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高三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1)个人收入的分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6分)1.下列关于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都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②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 ③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 ④都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山东滋博市某三口之家,丈夫张某是公务员,妻子是三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从分配方式上看,丈夫和妻子的收入分别属于 ( )A、按劳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劳动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 D、按劳分配和按管理要素分配3.让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一分配方式 ( )①承认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都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②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到: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我国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 )A、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B、税收征管部门严格执法,加大征税力度C、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明显增强 D、股市火暴,印花税大量增加5.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6.购买股票、债券所得,属于 的收入A、 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C、 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按技术要素分配7.要让科技真正进村入户,就得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捆绑”不是要生拉硬扯,而是要建立一种符合市场原则的激励机制。这里所说的“绑在一起”,从分配的角度看就要A.实行按土地要素分配 B.实行按劳分配C.实行按信息要素分配 D.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8.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这是A.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B.由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C.由公有制经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D.由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决定的9.《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薪酬制度,试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年薪制、股权制和期权制。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试行年薪制、股权制和期权制,这A.是按劳分配的具体体现 B.有助于调动经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C.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 D.有利于防止个人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10.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②社会公平的实现要建立在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 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④效率和公平可以等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1.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做到①初次分配注重公平,以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促进效率提高②再分配注重效率,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④再分配更加关注公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2.面对收入差距扩大形势,政府财政应向弱势群体倾斜,向农民倾斜,向低收入者倾斜,这体现了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原则 B.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生产决定消费的原则13.小李拥有北京大学的医药卫生EMBA的学位,在多年的医疗投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是看中他的这一点,一私营企业家找到小李,出资1000万元与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眼科专科医院,小李任总经理,他没有出一分钱的现金,但他以自己的才能持有医院的20%的股份。从分配的角度看A.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按资本分配无法激励员工的创造性C.管理要素也能参与收益的分配 D.收入与所受的教育成正比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据此回答15-16题。14.从孔子的话正确的一面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必须高度重视生活资料的分配问题C.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必须严格防止出现收入差距15.我们现在看来,孔子的话中不合理之处主要在于A.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B.违背了“平等互利”原则C.违背了“效率优先”原则 D.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16.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我国正在采取措施使收入分配结构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A.促进效率提高 B.促进社会公平 C.促进生产发展 D.促进内需扩大17.2006年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其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是重要措施之一。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根本之策是A.大力发展经济 B.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C.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D.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据此回答1~3题18.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劳动产品还不够丰富19.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A.是由我国的消费结构决定的 B.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C.是由我国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决定的 D.是由我国的就业方式多元化决定的20.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积极意义是 ( )A.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B.有利于体现平均分配C.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D.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据报道,前不久中国某大学的四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以其发明的专利技术折价为基础成立的股份公司中,其所持有的股份价值达上万元。据此回答4~6题:21.材料从某种角度上反映了我国实现的分配制度是 ( )A.按劳分配的原则 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C.共同富裕 D.效率与公平统一22.专利技术所得属于 ( )A.劳动收入 B.福利收入 C.资金收入 D.技术收入23.从经济学角度看,专利技术所得 ( )A.是合理的,因为国家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没有劳动凝结C.是合理的,因为它体现了兼顾公平原则D.是不合理的,因为它违背了效率优先的原则24.近年来,我国消费率一直呈下降趋势,消费率持续走低成为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重大隐患。其主要原因就是“想花的没钱,有钱的不想花”,贫富分化降低国民消费。这表明 ( )A、共富离不开先富,先富才能共富B、市场经济的滞后性必然导致两极分化C、增加收入、扩大消费是发展经济的根本措施D、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25.分配体系的理想状态是达到公平与效率并驾齐驱。在分配过程中,下列做法能够体现兼顾公平的是①财政向欠发达地区、农村贫困地区转移 ②加大公务员工资改革力度,实行优绩优酬,鼓励先进 ③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确保东部地区更快发展 ④提高社会保障标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26、下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是( )A.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 B.股息分红C.出租土地取得的收入 D.劳动者工资收入27、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工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以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因为( )A.它把个人收入与劳动数量、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B.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它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彻底改革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28、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我们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分配制度时,必须坚持( )A.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B.调节分配收入,防止两极分化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加强调控,稳定社会二、非选择题29.(18分)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收入”问题有多处论述,让公众看到了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例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请用所学知识内容回答:(1)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6分)(2)国家可以采取哪些分配政策和财政手段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2分)29.(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3分)它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分)(2)①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4分)②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4分)③调节国家的财政支出方向,增加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特别是使中低收入者能够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果。((4分)30.(26分)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头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在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1)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差距?(3)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从而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24答:(1)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有:分配制度的变化,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体制不完善;地域差别;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手段不完善;非法收入造成的差距。(2)当前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打开收入差距,这是由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对于收入上的差距,我们一方面要体现效率原则“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另一方面,我们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而导致两极分化,以体现公平原则,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为此,要采取多种途径扩大就业,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趋向合理。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