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深圳崛起双语实验学校政治讲学稿经济生活——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课时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生产与消费学生看下列材料,思考问题:生活消费方面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 交通工具变化:马车―客车―火车―轿车―飞机B、 生活娱乐活动变化:说书、唱戏―电影―电视―因特网(1) 生产决定消费学生阅读教材29页,思考:生产如何决定消费?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学生阅读教材2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材料说明的问题。(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3)社会再生产学生看教材P29,回答问题:①什么是社会再生产?②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几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怎样?2、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为什么) ①理论原因P29 ②现实原因P30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2)意义(怎么样)学生阅读教材30页,联系近年来生产和生活的变化,思考并找出发展生产力的意义。(3)怎样发展(怎么办)——四要素:路线、人、技术、制度。实例探究[例1] 下列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说法正确地是(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C.二者互相决定 D.生产重于消费[例2] 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首先必须生产出来,才能消费它,否则就谈不上消费。这句话主要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B.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C.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 D.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例3] 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受教育的人数多了,程度高了,大量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走向工厂企业、公司等经济部门,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这一材料说明 (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C.消费提高了劳动力质量 D.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例4]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 )⑴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⑵ 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⑶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 ⑷ 改革开放的需要A、⑴ ⑵ ⑶ B、⑴ ⑵ ⑶ C、 ⑴ ⑶ ⑷ D、⑵ ⑶ ⑷课余作业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能说明变化的原因。第二课时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1)什么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范围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①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学生阅读课本P31,看看教材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么表达的?②集体经济的含义、形式、地位、作用、方针学生思考: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经济单位属于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是怎样的?学生分析教材32页生产手机的公司材料,并思考提出的两个问题。③混合所有制经济及其地位作用。学生上网查一查:A、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否等同于非公有制经济?B 、股份制是否等同于混合所有制经济?C、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有什么区别?(3)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阅读教材33页,思考问题:如何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两个表现?想一想: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1)非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及其作用①个体经济 学生思考,个体经济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作用?②私营经济 学生思考私营经济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想一想: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有什么区别?③外资经济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外资经济的含义和作用?(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①必然性(为什么) ②作用(怎么样)③如何坚持和完善(怎么办)——一,两个“毫不动摇”学生思考:如何理解两个“毫不动摇”?实例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 )A.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B.国有经济是与我国比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C.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D.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例2] 对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理解不正确地是 ( )A.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多数B.在有的地区可以占优势,有的地区也可以不占优势C.在关键行业要占优势,非关键行业可以不占优势D.在社会的各个地区、行业都要占优势[例3]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主要区别是 ( )A.经济规模较小 B.劳动生产率低C.不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D.不以赢利为目的[例4]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D、扩大就业,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途径课余作业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并能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