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练习 一、选择题1.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八大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中共十一大2.如图,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这篇文章直接针对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二月逆流”C.“反击右倾翻案风” D.“两个凡是”的方针3.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百家争鸣 ②新文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右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5.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四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毛泽东思想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C )A.政治建设上来 B.法制建设上来 C.经济建设上来 D.文化建设上来7.《人民日报》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80年《人民日报》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多快好省 8. 1977年9月,在全国计划会议上,邓小平确定了经济战线的三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从那种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受此影响,我国(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 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D.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9.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党的诞生 B.曲折探索 C.历史转折 D.动荡岁月10.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历史的伟大转折,是因为会议( )①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 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13. 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④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2)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4)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15.2012年12月7日到11日,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离京调研,前往深圳、珠海等广东诸地。他向邓小平塑像鲜花,访谈民生,倡导改革,座谈经济,酝酿新一轮改革。在调研期间,习近平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他说:“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1)改革开放的开始是以哪一历史事件为标志的?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2)有人把这次会议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请你说出这次会议实现了哪些历史性转变。答案和解析选择题1.A 2.D 3.C 4.C 5B 6.C 7.A 8.B 9.C 10.C 11.D 12.D 13.B二、非选择题14.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1978年底,北京。邓小平。(3)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材料一中这篇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为材料二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5.(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2)这次会议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