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 了解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了解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公式及估算方法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及分层设色地形图二、预习要点1.等高线的判读2.知道山地等高线有哪几种形态。3.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并且知道地形图上的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三、达标练习1.读等高线地形图,A山位于B山的( )/A.南方 B.北方 C.东北D.西南 2.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A.200米 B.300米 C.400米D.500米 在如图中,能够欣赏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中CDE三地的地形名称:C是 D是 E是 (2)图中山顶A与 B地间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3)图中B地位于C地 方向。探究案一、要点回顾/二、思考问题1. 什么是等高线?2. 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三、课堂小结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知道图上各种地形的含义与特点。知道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的地形,是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四、扩展交流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①、②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2.如图,读 “等高线地形”图,不能在图中找到的地形部位是( )/A.山峰 B.山谷 C.山脊 D.鞍部 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 )/A.山峰、山谷、山脊、鞍部 B.鞍部、山峰、山脊、山谷 C.山峰、山脊、山谷、鞍部 D.山谷、山脊、鞍部、山峰 4. 在某地形图上,等高线为封闭线,且数值外大内小,这地形是( )A.山顶 B.盆地 C.山谷 D.鞍部 5. 读某地等高线(米)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可能有河流经过 B.②处为鞍部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 D.③处最适合开展攀岩运动 如图为某旅游景区的局部等高线(米)图,图中有两处瀑布(一般发育在陡崖处),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应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 关于如图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 479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G是陡崖,A是鞍部 D.C.D和E.F都是山谷 读图回答:/(1)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a>b>c,则甲处地形为_____,乙处地形为_____,(2)若该图为等温线图,且a>b>c,则甲、乙两地均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半球.若甲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_季节(冬季、夏季).若甲、乙两地均为陆地,则海拔较高的是_____。 参考答案预习案1.B 2.B 3.B4.(1)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看出,图中C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D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E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2)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看出,山顶A的海拔是674.1米,B处的海拔是200米,两地间的相对高度约为674.1米-200米=474.1米.(3)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读图可知,图中B地位于C地东南方向.故答案为:(1)鞍部;山脊;山谷;(2)474.1;(3)东南.探究案1.B 2.D 3.C 4.B 5.A 6.D 7.C8.:(1)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a>b>c,则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在等温线图中a>b>c,也就是说气温向南逐渐降低,所以判定为南半球;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若甲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此时为夏季;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气温低,故若甲、乙两地均为陆地,则海拔较高的是甲.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山谷;山脊;(2)南;夏;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