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资源简介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是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但是将两者混合起来却是学生没有尝试过的,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本课的核心。但是五年级学生通过这节课仅仅是了解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肯定是不够的。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学会从现象中提出问题,在观察、实验中获取证据,在思考分析中获得思维的训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并观察取证。
【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教学准备】
?????教师:5个密封袋、小苏打、白醋???
?学生:学习单
材料组1:试管(内装有白醋)、PH试纸、玻璃棒、烧杯
材料组2:小苏打、面粉、淀粉(放密封袋内)、3个大密封袋、白醋、储物盒
材料组3:火柴、塑料浅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将小苏打和白醋分装在两个密封袋内,贴在黑板上)
?T: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件礼物,谁来描述一下第一件礼物?
S:无色液体。板书
T:好,谁来描述一下第二件礼物?
S:白色固体。板书
T:接下来,我要将这两种物体混合起来,想请一位同学帮忙,谁愿意?
2.演示:
师与学生合作将白醋倒入小苏打中,密封袋口。T:仔细观察现象……
T:你们看到了什么?
S:密封袋膨胀了/有很多气泡。
T:这说明了什么?
S:生成了气体。
师板书:
T:至此,你们有什么问题想知道吗?
S:无色液体是什么?
S:白色固体是什么?
S: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T:好的,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一一寻找答案。
二、学生探究活动
(一)???观察判断无色液体
1.T:试管中装的就是第一个密封袋中的液体,你们有哪些方法观察它呢?
S:看、摸、闻
T:很好,这些是基本的观察方法。
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特殊的检测工具,(出示PH试纸),这是什么知道吗?这是PH试纸,利用它可以测得不同液体的PH值。
2.了解PH试纸检测方法。
T:请大家拿出学习单1,自主阅读,看懂的小组可以来领取材料,没有看懂的,可以举手示意。
3.自主探究
4.学生交流:
T:无色液体是什么?(白醋)你们确定吗?有质疑吗?
T:生活中还有很多无色的液体,通过简单的实验、观察并不能让我们确定它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只是经历了科学家的一部分探究过程,只能说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该种无色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揭晓(板书)
(二)观察、判断白色固体
1.T:那么白色固体是什么呢?我这儿准备了三种白色固体,分别是小苏打、面粉和淀粉,究竟密封袋中的是哪种固体呢?谁有好办法检测一下?
S:可以将白醋倒入小苏打、面粉、淀粉中,观察现象,如果密封袋膨胀了,说明就是这种固体。
2.混合白醋和小苏打、面粉、淀粉
T?:那我们试试吧。
分发第二组材料:
小提示:将你认为最有可能的白色固体与白醋混合,并保存好生成的气体。
3.交流:
T:白色固体是什么?(小苏打)确定吗?有质疑吗?
板书:小苏打
揭示课题:白醋和小苏打的变化(板书)
?
(三)观察混合白醋和小苏打的现象
1.T:混合白醋和小苏打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首先我们要了解空气中主要有哪些气体,然后再一一辨别。
2.T:请大家自主阅读学习单2,看懂了的小组来领取材料,开展探究。
3.实验探究
4.交流:
T: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S:二氧化碳。
T: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主说说。
T:要证明一种气体是什么,我们需要更多、更确凿的证据。究竟该种气体是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只能说生成的气体极有可能是二氧化碳,等到了中学,我们会学到更多检验气体的方法,让我们期待更有趣的探究发现吧。
三、小结
T: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