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过去的戴南镇河水淤泥发酵,加上养殖污染,散发阵阵异味,百姓反应强烈。现在的戴南镇村村河水清澈,绿草成荫,百姓欢歌笑语。戴南生态环境的变化体现了(  )
A.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B.我国不断坚持和完善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C.国家重视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加大河道治理工作是我国现阶段工作的中心
2.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4比100(女),16至59周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9%,其中 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9%.这说明我国(  )
A.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B.人口老龄化、性别失调、人口结构不合理
C.人口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了人日的长期均衡发展
3.黄某将车上约20吨废油渣危险废物倾倒到一路段的空坑中,因涉嫌污染环境罪,黄某被公安局刑事拘留,被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对黄某的处罚讨论恰当的是(  )
①针对的是我国人均资源少的国情 ②加大了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
③有利于人们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④是依法解决环境问题的举措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4.丰收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历史悠久。2018年国家批准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2018年9月23日是我国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举办了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动。国家设立丰收节的文化意义在于(  )
A.展示农村发展巨大成就,建设现代农业强国
B.展示悠久厚重农耕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C.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助推全面小康步伐
D.汇聚农业发展磅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5.某班同学在策划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板报展时,计划展示内容为“五四运动﹣﹣救亡图存,保家卫国”“五四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精神延续奋斗拼抑,担当新时代使命”三大版块。你认为该板报展最为贴切的主题是(  )
A.革除传统文化,继承奋斗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培育创造精神
C.认同外来文化,传播时代精神 D.筑牢理想信念,发扬爱国精神
6.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习近平强调,要深入研究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号召广大青年乘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必将以青春激情、无悔奋斗书写人生华章、筑就伟大梦想!当代青少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是(  )
①要学习,继承,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②必须把个人理想融入到民族复兴伟大理想中去
③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
④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7.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
①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
②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③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2018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全社会都应当崇尚,学习、捍卫英雄烈士”、“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对此,下列认识止确的是(  )
①英烈尊严须捍卫,科学立法是防线 ②英烈精神民族魂,诋毁曲解必追刑
③亵渎英烈受惩罚,人大行使执法权 ④英烈精神我弘扬,红色基因我传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与许多人交往,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下面社会生活感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小李在新闻中听到台湾民进党有关权成人声称4架大陆军机越过“海峡中线”,“直接挑衅”台军,双方对峙10分钟,感到好笑
②小李到菜园里帮妈妈除草、采摘蔬菜,小李感到劳动的艰辛和乐趣
③小李看到一位驾驶员用自己的生命保证了车上乘客的安全,这时小李感到驾驶员的伟大
④小李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这时小李感到不好玩、无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0.2018年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关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以“勿忘国耻,励志于行!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纪念南京大屠杀81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下列不能体现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11.2019年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刘月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扬琴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产物,起源就是在伊朗,传入中国后我们的演奏工具、演奏风格和琴的形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的中国化、本土化了。”这告诉我们(  )
A.中外文化并没有明显差别 B.中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C.中国文化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 D.世界文化风格多样百花齐放
12.2019年4月28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习近平在开幕式上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启示我们要坚持的基本国策有(  )
①计划生育 ②节约资源 ③保护环境 ④科技创新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3.被冠以“中国驴肉火烧之乡”的河北河间,多个乡镇存在熟食加工黑作坊,他们所加工的不是别的,正是当地名吃“河间驴肉”。这些“河间驴肉”多不含驴肉而是有骡子肉、马肉甚至猪肉,加上驴肉香精以及其他添加剂煮成。这些“假驴肉”每天被批量运往北京、山东、河南等地的多个驴肉火烧店。生产、销售假“河间驴肉”的行为(  )
①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②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背社会公平正义
③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受到道德谴责
④具有很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必然受刑罚处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19年国家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持续抓好国土绿化、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发展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美丽宜居环境。这一举措(  )
①是基于我国环境形势严峻,一发不可收拾的现状
②表明我国追求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③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利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④是有效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人口年龄中位数将总人口分成两半,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反映了人口年龄的分布状况和集中趋势。
1980年 2015年 2030年(预计) 2050年(预计)
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 21.7岁 37岁 43.2岁 49.6岁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  )
A.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B.我国自然资源日益短缺
C.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D.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经不能缓解我国人口问题
16.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
①提升了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丰富了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形式
③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港珠澳大桥穿越了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者始终高度重视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海洋环境的“零污染”和中华白海豚“零伤亡”的两大目标。这表明(  )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②保护环境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③我国保护环境的坚强决心 ④低碳生活方式已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18.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建而丰富。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来华留学生超49万人,外国留学生主要学习中文、历史、中华传统文化等。这有利于(  )
①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 ②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③展现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唯我独尊 ④促使我们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9.2018年5月18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6月2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共创美丽中国
(1)我国为什么要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2)请你分别从政府和公民的角度,谈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创美丽中国?




20.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温暖社会,感奋人心,他们不是孤立个体,是首都市民组成的光荣群体。
材料一:“千万人中你很平常,你我常走在同一条街巷……你是我的邻里街坊”。他们,是不顾非议 20 年义务捡拾垃圾保护妫水河的延庆农民贺玉凤;是在工作中被誉为“老年人的拐杖,外地人的向导,乘客的贴心人”的公交司机刘宝中;是十几年来照顾着父母、公婆、爷爷等 7 位身患重病的老人,用孝心与毅力为濒临绝境的家庭撑起一片天的普通家庭主妇田琴……
材料二:“你的智慧闪耀着幸福之光,你的爱心传递着每个希望”。他们,是致力核心技术研究,助力中国高铁攀上“世界巅峰”的贾利民;是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有进步”以应对新技术新问题的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是 20 年如一日坚持“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苛求质量的私营业主苑永萍……
(1)北京榜样优秀群体的哪些精神引领着我们前行?



(2)北京榜样的平凡善举充满浓浓的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的北京市民,谈谈应如何向榜样学习,向祖国献礼?



21.材料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時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艺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洞察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把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发展大势,明确提出了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五点主张,彰显了尊重自然、崇尚绿色的中国智慧,为人类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国贡献了中国方案。
材料二: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已正式施行。它是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领城的首部专门法规,其出台弥补士壤污染防治领域法律制度的缺失,首次在立法的高度上对土壤污染的预防、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修复、评估、后期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并且明确了土壤污染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土法)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脉相承,为今后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为人类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请你列举两例。


(2)现阶段我国制定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对防治土壤污染有哪些意义?(三个方面即可)


22.材料一:长江两岸植被破坏严重,江水泥沙含量增加,水质恶化;两岸化工厂林立,长江沿线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开发活动频繁。生态部门发出《关于全面排查处理长江沿线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开发活动的通知》,要求严查长江沿线自然保护地违规开发现象。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有关规定,自2019年2月1日起,停止发放刀鲚(即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对此有人认为:“国家已明文禁止捕捞,长江刀鲚有救啦。”
(2)请你运用法治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BBBD 6-10. BCDDC 11-15. BCCDC 16-18. CCA
二.材料分析题
19.
①我国资源形势严峻,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打响三大保卫战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关系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20.
(1)示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等。(至少回答四点)
(2)示例:我们要学习他们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努力学习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创新,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实践,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正确判断和选择;做到知行合一。
21.
(1)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2)有利于为防治土壤污染提供政策支持;为防治土壤污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协调各方力量,防治土壤污染;有利于科学利用土壤资源;有利于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对土壤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起到推动作用;有利于增强人们防治土壤污染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
22.
(1)由于违规开发资源,长江两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国家采取措施严查。
(2)上述观点片面。①国家明文禁止捕捞有利于拯救长江刀鲚。这从科学立法的角度,保证了保护长江刀鲚做到了有法可依;②想让刀鲚有救,还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