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9年高考四个重要小热点高考预测(一)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一、热点背景: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于4月11--13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合作共赢》的主旨演讲;胡锦涛在博鳌还会见了萧万长先生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一行,就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问题交换意见,胡锦涛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努力,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应博鳌亚洲论坛邀请,10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及1700多名来自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参加了本次年会。在今年年会的主题"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下,参加年会的代表重点讨论了气候变化、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企业责任、金融改革、互联网的未来等议题。论坛对中国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经验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展望了中国未来改革开放的方向。二、创新练习:1、按照国际组织的划分,博鰲亚洲论坛应属于 国际组织A 区域性、非政府间、专业性 B 区域性、政府间、政治性C 世界性、政府间、政治性 D 世界性、非政府间、专业性2、中国积极参与并成功承办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会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有 ①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②发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③共同利益是各国合作的基础 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A、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3、博鰲亚洲论坛成立7年来以来,中国不但积极举办和参与,而且与亚洲各国增进睦邻友好和政治互信,积极拓展和深化双边经济合作,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推进安全对话和军事交流。这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是 ① 发挥国家的对外交往职能,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②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③ 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各国相互合作与交流的基础 ④ 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胡锦涛同志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走下去,继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继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奋斗。回答4-5题4、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这说明A.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B.改革开放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C.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5、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体现了 A.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B.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本质 D.事物存在前后相继的联系在"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这个主题之下,今年参加年会的代表讨论了气候变化、绿色能源等议题。回答6-7题6、能源、资源的浪费不仅意味着财富的白白流失,也污染了我们的空气、河流和土地,破坏了气候环境,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这表明A.任何事物都和它周围的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B.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C.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D.关键部分的性能与状态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7、与会的某专家指出:消费者文明环保的消费习惯会推动生产厂家注重节能环保,那些不重视节能环保,污染环境的企业必然会遭到消费者的排斥。这一现象表明A.个人消费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 B.企业与消费者权益的对立性C.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D.树立科学消费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8、 世界发展的活力在于多样性的共存,亚洲各国应该求同存异,在变革中实现共赢。这包含的哲理是A、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B、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C、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D、整体和部分随着场合变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9、博鳌亚洲论坛成立7年来,成为亚洲域内外国家政界、工商界、学术界对话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推进地区经济合作,增进各国了解与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亚洲各国在气候变化、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企业责任、金融改革等问题上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A、看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B、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我国国家的重要职能10、实现"绿色亚洲",必须"在变革中实现共赢"。这是因为 A、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绿色亚洲"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落到实处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胡锦涛在博鳌会见了萧万长先生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一行,就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问题交换意见。胡锦涛强调,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所系、共同利益所在,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念不会动摇。回答11-12题11、在处理两岸关系时,之所以要强调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是因为 A.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目标 B.和平统一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最佳方式 C.我国致力于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 D.祖国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12、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念不会动摇的原因在于 A.实现两岸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B.两岸人民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C.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符合当代世界的潮流 D.祖国统一关系中华民族的尊严13、材料一:在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胡锦涛同志在发表的《坚持改革开放 推进合作共赢》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走下去,继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继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奋斗。材料二: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 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气候变化、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等议题。(1)、中国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有什么意义?(2)、如果你应邀参加博鰲亚洲论坛,请你为"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提出一些建议。参考答案: 1、 A 2、 C 3 、D 4、 D 5 、A 6 、B 7、 D 8、 C 9 、A 10、B 11、C 12、A13、(1)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进程;有利于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促进亚洲和世界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建立和谐亚洲和和谐世界。(2)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保护森林,植树造林;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等等。(二)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一、热点背景: 来势汹汹的金融风暴让华尔街风光不再,让投资者血本无归,更让共和党声名扫地,却给了奥巴马强有力的支持。2008年11月5日 奥巴马不负众望,以297:139的选举人票数大幅领先麦凯恩,当选美国首位黑人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44任总统。 二、创新练习:1. 2008年11月4日 伴随着美国总统大选投票开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开盘上涨164点,涨幅1.77%。上述材料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处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 C.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与周围的任何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2.来势汹汹的金融风暴让华尔街风光不再,让投资者血本无归,更让共和党声名扫地,却给了奥巴马强有力的支持。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角度来说,下面符合材料内容的说法是: A.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B.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由于布什政府的领导不当,造成了美国当前的经济局面 C.经济决定政治,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D.美国实行两党制,两党轮流执政 3.根据美国独立研究机构布鲁金斯研究所估计,今年将有近百分之六十五的合格选民参加投票,这将是从1908年以来美国选民投票最为踊跃的一次总统大选。由此可见: A.美国的民主是对大多数人的民主 B.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美国的两党制深得民心,美国人都拥护两党制 D.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美国当前特殊的经济形势使美国选民投票踊跃 4. 2008年11月5日 ,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将面临很多挑战,其中经济是一个特殊的挑战,在这里,选民要求必须看到成果。从哲学的角度看,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C.来势汹汹的金融风暴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打击,选民希望尽快走出经济困境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5.简答题: 2008年6月10日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开始与共和党的麦凯恩正式对垒,一同展开5个月的竞选活动。美国总统选举实行普选制和选举人选举制相结合,这场总统大选的主要议题将是经济问题。根据美国独立研究机构布鲁金斯研究所估计,今年将有近百分之六十五的合格选民参加投票,这将是从1908年以来美国选民投票最为踊跃的一次总统大选。 请结合材料运用你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总统竞选的认识。【提示与答案】 1.B,材料主要讲美国总统选举与股市上涨的联系,所以体现了联系的观点。A、C不合题意,D观点不对,否认了联系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事物不可能与周围的任何事物相互联系。 2.C,材料主要是讲经济对政治的影响,A、B不合题意,D选项不是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角度来分析问题的,不合题意。 3.D,A、B观点错误,C与题目无关。 4.A,题意要求从哲学的角度看,C是政治角度,B、D与材料无关。 5.(1)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美国总统竞选的主要议题是经济问题,谁在经济主张方面使选民满意,谁就有比较大胜算。 (2)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美国总统选举实行普选制,不能掩盖美国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无论谁当选,都是资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 (3)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选民踊跃参与投票选举,并不表明广大选民都享有民主权利。普通选民没有强大经济后盾,无法成为总统候选人,更无法左右选举的结果。(三)关注民生,提高幸福指数一、热点背景:1、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2、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创新练习:四川地震灾情发生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的救灾资金,还及时预拨、增拨城乡低保资金,对重灾省区的低保对象给予一次性的生活补助。回答1-2题。1.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救灾资金54.83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赠送或补助手段2.材料中各级政府投入的救灾资金和低保、生活补助的资金,分别属于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 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③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 ④物质储备和公共消费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回答3-4题。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就是说:A.要通过政府立法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B.要通过强化政府职能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C.要通过依靠政府服务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D.要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4.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北京市政府继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今年又建立城乡"一老一小"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意义是:①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稳定人民生活 ②有利于劳动者更好地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优越性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④ 北京开始实施"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回答5-6题。5.实施"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意味着北京市150万城镇户口在校学生及学龄前婴幼儿和30万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将享受到看病报销的待遇,为此,市政府每年将拿出4亿元补贴。下列关于政府此项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项保险的实施说明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完善B. 政府此项支出属于国民收入中公共消费基金C.政府通过财政政策,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有利于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6. 为了实现北京市城镇户籍人口 "人人享有医疗保险"的目标,北京市政府相继实施城镇职工参保基本医疗保险,在校学生及学龄前婴幼儿和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参保"一老一小" 大病医疗保险的政策。北京市政府的这些做法体现了 的观点。 ①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材料一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材料二 北京市财政支出惠及民生的具体表现: 1)、打造"百姓"公交:2004年至2007年,财政资金对公交事业发展的投入达到282.7亿元,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落实公交低票价政策,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 2)、改善环境质量:2003年至2007年,财政投入40.9亿元进行环境治理,4.4万台燃煤茶炉和1.5万台20吨以下燃煤锅炉改用了清洁能源,1.1万户平房小煤炉实施了"煤改电",减少燃煤500多万吨。北京的天更蓝了,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3)、"一老一小"医保改革:2007年安排财政补贴4.2亿元,将全市城镇近180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纳入医保范围,医保制度已覆盖全市95%的城镇户籍人口,明年还将扩大医保范围,做到无缝覆盖。 (1)北京市政府财政支出打造民生工程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 (2)分析"公共财政惠及民生,要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 (3)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分析,怎样才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8:材料一: 2008年11月22日,国务院在山东济南召开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 部分省(市)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强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首先要把农业稳住,把农村的事办好,珍惜、保持和发展农业农村来之不易的好形势。2007年山东省生产总值2.6万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74亿元,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07年山东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推进涉及民生问题的制度建设,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 材料二: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切实改变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积极出台新举措,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让人民生活的更加踏实,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和使命。 (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发展社会事业的经济意义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使财政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促进山东省社会事业的发展?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应怎样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1. A 2. D3. B 4. C 5.6. A 7.(1)财政支出用于交通这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大气、环境的治理,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方便人民生活创造了条件;财政支出用于"一老一小"医疗保险,为卫生事业发展、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了物质保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 (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 (3)国家要履行政治职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履行经济职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履行文化职能,组织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实现教育公平;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8.(1)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①财政要发挥更大作用,关键在于增加财政收入,要保证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②必须加快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③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政策;④在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充分发挥财政等手段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3)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还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要正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要适时出台新举措,力图解决新问题。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着力解决社会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应在紧紧依靠本国人民的基础上,借鉴别国的经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③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可以引起质变,要学会优化结构。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切实发展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实现人民生活更加踏实的目标。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克服困难,采取措施,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让我们生活的更加美好。(四)、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热点背景:2008年8月8日晚8时,承载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百年梦想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揭开了她那神秘的盖头,恢弘壮观的气势,博大精深的文化,奇妙独特的构想,多彩艳丽的场景,震撼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向全世界讲述了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中国故事轻曼地演绎,中国五千年的梦想就是一篇恢宏的史诗,"飞天"、"长卷"、"烟花脚印"、"梦幻五环"、"太极"、"点燃圣火"等创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巨幅中国画卷,是承载5000年灿烂文化的最佳载体。展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沟通心灵、加深了解、增强友谊、跨越分歧的最好方式。突出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无论是对于我们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对于中国的发展进步,还是对于世界的和平、合作、友谊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给了我们16天,我们给了世界5000年!千年古都北京此次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文特点。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在北京交流和发展。此外,奥运会影响到交通、电信、服装加工、邮政保险、食品和医疗等多方面,在北京涉及到了几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规模修建公路、铁路和机场,满足了奥运会在交通运输方面的需要,奥运会后的北京年客运量可达到17.4亿人次。二、创新练习:1、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介绍了"梦幻五环"的创意,他说:开幕式必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奥运五环,二是点燃圣火,三是会旗入场。从哲学上看体现了:A.物质决定意识B.整体与部分的联系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2、奥运会开幕式是用一张"长卷"慢慢地来寻找一种中国的文化标志。创造性地向世界展现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从唯物辨证法看是因为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 ④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8"代表"吉祥"这一看法A.是对事物之间联系的正确把握 B.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了事物本质上的联系C.否认了规律是必然的固有的联系 D.是主观主义的表现4、奥运会开幕式是世界的艺术盛会,也是世界文化盛会。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正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不断交流与融合的特色。这里蕴含的哲学思想(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B.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C.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5、"梦幻五环"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首先在天空中有29个大脚印,象征着29届奥运会,沿着北京的中轴路一步一步的走来,最后一个大脚印在天空绽放的时候,它像满天的星斗落在了鸟巢,形成了繁星向地面的会聚,一直会聚到中心场地,形成了地面的五环。对"梦幻五环"的成功设计说明A.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可以被人们轻易的掌握 B.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C.人们对规律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D.现实生活中的规则就是规律6、开幕式一开始,画卷徐徐展开,中国故事轻曼地演绎。以柔美的舞姿替代毛笔,着墨于素白的画面,人体美和艺术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真意。"天人合一"体现了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7、对于开幕式有百分之九十的观众都表示了极大的肯定,但也有极少数观众持否定态度A、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评价不一样 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一样 C、判断真理的标准不止一个 D、物质有时不决定意识 8、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和8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开幕式,表明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国际社会正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D、一切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9、中国古代的"太极"表现出外刚内柔、天人合一的境界,绝不仅仅是功夫本身。这体现的是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广大中国演员和观众展示出了良好的文明风貌,这体现了公民: A、行使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当家作主的权力 C、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 11、开幕式依次出现的三个不同字体的"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这里的"和"集中体现的哲理是A.世界是物质的世界B.世界上的事物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C.世界上的事物处在普遍联系之中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2、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的大舞台,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向全世界讲述了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中国故事轻曼地演绎,中国五千年的梦想就是一篇恢宏的史诗,"长卷"、"梦幻五环"、"太极"、"点燃圣火"、"飞天"等创意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体现出了丰富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传达着勤劳自强的中华民族迈向世界的豪情和自信。(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举办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2)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舞台?(3)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分析,在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应如何展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答案与解析:1、B.奥运五环、点燃圣火、会旗入场等各个部分有机构成开幕式这个整体。2、B.①是唯物论,排除①,选B3、C.这是认为臆造联系的表现,所以也是对规律必然性和固有性的否定。主观主义强调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相背离,故D选项不对。4、D."奥林匹克精神"是矛盾普遍性"中国特色是矛盾特殊性。5、C。A、B、D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摆脱,更不可改变。6、D."天人合一"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7、A.B、C、D都本身错误。8、B.C、D表述错误,A没有体现。9、A.从材料"刚内柔、天人合一"看出是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观点10、C.材料体现的是公民的义务,排除A、B;"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公民,排除D。11、C. 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体现了联系的观点。12、(1)①改善北京等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②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增加劳动力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③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提高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中国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2)①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舞台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将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中华文化也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和发展,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舞台展现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这是传播和繁荣民族文化的需要。(3)政府要积极履行经济职能,用市场的眼光开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府要积极履行了文化职能,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事业的表现,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政府要积极履行好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指导大众了解掌握祖先创造的遗存和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民间文化,自觉地利用奥运会这个舞台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