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改革开放的推进(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2 改革开放的推进(练习)

资源简介

6.3.2改革开放的推进 练习
一、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
A. 农业互助组 B. 农业合作社 C. 人民公社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从中获得了(  )
A. 土地所有权 B. 土地自由买卖权 C. 生产分配自主权 D. 加入农业合作社权
4.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民的梦想是(  )
A. 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 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5.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前提是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
B. 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责任制 C. 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D. 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党和政府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
6.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7.2018年7月,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重申,中国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设立上海浦东新区 B.“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C.开放广州、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城市 D.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8.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下列城市、地区排序正确的是( )
①宁夏 ②深圳 ③长江三角洲 ④天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9.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相比,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作用。其“独特作用”在于( )
A.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B.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C.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D.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10.1980年,我国建立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我国( )
A.城市改革走向深入 B.实现现代化
C.农村改革全面实施 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指出:“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他说:“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就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1)根据材料一,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特区位于哪个省?
(2)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作用。
答案和解析
D 2. A 3. C 4. C 5. A 6.D 7.D 8.B 9. B 10.D 二、非选择题
(1)广东省。
(2)“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有利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有利于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培养各种人才;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对外影响;有利于刺激就业,增加收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