这三个环节是(  )
①病原体 ②传染源 ③细菌 ④传播途径 ⑤易感人群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7.在野外活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看到蜂窝绕道行走 B.在高压线下钓鱼 C.在树林里野炊D.在野外的河里游泳
8.教育部官网发布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D.学校保护
9.2019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8年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8万件3.3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的18人,厅局级39人。这说明(  )
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 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③我国坚持反腐倡廉,推进依法治国 ④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新修订的《广告法》于9月1日起实施,新法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在针对未成年人的大众传播媒介上不得发布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酒类、美容广告,以及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广告。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1.2018 年 12 月 28 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严禁有害 APP 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12.2018年7月24日,全国“扫黄打非”办等六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将加强网络直播管理,重点清理网络有害信息。这要求我们(  )
①提高安全意识,主动远离网络直播 ②树立权利意识,捍卫网络绝对自由
③互强化义务意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参与网络生活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3.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我们应该珍爱生命,学会关爱保护自己。下列行为 方式不利于关爱保护自己生命的是(  )
A.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 B.从网络上学习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
C.暑假里,和同学结伴到水库游泳 D.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演练活动
14.2019年3月19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规定》从4月1日开始执行。这体现了对未成人的(  )特殊保护。
①社会保护 ②家庭保护 ③学校保护 ④司法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法不可违”表明(  )
A.法律保护我们权利 B.法律比道德更有用
C.法律约束我们行为 D.法律是我们行为的底线
16.日前,针对央视“3?15″曝光的校园周边问题食品,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迅速行动,组织执法人员持续两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行动,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7.2019 年 3 月 25 日是第 24 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为“关爱生命、快乐成 长”。 开展这一教育活动有利于(  )
①引导未成年人珍爱生命 ②杜绝未成年人受到各种伤害
③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④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下列事例能体现这行为规范的是(  )
A.中学生小梅因未认真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教育
B.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陈旭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C.李某因在遛狗时未用狗绳牵引,受到路过群众的强烈谴责
D.小林的父亲每天按时到公司上班,多年来从未迟到、缺席
二.材料分析题
19.材料一:有些教育软件商开发以免费作业平台为主的校园app,该校园app包含一些色情暴力、网络游戏等内容,下面是关于学生使用app的调查情况:
学生使用APP的调查情况:

材料二:2019年3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通知,明确要求全面规范校园APP的管理和使用,与网信部门开展联合行动,治理校园APP乱象。一些APP往往以获取学生信息和流量为目的,不少学生体会到的变相消费,存在消费陷井: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校园APP平台,获取学生的个人真实信息和账号信息,诱导学生参与校园借贷的违法行为,严重危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二,教育部与网信部门开展联合治理校园APP乱象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3)结合本题材料,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校园APP?



20.【我们是法治建设的受益者】
材料一:12月16日,深圳爱义学校的初一学生小梁(化名)放学后,遭到包括同校及外校的多名初二、初三学生围殴,除了被踢头、狠踹外,还被迫下跪并自扇巴掌;11月19日,广东佛山市某校一学生放学后被五六个学生掌掴和逼迫抽烟……
材料二:2016年11月,教育部、中央综治办、司法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有效逼制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
(1)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保护?


(2)九部门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3)如果让全校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规定,请你为同学们推荐两部法律。


21.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2018年3月11日下午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二:2018年3月28日,山西省吕梁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张中生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一审公开宣判:张中生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追缴其受贿所得财物和来源不明财产及孳息。审理查明,张中生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10.4亿余元。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出法律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2)结合材料分析,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22.2017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北京市精密谋划、精心组织,创新形式,举办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开幕式。首次开辟分会场,在开幕式上实现首都图书馆主会场与多个分会场同步直播,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全市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系列主题活动的空前盛况。在主会场,高标准举行“12?4″宪法宣誓仪式。主会场由市司法局局长苗林领誓,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监狱干警等行业代表60人宣誓。同时在分会场,高效率启动多个宪法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突出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培养群众法治信仰。
(1)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培养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信仰,否则法律条文就形同虚设。谈谈你对法律信仰的认识。



(2)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公民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是什么?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B A C C D C A B C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D C C B D C C B
二.材料分析题
19.
(1)材料一说明有些教育软件开发商存在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没有履行社会保护的职责;部分学生缺乏是非辨别能力;部分学生学习和生活缺乏自立能力,依赖性强。
(2)①有利于维护学生的隐私权、知情权等合法权益;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③有利于规范校园APP的管理和使用,维护校园APP安全;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等。
(3)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必要校园APP使用安全知识,做到安全使用校园APP;②提高是非辨别能力,自觉抵制拒绝校园APP的不良诱惑;③克服依赖心理,培养自立能力,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④增强法律意识,懂得维权的方式和途径。
20.
(1)社会保护。
(2)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宪法、婚姻法等。(两个即可)
21.
(1)材料一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材料二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和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2.
(1)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能体现自身价值。②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在实现自身合法利益的同时自觉维护他人和社会的合法权益;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①增强法治意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合理诉求;③提高道德水平,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