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政治探究活动(图文结合)曹县第一中学 何磊 2008年7月31日 19:28:09 胡锦涛看望受灾群众 温家宝在安慰受伤儿童探究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举国之殇,全民同咽。灾难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而在震后四小时,温家宝总理乘坐的专机就已经抵达四川成都。这场中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灾害,也是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一次大考。但面对灾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无疑递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中国执政者以人为本、身体力行,不仅成为灾难中国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受到国外舆论的一致好评。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抗灾救灾工作。参考答案:(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关注抗灾救灾工作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2)国家机关要切实履行国家职能,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政府关注抗灾救灾工作是国家机关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经济职能的具体体现。(3)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我国政府关注抗灾救灾工作是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4)中国共产党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核心,依法对我国进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中国共产党关注抗灾救灾工作这是党进行政治领导的具体体现。(5)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目标,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关注抗灾救灾工作。 各地群众踊跃捐款探究二:材料一: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四川灾区灾情严重,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5月13日起,全国各地支援德阳的抢险物资、设备源源不断地送往德阳灾区,救援人员也已赶赴灾区进行抢险救灾工作。据财政部报告,截至7月31日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641.08亿元。中央财政投入574.12亿元,地方财政投入66.96亿元。据民政部报告,截至7月31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92.49亿元。 材料二:灾害以来,灾区干部群众发扬“顾大家舍小家”精神,不等不靠不怨,始终坚守灾区一线开展抗灾行动,确保了灾区生产生活安全有序。 (1)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的? (2)“顾大家舍小家”精神对我们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①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②灾区干部群众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大局,使抗灾救灾工作顺利进行,表明我国公民能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③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下拨抗灾救灾专项资金,表明国家也为公民着想,依法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权利。(2)①“顾大家舍小家”精神启示我们,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必须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②但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仍然会产生一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中国加油!四川加油!探究三: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北京有震感。一些人散播流言说“北京发生地震了,北京地区今晚还将发生地震的”,引起市民极大恐慌。对此说法,中国地震局发布最新消息,关于“五月十二日晚二十二时至二十四时北京局部地区还要发生二至六级地震纯属谣言,请大家不要相信”北京市地震局也迅速做出反应发布新闻说“近期北京地区不会发生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请广大市民保持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有关北京地区今晚将发生地震的说法,纯属造谣惑众。”⑴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散布流言者的错误。⑵中国地震局和北京市地震局的做法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知识?参考答案:(1).①在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维护国家集体社会利益的义务。②一些散布流言者,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地震发生且信息不明的情况下,散布流言,引起市民恐慌,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③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依法自觉维护社会集体利益,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2).①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②体现了国家机关自觉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维护社会稳定。③体现了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