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上学期课时授课计划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教学内容分析1、学科/领域: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2、年 级: 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4、教学内容:多样的消费心理及正确的消费原则5、地位和教育功能: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它贴近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它对生产、分配具有反作用。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本框是第一单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经济生活》的一个重点内容。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经过前面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及结构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逐步培养了辩证思维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电影、电视、广播、杂志、互联网等积累起来的社会知识也为本课作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3、对于学生的正确的消费观,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社会的热点和身边的实际对消费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的能力急需加强。三、设计思想1、教学理念(1)生活理念(2)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3)对话教学的理念2、学法指导: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对比分析;学生搜集、整理有关消费行为方面的知识。3、教学方法:(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与效率。(2)讨论法、启发式与任务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3)运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说服力和时代感。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几种消费心理,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理解和掌握消费者应当树立怎样正确的消费观,引导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系列经济现象的分析,形成对消费心理的理性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如何正确地促进经济的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观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等观念,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关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张“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做理性的消费者。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性消费要践行的正确原则。(四个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因为:只有践行了正确的消费原则,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也才能落到实处。2、难点:(1)难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因为:难,不在于知识有多深奥,而在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家长对子女“全情付出”“有求必应”,浪费之风在学生中大有市场,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成为很多中学生陌生的名词。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容易流于形式,成为空洞说教,落不到实处。因此是教学中的难点。(2)难点解决:首先,让学生课前实地拍摄中学生浪费纪实片,引出主题,并通过直观材料,充分认识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必要性;然后组织学生辩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过不过时 ”,进一步澄清认识;之后,由学生展示古今中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故事谚语(课前收集准备),加深理解;最后,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有说服力的故事,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与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认识,并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这一原则。六、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主体) 教师活动(主导) 设计意图课前探究 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布置学生收集、准备资料。(1)方法:上网收集、实地拍摄、演绎小品、自绘漫画等(2)主题:中学生奢侈浪费纪实片(建议:实地拍摄)消费心理案例、中学生盲目从众实例(建议:演绎小品)中学生消费破坏环境实例(建议:实地拍摄)古今中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故事谚语等(建议:上网收集) A、布置任务B、提供帮助与指导 A 、以学生为本。B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多思、多说、多做。C 、全面塑造人才,培养综合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表达表演等能力。D 、回归生活。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剖析生活事例,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政治教学回归生活。导入新课学生表演小品:国庆期间,有一家四口准备上街购物。爸爸说,你们各需要买些什么呀?昨天我们单位发了奖金,今天我就满足你们一回吧。女儿马上兴奋地叫起来:“爸爸万岁!我呀,要买一个MP4,我的同桌早就有了一个MP3,同学们都羡慕得不得了。这下可好了,哼,她的算什么!我要让全班同学都来羡慕我!”儿子也抢着说:“老爸,我早看中了一条很有特色的牛仔裤,屁股上有好几个口袋,口袋盖子上还吊了银当呢,穿上它,走起路来叮当作响。这不,裤口边上还有洞呢,我敢保证,这可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款式。我要是穿上它呀,一定是酷呆了!爸,你先去帮我买吧!”妈妈也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老公,现在正流行染发,我的几位同事都染了,我以前觉得手头紧,一直没有去,她们都说我老土。现在可好了,我终于可以赶上时髦了,我现在就去染!”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上各人的消费心理并对它们进行评价。讨论时间为3分钟左右,教师巡视指导,解决疑难。教师总结:在小品中,反映了不同消费的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第一个内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面面观。 A、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兴趣B、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消费行为,从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讲授新课 学生自学教材P22~23第二自然段。了解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根据所学知识,对以上各人的消费心理进行分析与评价。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多媒体展示)中的内容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消费心理表现评价及态度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教师点拔归纳(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正、负面影响)(强调适度)(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正、负面影响)(强调适度)(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负面影响)(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正面影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各有利弊,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对我们中学生危害最大,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是我们所倡导的。那么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做才算是理智的消费者呢?2、做理智的消费者。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观点——老师点拨、总结,这样可以使的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得到结论,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代表展示: 惠安高级中学中学生奢侈浪费纪实片(实地拍摄) 提问:上述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启示:我们要坚持(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根据学生的作品,设计出问题,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学生收集的图片和录像,即醒目又能增加学习气氛。学生回答:略 拓展提问:适度消费是否是要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教师归纳:不是。适度消费不是不适当地抑制消费深度讨论:如何把握消费的度 (引导:不浪费、不抑制)教师展示:过度消费、抑制消费、适度消费(图片、漫画)教师归纳: 适度消费要与家情、国情相适应,不浪费、不抑制。拓展提问:适度消费与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矛盾吗?教师归纳:不矛盾。国家鼓励适度消费,而不是过度消费。 适度挖掘教材,加深理解;适度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拓宽知识面学生代表展示:学生自导、自演、自拍小品:从众消费 教师提问:从众消费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引导 根据学生的作品,设计出问题,利用情境讲授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回答:略学生观看课本上的漫画:“精神、物质消费不协调”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启示我们要坚持(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提问:重视这一问题有何现实意义?教师归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略)(注:此提问为深化拓展内容,若时间不够,可改课堂回答为课后探究。) 因课堂安排了较多的学生活动,而活动时间无法精确控制,因此,课堂设计一定要有机动性。做到“活而不乱”。教师不能被学生的活动牵着鼻子走。学生回答:略 教师展示:中学生消费破坏环境实例(学生实地拍摄)提问: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归纳:启示: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为课本新加内容,可拓展空间很大,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把它设计为课后拓展内容。一可节约课堂时间,二可延伸课堂教学,三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四可督促学生更好地践行这一原则,使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学生阅读教材:绿色消费的含义; 提问:什么是绿色消费?学生朗读绿色消费的内容(5R) 拓展提升:通过介绍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向学生强化树立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需要落实到行动上 时政热点和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回答:略 回放: 本地中学生奢侈浪费纪实片(实地拍摄) 教师提问: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引导,教师归纳:启示:我们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在当代,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中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景。用身边的现象、成功人士的表率让学生去理解当今时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因并切实贯彻到自身的行动中去。采用辩论的方式既能进一步从情感上加深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必要性的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根据自己的观点自动分为辩、反两方,对上述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 深度辩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过不过时 (注:引导学生比较中外国情,从正反方展开辩论,加深理解)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辩论作点评、总结:学生展示:1.古今中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故事谚语2.外国亿万富翁、我国清华学子、我市中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故事3.毛泽东、胡锦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共识) 教师归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永不过时展示幻灯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师点拨是对学生发言的总结,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该知识点。 课堂总结 人的消费行为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健康的消费心理也才会产生理智的消费行为。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社会,能促进个人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板书:略师生共勉: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 理智求实乐融融 在结束新课讲授后进行课堂小结——将知识结构框架展示出来。练习 选择题(略) 巩固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学习。课外作业 1.结合本课学习,以“知荣明耻,我们先行”为主题,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角度,拟一份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议书。2.假设今年春节,你收到1000元压岁钱,请列出你较为详细的消费方案。具体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酝酿出代表本组成员意愿的具体方案;(2)消费方案力求科学合理,切实可行鼓励方案的特色鲜明,个性创新;(3)最后将由评委团点评并评选出本班最佳消费方案及“班级最理智消费者”。 模拟实践目的在于以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而且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板书设计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面面观。(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2、做理智的消费者(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七、教学反思《经济生活》这一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现象生活化,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或模拟体验等方式进行感受,这样才能够把看似深奥的经济原理现象具体生活化,使得学生更易吸收和消化。本堂课最大的特色就是与时政热点和生活结合的较为紧密,中学生消费破坏环境实例,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帮助他们树立在生活当中养成关心时事、了解时事的学习习惯。其次,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与展示了大量资料,教学的直观性教很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轻松、有序,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出。特别是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震撼极大,人性养育非常成功。点 评: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大力呼唤必须要彻底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的学习有实质性的改变,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本课的设计就是在这个新理念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实现三维目标的结合,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性养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实施新课改以来的一种创新和尝试。教师把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活化在教学活动中,在课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