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学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情况。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初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原因)清代开荒执照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① 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耕织图》局部自学导读①阅读本框题第2自然段② 方面,对黄河、淮河、大运河进行治理,还修建许多堤坝、渠堰、海塘。耕地??兴修水利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③庄稼种植方面,改进 ,改良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 增加,棉花、甘蔗、水果等种植 不断扩大。自学导读①阅读本框题第2自然段????种植技术新品种品种面积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丝织、 、印染、 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2)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 。自学导读②阅读本框题第1自然段???棉织制瓷手工业工场 有些手工业工场颇具规模,如江宁(南京)著名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各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业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盛泽镇 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工商业市镇,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汉口镇到清朝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汉口镇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工商业繁荣。苏州苏州乾隆时期的苏州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工商业繁荣。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例如:晋商和徽商。晋商徽商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例如:晋商和徽商。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三、人口的增长 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 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自学导读③阅读本框题第1第2自然段??(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康熙乾隆有些地方,人地矛盾逐渐突出;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①②③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阅读下表并回答问题。课后活动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耕地面积大幅增加。清朝前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等。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全国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是在 ( ) A.顺治末年 B.康熙末年 C.雍正末年 D.乾隆末年2.据载,乾隆时期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的城市是 ( ) A.北京 B.扬州 C.苏州 D.杭州DC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3.清朝前期,工商业非常繁荣的大城市不包括 ( ) A.北京 B.江宁 C.扬州 D.吴江县盛泽镇4.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是 ( ) A.吴江县盛泽镇 B.湖北汉口镇 C.北京 D.江宁5.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的是在哪一时期 ( ) A.顺治末年 B.康熙时 C .雍正时 D.乾隆末年DBD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6.清朝前期商业繁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其中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山西商人组成的商帮是 ( ) A.晋商 B.徽商 C.鲁商 D.浙商7.下列不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是 ( ) A.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B.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C.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D.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pptx 中国商帮.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