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活与哲学》常用原理及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内容)【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1)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防止错误意识的阻碍作用。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略)4、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事物运动都有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5、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同时,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方法论】: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 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方法论】:要求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投生社会实践。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三、唯物的辩证法1、联系观点(1)联系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具有多样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原理内容】: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发展的观点(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整个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矛盾分析法(1)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的哲学范畴,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2)矛盾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又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认识事物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还要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原理内容】: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并在一定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在抓好主要矛盾的同时,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5)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着重抓住主流。 【原理内容】:②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不忽视支流,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统一。四、历史唯物主义1、历史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内容】:(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2、人生价值观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方法论】:自觉树立正确价值观,克服错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