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一《经济生活》课时授课计划
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
《新时代的劳动者》是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生产,围绕的主题是如何理财,而其主体就是生产者(劳动者)。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起着决定作用。劳动者的就业状态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作为未来建设者中学生的创业精神,正确择业观的培养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方针,现实社会中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成为困扰社会的一大症结,如何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从教育的意义上来看,本节课更侧重于德育意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在学习品质方面,学习意志水平相对比较低,对初中与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性的适应能力还不强,对于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最感兴趣,所以,根据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自主创业和依法维权的典型案例,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课堂教学以大学生为主线索,从辩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到大学生罗福欢擦鞋行行出状元的典型视频案例带给中学生的启示,再提到许多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到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打工被侵权后如何维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欲望,从而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生成知识,升华情感。
三、设计思想
(一)用新课程意识指导教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地二次开发教材
1、重新梳理知识体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材分两目:劳动和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根据学情和个人教学特点的需要整合为三部分:劳动光荣、就业(就业的意义、就业的形势、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依法维权(有哪些权利,为什么要维权,如何维权)。
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是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
开发时政资源,融入十七大、两会关于就业等政策,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开发地方资源,结合泉州市市情,联系泉州的就业政策,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相关举措,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开发学情资源,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情感出发点,从而找到突破重难点的最优方案。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沟通和合作
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课堂,平等是灵魂,互动是生命,开放是活水,生成是归宿。在新课程背景下,使“活动内容化,内容活动化”,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变知识的“容器”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知识的建构主体。
(三)布置实践性、探索性作业,实现教学时空的开放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主要教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归纳法
主要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总结反思法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并能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提高辩证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
2、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劳动光荣和劳动平等、行行出状元的观念,自觉提高职业素质;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3、结合乡土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并培养学生立志投身家乡建设的朴素的思想感情。
4、通过课前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课堂讨论,分析情景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有效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2、教学难点: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主导) 学生活动(主体) 设计意图
歌曲《走进新时代》和泉州图片展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在感触泉州成就中导出劳动和就业的意义,认识光荣属于劳动者。 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泉州影响力和劳模图片,背景音乐《走进新时代》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劳动光荣和劳动平等的思想,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2、一边根据学生的归纳进行板书3、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辩论解决就业问题要靠政府还是个人 1、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0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泉州的技工荒2、学生分正反两方辩论 培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对就业形势辩证思维和分析能力,演讲辩论的胆量、勇气及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新时代大学生罗福欢视频案例(突出重点) 1、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青年人应树立什么样的择业观2、结合十七大建设人力资源强国3、点评归纳:个人职业理想必须从社会和个人实际出发4、板书 学生小组讨论1、罗福欢案例给青年学子的启示2、如何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准备 选取切合学生实际的案例,给学生思想以洗礼,突出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结合十七大培养学生政治敏锐性
新时代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泉州正成为越来越受外来员工欢迎的城市。(突破难点) 1、列举法律规定、泉州的有关部门政策和劳动纠纷案例层层设疑诱导学生思考,激活思维。2、板书 1、阅读课本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2、为政府出谋划策3、学生讨论:该如何维权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维权意识。教师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新时代未来的劳动者要做好哪些准备?在刘欢歌曲《从头再来》中结束 布置课后探究题(可选题)1、模拟撰写《个人求职信》2、假如你是一位农民工(企业经营者),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拟定劳动用工合同3、推荐中国求职网 ( http: / / / )4、掌握求职知识与技巧,准备小品表演《招聘会》 学生课后探究 新课改理念:开放性、实践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7、 教学反思
课时紧、课堂容量大,如何大胆对教材和备课资源进行“取与舍”,关键在于对课标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活学生思维,关键在于课前做足预设,才能有课堂生成的精彩。
激发兴趣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结课时的知识网络体系必不可少,重难点须让学生明了。
教学手段的选择,多媒体的运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单元探究课如何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探索。
新课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努力做得“底部宽厚,中部坚挺,顶部开花”,平时要注重教学资源的积累。
点评:有人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单靠教师的说教,德育是苍白无力的。要让思想政治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或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领悟,只有当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为学生心中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本框题容量大但更侧重于德育意义,可以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略讲劳动的含义和意义,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热爱劳动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值日生工作、班级钥匙管理工作、自觉参与家务劳动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材通俗易懂,所以考虑采用大学生罗福欢视频,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给学生思想以洗礼,因为也许多年以后,学生忘记了老师、忘记了知识、但某个经典案例却能影响他的一生。当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引导学生选择职业理想要从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出发,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仍是当前就业的主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